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书《说苑》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惠子到梁国去当宰相,途中失足落水,幸为船老大所救。听他说要去当宰相,船老大问:“你落了水,一点办法也没有,怎么能当一国的宰相呢?”惠子答:“说到摇船、凫水,我的本领当然不如你;至于治理国家大事,你怎能和我比呢!”道理很简单。陆行莫如用车,水行莫如用舟;庖丁解牛用尖刀,厨师切菜用菜刀;江  相似文献   

2.
从公仪休嗜鱼拒鱼说开去文水千多年前,鲁穆公的宰相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担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正眼不看,并令家中管事之人,一条鱼也不准接受。他对弟弟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  相似文献   

3.
梁发芾 《廉政瞭望》2009,(10):62-62
春秋时的齐国,有两个著名的宰相,一个叫管仲,一个叫晏婴。两个人都很有名,但是两人的生活趣味大不相同。管仲生活奢华,而晏婴极其俭省。更加有趣的是,当时和后世的思想家、评论家对两人都很不赞成,他们批评管仲奢侈逼上,同时也指责晏婴俭朴逼下。原来奢侈可恨,过分节俭也不见得是美德。  相似文献   

4.
我在大庆生活30多年了,是这块土壤结了我无尽的创作源泉,我称它为自己的空气、阳光和土地。我的多部话剧,如写住在车厢里打井的汉子《黑色的石头》、写在荒野里看管气井的老梁头和牧牛婆的《大荒野》、写油田知识分子的《地质师》等,之所以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不同奖项,取得成功,就是因为这块土地上的人给了我巨大的感动和创作的冲动。 十几年前,我就与大庆油田高级地质师王启民成了朋友。他们这些60年代的大学生远离家乡,奔赴东北高寒荒原,开发油田。30多年的岁月沧桑,从没有动摇过他们的信念,他们就像迎…  相似文献   

5.
雪飞 《党课》2013,(20):82-83
很多亲们都是职场新人,他们年轻而富有朝气,价值观尚未定型,变数尚多。只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随着生活压力逐渐加大,他们在花销上同样是捉襟见肘,理财的愿望较为迫切,很少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那样彻彻底底的得过且过者。那么,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理财的妙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一个最流行的词语——打工。说起打工,农民们总有扯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欣喜。因为打工不但让不少农民兄弟增长了见识,而且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不用愁没钱过年了,不用愁没钱给孩子交学费了,不用愁没钱讨媳妇了……这些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朋友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的农民已经摒弃小农经济的生活模式,他们怀着对都市生活的憧憬,带着对增收的渴望,大胆地走出农村,大胆地奔向城市。尽管历尽艰辛,但当他们背着日渐充实的行囊踏上归途的时候,当他们用赚来的钱砌起一栋栋小楼,把孩子送进学校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从内心发出由衷的感慨———农民收入,在“打工”中增长近年来,有一个最流行的词语———打工。说起打工,农民们总有扯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欣喜。因为打工不但让不少农民兄弟增长了见识,而且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不用愁没钱过年了,不用愁没钱给孩子交学费了,不用愁没钱讨媳妇了……这些对于…  相似文献   

8.
正欧阳修称,士人的理想是"不得为宰相,必为谏官。谏官虽卑,与宰相等"。但谏官天生就是要监督宰相的,而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的宰相,一般都不喜欢被人监督。监察官和行政官这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成了千年难解,他们彼此又"相爱相杀",最终成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在冲突中不断磨合,客观上有利于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你和我     
《廉政瞭望》2013,(16):52-53
希望有一天,我们走进动物园,不只是为了观看动物,同时也借由和他们的相遇,进一步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吃鱼的哲学     
据史载,两千多年前,鲁国大臣公仪休是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后,有许多人争着给他送鱼。他命令管事人员一律不准接受,他弟弟不解,问他:“哥最喜欢吃鱼,现在为何一条也不接受?”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并接着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须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撤掉。到那时,不管多想…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中.因采访而相识了众多良师益友,他们言传身教,使我获益匪浅。最为难忘的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幸跟随董必武、张鼎丞、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闽考察活动,耳闻目睹他们忠心向党、以民为本的革命品德,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2.
张菊芝 《江淮》2011,(9):29
小时候,常听长辈乡亲说,旧社会他们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大部分交了地租,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是共产党把他们救出苦海,使他们做了主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最热闹最壮观的场面莫过于交公粮。前面是乡亲们高举"支援国家建设,踊跃交售  相似文献   

