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年中、年终总结时,每当召开各式各样民主生活会时,人们总要给自己找点缺点。“我学习得不够”,这是许多人、许多年、许多次找的共同缺点,是一个许多人恋恋不舍的缺点。古人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伟人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从学习没有止境这个意义上说,人确实没有学习够的时候。“我学习得不够”,不啻是一个真理。但是许多人作为缺点检查的“学习得不够”,有的是指时间投入不够,有的是指内容了解不够,有的是指意义理解不够,有的是指学以致用不够。甚至还包括学习笔记篇数、字数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讨论次数、记录不符合规定的数量、篇…  相似文献   

2.
拥有自己     
陈思炳 《江淮法治》2014,(17):58-58
当一只杯子装满牛奶时,人们往往会说这是牛奶;当杯中装满果汁,人们常常又说这是果汁;只有当杯子空空如也,人们才会说这是一只杯子。这使我想起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临终前所发出的一番感叹:“现在我终于明白,人生只需拥有够用的财富就应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东西,比如感情、艺术或者儿时的梦想,无休止地追逐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无趣成为一个变态的怪物,这便我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人有的时候会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或者也可以说,是人在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答案可以非常丰富,但是我想,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和他的职业有关联,一个人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一生在干什么。我,是一个律师。我是杨仲凯律师,这个概念模糊而又具体。我心目中的律师是怎样的,其实也可以归纳为,我,对自己怎样去要求,自己的人生怎样延展,怎样活下去。在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本真的我和作为一个律师的我,撕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思考者,一个是游走在时光里的践行者,这种自我的要求,让两个我互相成为镜子,相互对照,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统一。我想,完成“我心目中的律师”的命题,叙事可能远比论说生动,不如就写一段往事吧——  相似文献   

4.
本期客座总编辑:冯小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原任副会长,现任执委人这一辈子真的有这么一两件你坚持要做,最后把它做成了的事儿,《一九四二》就是。18年前,我看到刘震云的小说,这个小说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觉得它提高了我对我们民族性的一种认识,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它是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5.
张斌 《中国律师》2004,(9):24-24
律师,一个神圣的称谓,一个让人尊敬的群体,多少人为了它而辛勤耕耘,多少人为了它而挑灯夜读。终于,有一天,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为此,我曾经兴奋不已、彻夜不眠。我也曾幻想,有一天,我一定要成为一位名律师,身着名牌西装,手握轿车方向盘,所到之处,人们无不投来敬慕的目光。可是,今天,当我再次回到这个队伍时,却深深地感到:律师,想说爱你不容易。不少人曾对我说过,当律师好,当律师收入高,当律师地位高,当律师自由自在。也有人曾对我说,律师靠一张嘴巴就能打天下,非常轻松。这是多好的职业啊。能不让人爱吗?然而,事实上是这么回事吗?真的是这么…  相似文献   

6.
一个阴郁的10月早晨,一辆不起眼的卡车正驶离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的艾伦伍德联邦监狱,坐在车窗后面的男人曾经是坐加长豪华轿车的VIP式人物。他曾经如此显赫,经常是当他走进房间时,里面的人都会说:"啊,克里斯托佛·洛克菲勒来了。"在2000年的夏天,这个当时38岁、身边总是不乏耀眼美女的法国人以自己的"财富"横扫了整个纽约富豪界。  相似文献   

7.
问:我是正在读大学的一个女孩子。每当试着感受真我的情绪,就让我产生很多疑惑。我觉得太过敏感的人会很累。当什么都不想时,似乎发生在眼前的一切也都可以接受了。有时这个世界太真实的时候会让人绝望,而我不敢去面对真实,我竭力我竭力  相似文献   

8.
死亡约会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当有的人为了温饱而苦苦挣扎的时候,有的人为了生存与病魔奋力抗争的时候,有的人却蔑视人们对生命的顶礼膜拜,不惜以强健的体魄,盎然的生命,提前预约自己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心灵裁判     
一位朋友在关键的时候,被人用卑鄙的手段中伤了。失望中他很愤怒,想到了一个不太光明的“狠招”,打算以牙还牙。当他真准备付诸行动的时候犹豫了,他叹息着说:难道我也可以像那些人一样无耻吗?  相似文献   

10.
句句经典     
几米说: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了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了你.是你走得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错过了一切的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你也寂寞,世界上每个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11.
那天是周末,商场里顾客不少,人头攒动。我转悠着,快到服装区的时候,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拦住”了我。这个人拿着一沓纸,见我停下来,便快速地往纸片上写下一些字。职业乞丐!我的脑海中迅速跳出一个词。因为上周,我去鞋城买鞋的时候,就见过这个人,当时弓着腰可怜兮兮的,伸手向顾客要钱。今天,他居然装扮成了一个“聋哑人”。我拿出十足的耐心,等着他写。在我想来,他所写的,不外乎是编造的一些人生灾祸或者不幸罢了。他把纸片交给我的那一刻,我看也没看,就折叠了几下,放在衣兜里。我说,对不起,我还有点急事,一会儿再看你写的是什么。趁乞丐一愣…  相似文献   

