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调结构、转方式的"最后窗口期",要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和创新要素支撑,迫切需要加快形成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这是适应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背景下的现实性选择、战略性选择和主动性选择。在新常态下如何形成以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就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俄罗斯、东欧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无论是俄罗斯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东欧国家的外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中国的低端加工型经济增长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脱节现象,这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因此,转型国家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将本国自身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完善纳入到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系统中来,将成为决定转型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2009年,无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困难度和复杂性都相当大。在这个特定背景下.要使短期的保增长、保就业同中长期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结合.需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其目标是加快建立扩大内需的体制保障.重点是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展方式转型与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转型的突破。当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从部门分立型立法体制转向人大主导型立法体制,是我国立法模式转型的基本方向,本质上也是回归法定意义上的立法模式。人大主导型立法体制必须贯彻宪法精神,实现依宪治国,以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为价值诉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平等公正原则,坚持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并重原则。构建人大主导型立法体制,不仅要着力强化具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主导作用,正确处理好人大立法与党领导立法的关系、人大立法与政府立法的关系,以及人大立法与政协立法协商之间的关系,还要科学构建完备有效的立法管理体系、立法参与机制和立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球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稳增长的重任。大规模政府投资不足以支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动力。政策的转型十分重要,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体制机制、经济增长方式、资源能源瓶颈、环境污染、国际压力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制约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新常态下,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已经不可拖延。绿色经济转型是后危机时期谋求新的增长动力、寻求改革与平衡、实现强劲可持续增长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中国需从自身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全力推动改革创新,通过完善绿色经济政策体系、加强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化绿色产业与能源结构以及开展绿色经济国际合作等路径,倒逼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与正常发展的国家相比,转型期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既要进行体制转换,又要在保持经济增长条件下实现和谐发展,因而会遇到超乎寻常的困难.转型国家的实践表明,保持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是经济转型最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在转型中持续增长,在持续增长中和谐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转型进程.为此,需要不断校正转型目标和方式,探索合理有效的转型模式,应对转型期的各种挑战,推动经济转型与和谐发展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能不能持续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最早中央决定扩大内需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当时,正是国家提出扩大内需方针,采取投资消费双拉动的政策,才使整个经济走出低迷状态。比如,加工资、放长假就是这个时期开始的。坚持扩大内需以前是方针,现在是战略。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0.
乡村-城镇转型是工业化中后期必然形成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其内涵是人口结构的转化,经济结构的转变,空间地域结构的转变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实质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变,表现为城镇生活方式的扩散和普及,城镇文明向乡村广泛渗透的过程。乡村-城镇转型模式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乡村地区转型模式、集镇转型模式、城市边缘区转型模式以及农业发展型、市场拉动型、现代工业催生型、旅游开发型和城市辐射型。  相似文献   

11.
内外部约束的变化要求中国转变发展方式。鉴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因此,要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改革政府主导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由于中国是个大国,大国的独特特征和历史决定了中国要实行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治理模式。在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下,中国在过去30年里成功缔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然而,这种治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使得许多地方"重经济、轻民生""重资本、轻劳动""重城市、轻农村""重本土(市场)、轻外地(市场)",并由此导致高投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结果。因此,必须以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作为中心和重点来促进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5,(5)
以社会身份制为特征的身份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是社会不公正的典型表现。在当代中国,身份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全面形成;1978年至2003年,高位运行;2003年以来,非对称性发展。身份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是社会身份认证机制、单位中介机制、社会封闭机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身份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治理要坚持保障社会权利和建构共享式利益整合机制并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政府角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过去30年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效应,还是现行的政治行政体制框架,都决定了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都是政府角色及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型。为此,就必须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生态型政府"的建设,推进地方治理模式的创新,在充分发挥政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和多中心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第一大热点: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提高经济活力。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要素市场发育迟滞,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理顺;国有经济调整尚未到位,垄断行业改革有些还未破题;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当前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结果.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逐步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王强  蔡兵 《前线》2013,(11):66-68
北京城市性质决定了转型发展的研究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问题意识上,不能停留在现象特征上。转型研究应该是一个深层的战略破题,必须找准北京在国家发展“大盘子”中的“时代定位”,才能做到“埋头拉车”、“抬头看路”。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基层党组织基于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对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基层党组织架构、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拒腐防变、政策理论和文化业务学习,推动党的思想转型;以吸收产业工人入党为重点,推动党的组织构成转型;以党的各项活动公开化,推动党的活动方式转型;建立“条…‘块”结合体制,推动党的领导体制转型。这些探索为我党培养执政意识、巩固执政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为何需要扩大内需? 一提起出口导向为主的发展模式.大家首先会想到广东。其实不只是广东,江浙模式也是出口导向的.整个东部地区都是如此。东部地区又占了中国经济的大半壁江山.因此可以说广东模式.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就是中国发展模式。反思或超越广东模式,就是反思或超越近30年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8.
黄新建 《求实》2001,(10):46-49
从江西经济发展现状来看 ,江西工业总量水平在华东地区处于最后一位 ,经济增长格局仍然是农业主导型的。进入 2 1世纪 ,要形成江西工作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 ,其基本途径是 :实施技术跨越战略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把“科技兴工”作为江西工业现代化的主体战略 ,坚持依靠技术进步 ,立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投入 ,重点支持四大支柱产业发展 ;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集中办好工业园区 ,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实施“112”工程 ,进一步改善江西工业布局 ,努力把江西建成全国性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调控中心  相似文献   

19.
江西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投资主导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江西经济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而低碳承诺以及高能耗逼迫我们必须加快经济的转型。加快江西经济转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即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提高消费,促进以投资为主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服务业,促进以主攻工业为主向农业、工业、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型;加快由单纯性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以来,国家不间断地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其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拉动和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如何充分运用这些减税政策,发挥其导向和促进发展的可持续效应,克服和改变吴忠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现状,引导资本、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和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