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念文 《党建文汇》2010,(10):41-41
作为蒋介石的原配妻子,毛福梅在蒋家的家谱中,其身份被定格为蒋介石的姐姐。毛福梅在蒋介石日记中的篇幅远不能与宋美龄相比,即使在短暂的时间中对毛福梅的记述,蒋介石也多抱怨、多愤怒。  相似文献   

2.
原泽 《湘潮》2006,(1):56-56
1969年夏天以后,蒋介石因为病情加重,由幕前走向了幕后,尽管如此,他仍在宋美龄的安排下,拖着病体,4次公开露面。首次公开露面:政局动荡,以事实辟谣1973年,台湾政局动荡,民间对蒋介石的销声匿迹舆论哗然。这时,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公开刊载了一条《台湾秘不发丧,蒋介石确因猝遭  相似文献   

3.
明红 《党史文苑》2002,(4):44-45
1935年八九月间,蒋介石在四川峨眉山举办了两期“峨山军官训练团”。期间,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部分随行官员登峨眉山金顶的一段颇具传奇性的轶事,至今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刺杀蒋介石     
贾占立  阿健 《廉政瞭望》2010,(13):60-61
蒋介石的一生中曾多次遇刺,险些丧命。最著名的是20世纪30年代江湖义士王亚樵指使刺客冒充记者,趁照集体相之机“刺蒋”,结果鬼使神差,蒋因故未露面,刺客孙凤呜只好将子弹射向当时国民党政府中地位仅低于蒋介石的汪精卫,蒋介石因此逃过一劫。事实上,蒋介石此前在广州任国民政府广州卫戍司令兼黄埔军校校长期间,已经两次遭遇刺客。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人所共知蒋介石有两个“宠儿”:一个是戴笠,另一个是康泽,在国民党内被称“康戴二公”。为什么有如此“封尊”呢?盖因康戴二人是蒋的情报耳目。戴笠主要是搞外部情报,而康泽专事国民党内部情报,二人都要及时向蒋密告。当时,任何人要见蒋介石都必须先在侍从室登记,然后再由侍从室向蒋介石报告,蒋想见才见,不想见就不见。但“康戴二公”例外,他们见蒋不受限制,随时可见,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单独在一起时,他们二人也可以闯入。作为国民党的情报头目,戴笠早已是广为人知,但康泽的情况世人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6.
1969年7月的一天,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从士林官邸搬去阳明山官邸避暑。谁曾想,在去阳明山的路上遭到一场严重的车祸。在这次车祸中,蒋介石的胸部受到严重撞伤,连阴囊都撞肿了,  相似文献   

7.
樊水 《当代党员》2006,(2):65-65
风里,又有缕缕腊梅的芳气了。重庆郊野的山坡,不到隆冬,竟然飘起水雪。腊梅的枝,便开始现出斑斑点点的黄色。接着,就在风中摇曳。这时,就看见一簇簇腊梅的花骨朵,在枝干上,探出头来。  相似文献   

8.
厉彦林 《党建》2010,(11):59-60
人生在世有各种欲望和需求,归根到底是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富足。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家里还没有电视,广播喇叭也主要播放各地重大新闻,所以看露天电影是乡村最丰盛的文化大餐,让人们激动、兴奋,难以忘却。  相似文献   

9.
好人是这个世界上的魂。 歌中是这样唱的。确实,没有了好人,这个世界将成为罪恶的载体。好人具备极多的好品质,诸如淳朴诚恳、老实厚道、朴实无华、心地善良……  相似文献   

10.
不能迟到。这是小时候母亲常常用训诫口气强调的一句话。这句话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就像小时候种的牛痘,几十年过去了,印还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
自小就知道父亲晕车。 晕车的父亲不喜欢坐车。 端午前夕,父亲来城里看我和弟弟,在我们的极力挽留下,他在城里小住了几天。在这几天里,他一直念叨着要赶在节前回家,我和弟弟商量,利用双休日陪父亲回家。  相似文献   

12.
冬天,一家人围着炉膛烤火的时候,父亲习惯坐在靠近柴尾的地方,我习惯坐在父亲的对面。我从火光中取暖,也从父亲的眼神中取暖。在那火光的映照下,土墙、猎犬、猎枪、父亲以及他身后那几件狩猎的工具,在黑夜的深处,变得那么清晰而明亮。那两支挂在土墙上的猎枪。让这土屋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3.
我赞美夕阳,因为她有美丽壮观的景色。君不见,每当白日依山尽,夕阳余辉便透过朵朵云层,像万道金光,如霞光万丈,把天空白云染得红彤彤,把大地山河映得金灿灿,仿佛整个世界在那一瞬间都变得金碧辉煌,热情奔放起来。  相似文献   

14.
很多家长都到学近附近租了房子,给他们的子女当“陪读”。  相似文献   

15.
赵丰 《当代党员》2010,(3):70-70
常常念起滚铁环的游戏。好像,生命的源头是从那个游戏开始的。从出生到死亡,不过是绕地球转了一圈,那样的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6.
麦子 《当代党员》2006,(9):65-66
到今天,妈妈离开我们已整整4年了。想念妈妈,想起许多事。 还记得,刚满6岁,我就闹着要上学。爸爸说我太小,过一年再说,可妈妈经不住我吵闹,翻箱倒柜找出一块素色花布,缝制了一个书包,我抢在手里就往学校跑,妈妈气喘吁吁在后面追。当时入学的方式很奇怪,除了问年龄,还有一个条件是,用自己的右手越过头顶摸左耳。不知是紧张还是我的手短,反正摸不着,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一旁的妈妈又急又忍不住要笑,陪着校长说好话,校长笑了,就算通过了。尽管我到现在都纳闷,上学报名跟摸耳朵有什么关系,但妈妈当时焦急又忍俊不禁的样子,却留在了心里,总在我遇到难关时出现。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1,(25):66-66
嘉兴南湖红船之铭;西柏坡赋。  相似文献   

18.
故乡的老屋,是粤北山村典型的客家民居。很大的四合院,里外两层,之间有一鹅卵石铺成的过道。外层是两楼一底的木板楼房,墙壁用白灰泥沙与鹅卵石筑就,非常坚固。屋里黑漆漆的,窗户是只有十多公分宽、约五十公分长的炮眼似的小孔——是因为建房那个年代偷盗成风.怕人把猪牛偷去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巴山之中,蜀水之畔,有一个青杠林环抱的美丽村庄.那就是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20.
樊水 《当代党员》2007,(4):74-74
“爸爸,这是啥呀?”女儿望着石仓壁头上残剩的香烛问。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从来没有饥饿的记忆,有的只是讨厌吃饭。我把她带到山里来,看看麦子,看看挑粪、挖地的农民,让她知道,面包是怎样从地里长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