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邢曼 《广东法学》2009,(3):75-76
委托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其辖区以外的案件,委托当地同级人民法院实施执行的制度。委托执行制度是人民法院之间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协助制度,其目的在于克服有执行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开展异地执行活动的困难,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是对执行管辖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功能性补充。  相似文献   

2.
在执行工作中,山东省鱼台县人民法院以中央政法委52号、37号文件精神为统领,认真落实“两为”工作主题,不断促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为此,该院外优环境,内强素质,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装备配置,  相似文献   

3.
曾梅  龚平 《法制与社会》2012,(22):252-253
沿滩法院以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委托执行工作为目标,结合自身委托执行工作的现状,对委托执行在实际操作中所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使委托执行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尽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最终达到委托执行良好的执行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1年4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6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当前执行工作情况,省法院于去年12月底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全省19个中院及部分基层法院,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检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创建  相似文献   

6.
1.2011年5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释〔2011〕11号3.自2011年5月16日起施行为了规范委托执行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第一条执行法院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在本辖区内已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应当将案件委托异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  相似文献   

7.
执行公开是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确保执行公正、阳光司法的重要措施,但也是法院司法公开工作的重难点。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确定萧山法院为100家司法公开法院之一。本文即以萧山法院近几年的执行公开工作为样本,以调研、总结、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从执行立案公开、措施公开、听证公开等方面阐述现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分析目前困扰执行公开推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建全司法辅助制度、建立执行案件短信平台全程告知制度、完善浙江法院网案件信息查询系统、扩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强度等司法建议措施,以求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推进社会公平进步。  相似文献   

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5月3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人民法院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探索如何在法院内部构建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内部廉政风险机制.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上对风险进行分析、就如何控制风险,保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出发,来研究监控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权力运行机制,以使该操作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利益多元化带来了社会矛盾的激增,大量的诉讼案件涌入人民法院并进入执行程序。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作用。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执行积案案台高筑现象依然严峻,一些生效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法院集中开展了一次委托执行积案的清理活动。在清理活动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委托执行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一些法院对委托或者受托案件底数不清,管理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委托执行制度不完善。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着手对委托执行的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调研、修订,2011年5月3日  相似文献   

11.
共有不动产的执行是实务中的难点之一。其难处主要在于如何处理“析产”所引发的种种争议,对于这些争议的处理解决往往牵涉到“执行程序与诉讼程序”“执行部门的诉讼与另行起诉”“查封阶段与处置阶段”等因素的选择组合,在理论上则存在着“形式审查说”与“有限实质审查说”之观点分歧。以夫妻共有不动产的执行为研究重点,在梳理执行实务中常见应对方式的基础上,就相关争议的处理解决及基本程序的构建进行分析,并对民事强制执行立法草案既有的若干方案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2.
魏求月 《法学杂志》2018,(5):122-130
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得如火如荼,跨境网络消费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何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维护跨境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经营者为维护自身利益,普遍在跨境互联网消费合同中订立强制性仲裁条款。从形式上看,强制性仲裁条款属于格式条款,且经营者往往并未履行充分提示义务;从实质上看,一方面强制性仲裁条款利用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加重消费者负担,另一方面规避跨境集体诉讼妨碍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在法律上应判定跨境互联网消费者合同中的强制性仲裁条款无效。  相似文献   

13.
执行公开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是法院破除执行乱、执行难的重要手段,是浙江省法院实现"阳光司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审判结果由应然可能转化为实然存在的基本保障。当下,由于执行措施有限、当事人对执行过程不了解、执行法官和当事人沟通不力等因素,导致不少案件得不到有效执行,引发了当事人对法院执行部门的不信任,执行过程中导致上访、投诉等现象已成为困扰各级人民法院的突出问题。如何避免执行部门乃至法院陷入"塔西佗陷阱",已成为目前法院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美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贸易调整援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以区域贸易协定(RTA)和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日趋迅猛,发达国家在实施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旨在因此进程而受到牺牲的产业、企业、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实施补偿和援助的配套制度建设高度重视。而发端于欧洲经济共同体、而后被美国发扬光大的贸易调整援助(TAA)制度,正是上述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配套制度的支柱之一。在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我国一方面应大胆借鉴欧美的TAA制度,另一方面也应当汲取发达国家在实施TAA项目过程中的教训,在保留TAA制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注意扬弃和克服这一制度的缺陷和弊端。  相似文献   

15.
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放权”是法院内部各层次行动者以最高法院推行的审判委员会改革为契机,在审判委员会自身功能逐渐弱化、其他替代性机制功能逐渐强大的条件下,以法院的组织利益、中间组织的部门利益以及法官的个人利益为中心进行公共选择的结果。这样一种公共选择的逻辑,最终使得审判委员会的“放权”被异化“放权”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法院对法官的控制,法官的独立审判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一种“咨询型”审判。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内,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与经济增长均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中部地区两者之间关系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规制水平提升。据此应当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各区域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