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首次概括陈云的"领导品格",并从陈云领导生涯里最具典型意义事件的分析中揭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具有个性特征及独特魅力的领导品格.纪念陈云百年诞辰,这种领导品格仍具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于若木含情忆陈云(本刊节选二)李健编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提起陈云,很多人会对他的这样一句名言脱口而出,这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再要加一句的话,就是:交换,比较,反复。党内许多干部把陈云的这15字格言当作座右铭,受益终身。陈云是党内的理...  相似文献   

3.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陈云同志对我党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精辟概括,也是他对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原则性贯彻与创造性发挥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本质与要求的探讨,揭示出这一论断在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它既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补充和创造性发挥,又是构成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部分.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1990年1月24日,陈云同志曾给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同志写过一幅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4,(11):30-30
正3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陈云》以陈云的人格魅力来统筹全片,尤其是他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贯穿始终,哪怕为此受到批评和打压,也处变不惊、临辱不怒。如陈云刚到莫斯科,王明当时是中央代表团负责人,王明对遵义会议更换博古等很不满意,但陈云耐心解释,坚持真理,认为我党更换领导是件好事。在王  相似文献   

6.
陈云在青浦农村调查过程中,运用了"打算盘"的方法,展现了"交换、比较、反复",珠落还起、唯实求是、接纳地气、决胜千里的决策智慧,展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这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崔向华 《湘潮》2005,(8):4-7
今年4月的一天,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笔者走访了陈云夫人于若木和他的两个女儿伟力和伟华。谈起陈云,她们的神情都是那么凝重和深情。简朴的客厅里,陈云当年书写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15个大字闪烁光芒。故人遗风在,情浓中南海。“陈云  相似文献   

8.
曹应旺 《先锋队》2013,(14):32-34
陈云是一位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革命家,也是一位著述丰富、留下很多名篇真言的思想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堪称陈云真言的代表作,是他的世界观,也是他的历史观。陈云的历史观包括他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对领袖人物的认识,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也包括他对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说过,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唯书、唯上,比较省力,唯实难。难在实际情况是错综复杂的,且千变万化,要正确地认识它,如实地反映它,特别是要把握它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做到认识符合于实际,主观符合于客观,不仅  相似文献   

10.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陈云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体会最深的学习心得;既是通俗易懂的唯物主义,又是独具特色的思想方法。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我们要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九个大字贯穿到工作中去,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陈云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贡献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对邓小平理论的贡献包括对邓小平理论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贡献和对邓小平理论部分重要内容的重要贡献两个方面。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应该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始终“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陈云对邓小平理论重要贡献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云同志作为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陈云同志的一生十分关心党史、国史的编写、研究、宣传工作。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研究、宣传工作,对党史国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论述。抚今追昔,陈云同志所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宜粗不宜细"、"历史学习要一直抓下去"等光辉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云对党的学习问题有非常独到和精辟的论述。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堪称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光辉典范。在延安时期,陈云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并始终如一地践行和倡导。他还反复强调,学习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概括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体会。陈云从不墨守成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他总是强调在新的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重温陈云关于学习的思考和论述,对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明 《党史博览》2023,(2):13-15
<正>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始终高度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坚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钢铁工业,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态度解决钢铁工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回顾陈云与中国钢铁工业的几件往事,对于推进今天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风与廉政》2000,(9):43-44
陈云同志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通过总结实践经验高度概括了实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有效途径,其核心就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人称陈云同志的“十五字诀”。  相似文献   

16.
陈云送人一条幅,上面.他写了15个字;“不 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 的语言风格一向简约中肯,一两个字就可揭示事物本质,切中问题要害。这个条幅也是如此。他解释道: “不唯上”。不是说上边的话不要;“不唯书”,不是说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反复”,不是反复无常,而是反复研究。不难看出,陈云这15 个字条幅.前9个字是讲唯物论,后6个是讲辩证 法。综合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简约中肯─…  相似文献   

17.
陈云的人民利益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他认为:共产党员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国策,还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只有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陈云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18.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同志领导艺术的思想精髓。不唯上。“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陈云同志强调,在党内,个别党员的利益必须服从全党的利益。一个共产党员,他的责任在于坚决执行党的决议,而且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佣劳动的态度来对付党的工作,是绝对不允许的”。做到“不唯上”,一要讲真理。二要论事不论人,讨论和解决问题,如果大家都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问题的看法就容易一致。不唯书。“不唯书”,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陈云同志指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不读书,不学  相似文献   

19.
哲理名言哲学是学者的“专利”,还是大众的“武器”?唯物辩证法是神秘莫测的玄学,还是通俗易懂的方法?只有高小文化学历的陈云将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诠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是陈云的“经典言论”,他生前在许多场合宣传这十五个字,还多次把  相似文献   

20.
<正>1987年7月17日,82岁高龄的陈云在同当时的中央负责人谈到"身负重任和学习哲学"的问题时,他一再提醒:"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领导实践中,陈云总结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十五字箴言,这与他的许多论断一道,通俗易懂地概括了充满唯物辩证法思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