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日梅 《党史纵横》2009,(11):42-43
“一五”时期,以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契机,新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即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的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并作出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国家、中油和吉林石化公司实施“十一五”计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作为国家“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投产的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要做到发展动力十足.发展势头强劲.发展质量高效、发展比例协调,关键是做好企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后,国家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的任务,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工业以及技术人才供应基地,在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五”期间,辽宁是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承担着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我圈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四年,也是酝酿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回顾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到现在正在进行中的“十一五”规划,我们虽有挫折、有失误,但发展之势犹如大江东去;我们虽历经艰难险阻,但终究踏上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在近60年的实践探索中,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军队党的生活》2011,(3):25-25
沈阳军区四〇六医院第二一五临床部心理二科护士长袁辽荣,1987年军校毕业担任精神科护士以来,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之心,真诚爱抚每一个精神疾患病人,帮助万余名精神失常者重获新生,被社会誉为“军中南丁格尔”。她先后被沈阳军区评为“优秀护士标兵”,荣获“学雷锋银质奖章”;被辽宁省和大连市评为“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2010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1,(9):24-25
“国宝”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曾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称为“围宝”。在计划经济时期,一重以生产“钢铁“人”般的重大技术装备而著称,  相似文献   

7.
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泽渊 《探索》2006,(1):150-152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与宪法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3,(14):9-9
我国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 富拉尔基热电厂是我国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该厂1951年筹建,1953年破土动工,分四期建成。在此基础上,后来又建立了富拉尔基发电总厂,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东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相似文献   

9.
李东旭 《奋斗》2011,(3):14-14,16
黑龙江地区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黑龙江省进行了重点开发建设,“一五”时期,黑龙江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省份。对黑龙江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  相似文献   

10.
莫于川 《探索》2006,(1):152-154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与宪法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11.
徐继敏 《探索》2006,(1):156-157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与宪法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12.
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太贤 《探索》2006,(1):154-156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与宪法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13.
“九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科教兴青”战略稳步实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可以说,自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起,“九五”计划是9个五年计划中最辉煌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就业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城镇就业政策先后经历了“统一登记、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别处理”、“政府介绍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和“国家统包统配”三个阶段,统一性和计划性不断得到增强,最终形成国家统一安排城镇就业的模式,并带来一系列正负两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9,(23):26-27
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是宁夏工业的发祥地。1960年建市以来,经过五湖四海建设者的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累计生产原煤4.85亿吨,发电1500多亿度,为国家贡献2000多亿元工业产值,上缴税金2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6.
陈磊 《党史纵横》2009,(6):21-21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走向了低潮,中共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又使党组织遭受新的重大损失。由于接连遭受挫折。不少地区党内涣散,党内许多人相互抱怨以至互相攻击,发生了许多无原则的派别纠纷。不少党员对党中央和省委失去信任,对中央和省委的通告随便谩骂,拒不执行。这种情况在顺直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造成令人棘手的“顺直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始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周恩来亲自领导绘制了新中国现代化的最早蓝图。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一五”计划提前胜利完成,以重工业为重心的大规模建设的全面展开使新中国向着现代化方向迈出关键一步,为当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周恩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艰苦努力具有开创性的奠基作用,“一五”时期的现代化探索对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仍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中共二十大报告阐明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中,包含着周恩来在早期探索中提出的正确思想和经验总结。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懈追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9,(19):52-52
为了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1953年到1957年,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南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20年来我们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的确,新中国的50年是一个整体,改革开放20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前30年的丰厚积累。前30年虽然曲折失误多一些,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建设成就,都是举世瞩目的,其间更有一些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一五”(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同)时期就是突出的一例。《中国共产党的70年》一书对“一五”的评价是““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有的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尹辉 《当代贵州》2011,(9):12-12
调查显示,93%大学生认同“工业强省”、“城镇化”两大战略;“经济”、“民生”、“环境”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时间走进2011年,贵州已经踏上“十二五”征程。在今后的5年,“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转型”成为贵州发展的主基调;在今后的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