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香港回归后,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经贸关系将会怎样发展?这个问题,不仅港人关心,内地同胞也同样关注,因为从70年代末以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相关,割舍不开的了。香港的繁荣固然有益于内地的经济发展;内地经济形势更影响到香港经济的走向。在香港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同内地的贸易占了34.8%,居于首位;内地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对香港的贸易占了17.7%,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发展型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政策制定的重中之重,并且采取有力措施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香港是典型的小经济体,对外在环境有非常大的依存度,一直关注如何维持与中国内地、周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良好互动。在把握有关发展型政府理论的脉络及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发展型政府理论在香港的实践与CEPA框架下香港政府扮演的四重经济角色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认为,应该从增强香港经济自主性、制度建设和增加内地与香港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CEPA。结论部分探讨了在CEPA框架下,内地和香港的各级政府成为更加有效的发展型政府的途径以及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晓晨 《瞭望》1994,(21)
近十几年,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已发展到唇齿相依、兴衰与共的程度。香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内地因素的有力支持,内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借助香港特殊的经济优势,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两地长期坚持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社会制度的不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并不妨碍双方在经济层面展开合作。只要彼此尊重各自的信仰和法律制度,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发挥资源互补的综合优势,这种合作关系将在现有基础上更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正式签署如同一支强心针,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贸台作已呈水乳交融之势,正在进入又一个提速阶段 “更紧密经贸关系”将成为振兴香港经济的“新元素”,会为香港服务业和制造业带来源源商机,给香港带来第二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如果中国不加入任何一个自由贸易区(FTA),则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GDP增长率将会出现下降,且下降的幅度与把中国排除在外的自由贸易区(FTA)区域规模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5,(51)
香港和澳门特区的高度自治与繁荣稳定局面今年 都出现良好发展。2005年6月24日,曾荫权接下董建 华的余下任期宣誓就任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香港 政局平稳,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基 础。经过特区政府和港人的携手努力,香港与内地的经 贸合作在2005年取得了骄人成就,经济发展度过拐点 后加速上行,鲜明地展示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方针为广大民众带来的切实利益与福祉。  相似文献   

6.
时事聚焦     
《瞭望》2004,(39)
中国(9月18日-9月24日) 2004年内地游客消费预计将占香港零售总额的28%。香港总商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李大壮19日说,截至今年7月底止,香港已经接待个人游内地游客260多万人次,为香港带来近160亿港元的经济效益。预计2004年内地游客消费将占香港零售总额的28%。  相似文献   

7.
香港各界开发中医药的热情逐渐高涨,尤其是香港与内地合作开发中医药已开始成为一种趋势,为香港未来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自从董建华在其《施政报告》中提出将香港发展成为中医药中心之后,香港又相继推出多项发展中医药的措施,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的认识逐渐普及,业界拓展中医药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更在多个方面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香港回归给深圳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进一步自我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深圳特区要在确保香港繁荣稳定上起促进作用,深圳可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努力发展壮大自己。1.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一步,实现经济运行机制衔接。九七香港回归,提出了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问题。深圳作为与香港唯一接壤的城市,必须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香港衔接,成为内地与香港经济运行机制衔接的结合部、缓冲区。李鹏总理在最近召开的特区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国家准备试行并且特区又具备条件的一些改革开放措施,还要在特区先行试…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7月1日起,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而为香港遭受外国殖民统治划上一个历史性的句号。“九七”回归是我国国力显示的胜利。香港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香港都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据统计,英国从香港获利一年就高达180亿美元。美国当然也不甘落后,香港在美国的贸易伙伴排行中位处十五。由此,我们对“九七”回归的复杂性必须有一个清醒的估计。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随着回归日子的临近,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日趋紧密,香港的经济不断向内地幅射,内地的经济则不断向香港渗透,两地经济的交织,有利于对香港经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10.
袁元 《瞭望》2007,(26)
香港经济启迪内地市场经济,内地是香港发展的深广腹地,回归之后,两者联系更为紧密,共同成就十年双赢  相似文献   

11.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姬鹏飞十月以来频频会见香港各界人士。他欢迎香港和内地扩大交流。姬鹏飞指出,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会给香港带来繁荣。香港同胞应有长远的看法,增强自己的信心。香港保持繁荣就是对国家的贡献。他强调,目前香港正处于重大转变时期,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要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使九七年的主权移交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正>一、香港的发展与中国内地的变迁紧密关联从香港沦为英属殖民地到1949年间的百年里,"东方明珠"的桂冠都属于上海而非香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上海和江浙等地的商人将产业转移到香港,形成了香港的第一次经济腾飞,但这一短暂的繁荣因为日本人占据香港而中断。第二波繁荣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大批内地工商业者、知识分子等迁居到香  相似文献   

13.
论香港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征 《理论探讨》2006,(6):102-104
香港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香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香港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它的形成与香港特有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密不可分。香港的社会保障模式为我国内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加强双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自2002年1月25日起,经过多轮磋商,于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达成《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Mainlandand Hong Kong Cla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以下简称CEPA)。CEPA涵盖三大范畴,分别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在服劳贸易方面,受惠的行业和领域包括管理咨询、会  相似文献   

15.
深圳与香港的经济关系,是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香港经济稳定和繁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香港回归祖国后,深圳与香港经济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两地经济加速融合,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香港与中国内地经济的日益一体化已经促进了香港服务出口的快速扩张。随着离岸贸易的快速扩张和金融服务出口、入境旅游业的强劲增长,服务出口近几年年均增长已经达到10—20%。在中国内地需求增长的支撑下,香港服务出口在中长期预期将维持稳健增长。贸易相关服务出口将仍然是其中最大一块,而金融服务出口有最大的增长潜力,旅游服务出口将以稳定的节奏增长。  相似文献   

17.
《侨园》1994,(4)
由于多年来香港高等教育一直采取精英制度,限制高等教育学额,以保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有较好的职位和薪金,遂使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目前制约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连同香港当地的专业学院毕业生及外流后又回流到香港的专业及管理人员在内,预计1995和1996年香港将缺少6000名专业及管理人员。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经济技术合作日益频繁,香港各大公司及商社十分需要熟悉大陆事务的专业及管理人员,特别是制造业及服务行业人才缺口更为明  相似文献   

18.
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与香港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涉及两地的各种犯罪活动也相应增加,香港回归后,原有社会、经济、法律制度基本不变,这就使在惩治犯罪等司法活动中必然产生内地与香港的法律冲突和司法协作问题。现在距离香港回归只有不到400天时间,研究’97后内地与香港如何开展刑事司法协作方面的问题已十分迫切。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一、’97后内地与香港建立刑事司法协作关系的必至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前,WTO成员绝大多数都参加了区域贸易协定,最多者参加了30多个。内地和香港顺应这种潮流,采取了CEPA这种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中国加入WTO后,客观上形成了一国之内四个WTO成员的格局,这为CEPA的签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国之内,采取这种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20.
深港两地山水相连,人员往来密切,经济交往频繁。目前两地日均人员往来16万人次,车辆往来2万多辆次。1994年深圳口岸过境人数sl3o万人次,占全国D岸过境人数的sl%,过境车辆7381万辆次(SO%是货柜车),占全国D岸过境车辆次的78.2%以上。深圳不仅成为内地与香港或经过香港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而区也成为香港对内地发展经贸合作和交流的重要通道。深圳的外商投资7O%来自港资。15年来,香港投资者在深圳举办了S000多家企业。经贸关系如此密切的深港两地的经济发展,得利于两地的优势互补。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