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官箴,顾名思义是为官的箴言。这些箴言,多是古代清官循吏从政经验或教训的总结,是他们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规范,其精义均在于告诫从政者应当信守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做到努力修身,忠诚职守,勤廉政事,善待百姓。所以,官箴往往反映了官员从政的宗旨信念和为官的行为矩范,是对从政者的  相似文献   

2.
秦立斌 《学习月刊》2009,(20):57-57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要求全党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而强调了党员干部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读书学习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相似文献   

3.
学者与仕者     
《党建》2013,(6):31-31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荀子·大略》,意思是做学问的人不必都去做官,而为官者必须要学习。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两千多年来一直被视作入仕从政者的立身干事之本。  相似文献   

4.
纵观历史,魏征、海瑞、林则徐等名垂青史的好官,无一不是坚持修身为上,善做人、善干事。在当代,一大批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样的优秀干部克己奉公,践行着“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思想。由此看来,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须“以修身为本”,而修身的关键又在于“真“、“实”、“心”三字。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4):18-19
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古人讲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读书即是立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为政之道,务于多闻。”  相似文献   

6.
官德例说     
正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中修身克己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其"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克己做人的道德约束,对于今天为官从政者有现实借鉴意义。传统文化中强烈推崇的"好学、自省、节欲、担当"的士大夫精神,值得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学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修身克己思想的精髓,把修身崇德作为党员干部的人生追求,把守纪担当作为党员干部的行事标准,不断培养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品格,促进廉洁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一个领导干部的修养高下,往往影响到其境界和作为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有什么样的修养,就有什么样的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以修身不仅是国人对从政者要求的起点,更是共产党人执政的底线思维,如今已经上升到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成为作风建设的新标尺。作为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努力做严以修身的表率。严以修身重在修"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总开  相似文献   

9.
赵雅丽 《前线》2014,(6):108-114
勤勉,意谓尽心尽力、认真不懈地对待家事、民事、职事、政事。历代哲人、明君、贤相们无不以勤勉为修身、治家、为官、从政之座右铭,有关勤勉的论说与阐释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10.
雷云 《求是》2003,(20)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政以德执政为民———与领导干部谈从政道德》,就是一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辅助读物和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好教材。该书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阐明了加强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提出以德治国必先以德从政,以德从政务必修身律己,修身律己旨在执政为民。而要…  相似文献   

11.
桑林峰 《党建》2023,(2):42-43
<正>为政者,以正为本,以廉为先。202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这一重要论述告诫领导干部,要立标杆、树威信,挺起浩然正气、坚硬骨气,必须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本色。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领导干部自身有硬气、有骨气,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6,(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三要"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书籍是伴随着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睿智的族群一步一步崛起的忠实伙伴。目前可考究的最早的  相似文献   

13.
正郑板桥有对联写道:"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修身立德乃做人之根本,不仅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亦是其为政致仕的纲要。王安石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张衡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罗隐说,"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修身立德对为官从政者而言,具有亘古不变的本源作用,"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相似文献   

14.
讲正气是“三讲”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刻理解讲正气的根本内涵,坚守正直的气节,保持正派的作风,关键是要从“修身”、“明理”、“笃行”三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即做到“身正”、“理正”、“行正”。 “身正”,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格上的要求。做到“身正”,就要有个修身修德的过程。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把修身列于首位的。共产党人更需要讲修养,以保持浩然正气。修德是处世为人的根柢,更是为政做官须臾不可丢失的立身之本。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永葆政治本色的坚实根基。要成为一个好干部,首先必须做一…  相似文献   

15.
<正>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修身立德,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要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作为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石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作为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  相似文献   

16.
<正>"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是才的统帅、才的形成、才的体现。因此,做人要讲道德,从政要讲政德、为官要讲官德。官德对整个社会道德具有引领作用。习近平同志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党和人民事业进入新常态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干部必须严以修身做事。严以修身乃做人之本、从政之基、成功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从党性修养、从政之德、做人准则等方面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指出了明确方向,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从政指南、修身之本和成事之要。践行"三严三实",就要做到"四者"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就要做讲规矩的垂范者。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党性的重要考验,是"三严"的根本所在。党员领导干部是群众眼中的"标杆",一定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心中要有规矩。要增强党性修养,强  相似文献   

18.
<正>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习近平同志在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修身立德,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要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作为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石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作为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这些重要观点源自于长期的从政实践,生发于躬身修己的道德体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要求,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从政之要、为人准则等方面,对领导干部为官、干事、做人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这是推进作风建设的新标尺。而第一项要求就是严以修身,由此可见严以修身的重要性。关于严以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相似文献   

20.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古往今来有作为的从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名节,有着‘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的深厚传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