12.
声音     
《电子知识产权》2014,(12):13-13
正"四年前,当我们zero的时候,我说I have a dream:$10 billion;可是我是错的,是$100 billion。"——雷军称,四年里唯一的错误就是把小米少估了一个零"射手网陪着我度过15年了。我希望射手网所具有的价值,就是能令更多人跨越国家的樊篱,了解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如果这个网站有帮到人,我就已经很满足了。但是,需要射手网的时代已经走开了。因此,今天,射手网正式关闭。"——11月22日,射手网创始人沈晟宣布关闭射手网,野生字幕组时代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东副主任说:我的体会是你不能拿残疾人的数量来衡量这个群体,一个残疾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合在一块起码有5到6个都会受残疾人的牵制,这个影响面很大.1万人的残疾人就有5、6万人受影响。第二十六条中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丙晨 《法律与生活》2014,(11):38-38
正柏拉图说:"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能催人奋进,反之它就是枷锁,使人灭亡。"确实,当一个人面对人生挫折时,假如没有健康的心理,不仅难以战胜自我走向光明,而且会沦人自暴自弃的泥潭难以自拔。人在什么时候最绝望?过去我没有这种感觉。当我真正体会到一个人从云端掉到地上并身陷囹圄时,那种绝望之情油然而生。面对漫长的刑期,我感到迷茫与失望;面对妻儿和母亲痛苦的表情,我彷徨与绝望。从此,我陷入自责与悔恨的泥潭,仿佛一具没有生命的肉体,浑浑噩噩地过着服刑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心系干警的老大哥"在无锡9个基层法院院长中,我的年龄是最大的,所以大家都喊我‘勇哥'。"聊天的时候,当记者问起刘勇院长为何大家喜欢喊他"勇哥"时,他很爽朗地这样说。在无锡两级法院,只要稍微年长,不知道"勇哥"这个人的干警并不多。从1985年招干进入法院至今,刘勇在无锡法院已经整整工作了28年。"大家叫他‘勇哥'并...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国家,跟金融业有关系的信托问题,无非是三个。   第一个是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到底如何理解为信托关系?这个问题法学界始终弄不清楚,看法也不一样。   我们知道,除了美国的公司型基金以外,还有契约型基金。契约型基金就是信托企业。受益人没有问题,是出资人。但到底谁是委托人,谁是受托人呢?这个看法就很不一样。有的人说,发起的公司是委托人,过去叫做管理人和保管人的,现在叫托管人,他们两个是共同的信托关系。我把财产交给两家来共同信托,信托关系有两个受托人。这点就非常难解释。也有的说,我把财产给了保管人…  相似文献   

17.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司法考试通过后,刚刚决定去律师事务所实习之际,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听说我要做律师,蔑视地说"你一个女孩子做律师啊,嘿,律师和医生都是无良的……"我听了后心里就像被什么刺了一样痛。就在那一刻,我听到心里有一个强大的声音在说,我一定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律师。它成为我在选择律师职业时为自己设定的人生梦想,6年来,我也一直在为实现这样的职业人生而不断探索和奋斗。时间飞逝,在没有细细体味这个旅程之前,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只是觉得一步一步就这样走来。今天当我用心去观照过往的每一刻时,领悟到追  相似文献   

18.
说法     
《政府法制》2013,(12):63-63
房子问题是导致我国两极分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10年前买的房子,当时的房价1平方米2000元,现在房价变为1平方米4万元。前面买房子的人和后面买房子的人,财富差距非常大,前者财富越来越多,后者被剥夺,因而导致两极分化。——针对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问题,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相似文献   

19.
可贵的细节     
朋友,当你阅读这篇文章的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什么,都是些不足挂齿的小事,甚至还称不上是个“事”,确切地说,只是一些小小的细节。然而,我却认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些细微之处,点滴之间,则往往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更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是他们精神内核的一种证明和对做人的一种坚守。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遇到这些小事情的时候,都能像他们那样做。所以,我用笔,将这些细节,一一地记录了下来。  相似文献   

20.
今年美国大选前夕,那里的新闻媒 体搞了一个专题节目在电视上播出,名 目叫"我和总统约会一分钟"--当然 是虚拟的。这个专题节目中的"我",所 选择的对象主体是十岁左右的儿童。这 些小家伙,口若悬河,纵横捭阖。有的不 客气地说,总统要真诚,不能撒谎;有的 则单刀直入,说总统需要有能力;一个 女学生根据亲身体验说,街上游戏厅太 多,应当减少,这样她在街上行走才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