13.
陈良 《廉政瞭望》2014,(24):64-65
元朝,是有史以来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也是当时世界武力最强的帝国。曾几何时,这个强大帝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两个年轻人手里。他们风华正茂。锐意进取,可望大有作为。这两个年轻人.就是元英宗和他的宰相拜住。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本由几个新华社记者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后写出的书。它探讨的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民工——的生存状况。农民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甚巨.但是,他们的一作往往剧城市中最苦最累的,而收入却很微薄,这微薄的一钱还常常被拖欠。以此微薄的收入要在花费高昂的城市生活,本巳十分拮据,而他们还要积攒起钱来维持和改善农村家人的生活。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前景.而且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5.
速览·中国     
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破产国企退休人员将获医保补助;新农保将使农民“养老不犯愁”;  相似文献   

16.
陆睿 《当代党员》2013,(9):52-53
他们用双手,凝聚起城镇经济崛起的强大动力。他们用脚步,汇就了中国城镇化的宏大进程。他们都来自农村,他们都去向城市。“农民工”、“打工仔”、“‘农转非’人员”……都是他们的称呼。今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他们正成为“新市民”。  相似文献   

17.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相似文献   

18.
他们,是13亿中国人中有着特殊感受和特殊经历的一群人。他们,出生在1949年,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与祖国母亲共命运同成长。他们这一代人的经历,正是共和国鲜活的历史篇章。曾经,他们与共和国一同诞生,从小受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对共和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也产生了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经,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岁月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共和国的建设,虽然生活艰苦,但伟大、崇高、奉献、真诚—美好的东西却始终难以忘怀。曾经,他们的人生之路上,有阳光灿烂,也有阴霾疑云。但不管道路多么曲折艰辛,他们一路走来,风雨兼程……现在,让我们走近六位共和国的同龄人,聆听那些留痕岁月的印记与变迁,一起在社会进步的旅程中,重温那些我们熟悉或陌生的往事,共同见证时代前进的步伐。风雨一甲子,盛世铸辉煌。六位共和国的同龄人,六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此,我们希望更多的人都来记述自己的人生历程。因为我们大家的经历合起来,就是我们国家的经历,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历史。因为这些历史,我们才会看到更加幸福、更加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唐懿宗时期,宰相杨收建了一座白檀香亭子,众人送礼,有王羲之的真迹等等,杨宰相很高兴。宣州观察使李璋,暗暗记下亭子的尺寸,等亭子竣工。一张华美的地毯恰如其分地镶嵌在亭子里,自然喜得杨宰相心花怒放。礼物的价值不在于地毯本身.别的宝贝价格高得多了去了,关键在于没有人像李璋这样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20.
阳生 《唯实》2003,(4):96-96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都城郢地有一个人 ,在晚上给燕国宰相写信 ,因嫌烛光不亮 ,要求拿烛的人举高一点而说了一声“举烛” ,说着也就错写上了“举烛”两个字。燕国宰相接到信 ,作了这样的理解 :“‘举烛’就是崇尚光明 ;崇尚光明 ,就是要选拔贤能的人而任用他们。”于是 ,把这个意思告诉了燕王。燕王听了非常喜欢 ,国家也因此而治理好了。讲完了这个故事 ,韩非评论说 :“国家虽然得到了治理 ,但这种理解并不是信的原意。”从此 ,“郢书燕说”就成了曲解原意、穿凿附会的代称。晚清小说《冷眼观》(王濬卿著 ,1 90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