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200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改善民生、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重要举措,连续4年列入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率先在全国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提请自治区人代会审议通过后,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有力促进了全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做法与经验(一)做法1.高度重视,全面推进保障住房建设一是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来抓。宁夏各级政府严格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制,各市、县(区)政府成立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2010,(10):46-46
近年来,文山州委、州政府把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高度重视并全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力争到2011年,基本解决现有1.85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住有所居是民生的基本需求,安居乐业是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改善民生、调整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初步构建起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为主体,限价商品房、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5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并在开局之年实施千万套的目标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标志性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过快上涨的房价给民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重负,房地产业的发展也与民生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一是房地产业定位偏离民生;二是政府的调控监管过于温和;三是住房保障建设滞后。房地产业回归民生的关键是找准产业定位,确立"民生型支柱产业"的发展定位;强化市场调控和监管,尤其是实施对房价"超高"和"暴利"的监管处罚;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构建起以法律保障为核心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江淮》2012,(8):1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重大的发展工程,不仅能带来巨大政治效应、社会效应,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社会公平、营造和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濮阳县房产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保障房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全县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共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3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2.6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00余万元,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国家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保障性住房监管体制存在着如资金、用地落实不到位、房屋质量不达标、分配过程不公正、退出环节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为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监管体制,必须完善保障房法律法规、设立保障房管理机构、建立保障房配套监管制度、提高保障房监管意识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民生建设主要是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和住房五个方面存在问题。教育方面投入支出的失衡、公平缺失和教育成本高等问题影响民生建设;就业率不高和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影响民生的实现;医疗卫生保障性差给民生发展带来困境;养老保障不完善影响民生建设的实行;住房保障的困境影响民生建设的质量。对待民生问题,我们应该全面的、具体的、从当前民生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找到其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红旗文稿》2012,(1):42
陕西省紫阳县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号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2011年以来,紫阳县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县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000套,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该县成立了  相似文献   

11.
保障性住房是国家对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助.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建设保障性住房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要明确巴州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标;要坚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准则;要采取住房保障的多种方式;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住房供给.  相似文献   

12.
陈永昌 《奋斗》2012,(1):42-43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国家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2011年全国安排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到“十二五”末,全国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但是,保障性住房建没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建设资金匮乏、建筑质量难以保障和分配不公等现实困难和问题,对现有支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制度框架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要不断完善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积极探索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制度;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已初见成效,城镇居民总体居住条件取得很大改观。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商品房价格水平也在不断攀升,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逐步突显,导致部分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反映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着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保障性住房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缺乏法律硬约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说,要通过加快住房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相关的政策、健全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监督机制三个方面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国情,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适应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住房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与建设廉租住房、改造棚户区等都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需要面对的困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一个十分重要和突出位置,未来5年将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也就是说,为了遏制当前过高的房价,为了解决国内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政府在未来五年里,计划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2011年建设1000万套,2012年建设1000万套,2013-2015三年建设1600万套,即在未来的5年里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17.
李秀霞 《党建文汇》2009,(11):12-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赐,正式启动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党和政府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采取了诸多加强民生建设的举措,包括加快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大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等。这些举措为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民生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住房、医疗、教育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三大民生难题,被称为"新三座大山"。解决这些民生难题,必须作出具有广泛覆盖性和相应济弱性的制度安排。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必须建立以租为主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制度;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得起学上好学,必须建立公平的教育制度。不仅需要制度安排,同时还必须明确责任,而责任又只有可以被监督和问责,才能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20.
加快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当前保民生、保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住房保障建设又绝不只是一件应急的、短时期的事情,而是长期涉及民生、扩大内需、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立足当前具体项目的同时,注意着眼于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