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们每一位积极响应“书香政协”建设倡议的委员,都能从政协组织的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心灵的涵养和眼界的开阔。结合自身阅读和履职实践,我从作为“经济人、社会人和政协委员”三个层面,分享阅读的成长感、使命感和成就感。作为经济人,坚持主题阅读,挑战自身局限。“经济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一种假说,其观点是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关于阅读与经济,  相似文献   

2.
导明准清活     
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在“导、明、准、清、活”上下功夫。1.学生读书要“导”。教师要指导学生会读、善读。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一是注意引导学生读书的方式,或提纲式、或问答式、或列表式等等;二是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注意指导阅读的步骤,以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以及粗读(通览全局)→细读(分清层次)→精读(抓住重点)→通读(回味归结)。2.教学重声、要“明”。要注意在备课时抓准重点,在预习上让学生初步认识重点,在授课中突…  相似文献   

3.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相似文献   

4.
杨芳  陈世海 《群众》2013,(4):59-60
近年来,张家港市把全民阅读作为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丰富文明城市创建内涵的重要抓手,在全国范围内首创试行覆盖城乡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首推民间阅读推广人制度、社区阅读活动站建设,创新理念、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激发市民“阅读自觉”和文化创造力,积极营造崇文向善、理性平和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09,(12):63-63
11月2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在深圳召开“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表彰了全国64家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和36个优秀项目,同时总结了全国各地各部门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鼓励各地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6.
漫话时尚     
漫步街头巷尾,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时尚”的标志,什么“时尚小屋”、“时尚杂志”、“时尚美容店”等等。但是,什么是“时尚”?“时尚”的内涵是什么?“时尚”的东西为何惹人爱?带着这些问题,我漫游在网上和图书馆,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于是就有了如下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近日,湖北省竹山县委统战部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决定采取“七个一”深化活动内容。一是阅读一本好书。采取自己读、大家评、共分享的形式,鼓励统战系统干部阅读党史类、红色革命教材、政治理论、统战业务、中外名著等书籍,增强政治觉悟和理想信念。陶冶情操。二是爱好一项运动。  相似文献   

8.
《青年探索》2008,(3):F0003-F0003
今年是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申报年和参评年,也是创建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州,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精神要求,团市委联合广州日报社于4月23日“世界阅读日”共同启动了2008“解放思想文明阅读”——广州市首届图书漂流活动。  相似文献   

9.
【儿童阅读的价值】关于阅读,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中国人讲究耕读传家,即便是在农耕时代,“知诗书、达礼义”也与“事稼穑、丰五谷”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让孩子早读书、多读书,这是全民阅读的根基,亦是文化薪火的传续。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表明,早期阅读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在学龄前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后期学业成绩,因为阅读能力是基础能力,其它每一学科的学习都依赖阅读的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许多家长十分注重“谁来指导少儿阅读”“如何指导少儿阅读”的问题,他们习惯于借助各种书单、榜单选书,或关注网红阅读推广人。其实我一直认为,阅读是孩子们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并不需要外力强行灌输。只要成人提供足够丰富的阅读材料与足够的闲暇时间,鲜有孩子不爱阅读的。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0,(4):16-19
当前,全民阅读率连年下降,党政干部的阅读状况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阅读是否已不再是求知的重要渠道?本次调查消除了大家的疑虑。在“您是否喜欢读书”的选项中,75.5%的受访者选择“喜欢”或“非常喜欢”,选择“一般”的为18.3%,选择“不喜欢”或“非常不喜欢”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8%。可见,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党政干部从主观意图来说都比较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11.
1.在阅读前,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阅读。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刚刚开始阅读训练响学生。这种方法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提示,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有的放矢法”。2.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由学生来回答。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经过了一段时间阅读训练的学生。学生通过阅读后再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筛选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进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淘金法”。3.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由教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诗歌就其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作用的性质来说,既有“积极”的“资源”,它催人奋发,自强不息;也有“消极”的“资源”,让人心平气扣,海阔天空。今天的传统诗歌阅读其实是对这一精神文化“资源”的取用,而深刻地了解这一“资源”则是“用”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黄根生 《前沿》2014,(3):204-205
维特根斯坦的“含义”“用法”“语言游戏”诸概念,是理解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钥匙。本文着力澄清以上三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并揭示其内在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为读者进一步阅读、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开启一扇有益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阅读兴趣,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方能产生兴趣并形成习惯。我在两年来的教学中,尝试着采用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导入新课,弓l人入胜。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想知道”的心情,在课始的导语中,就要精心设计出能吊起学生“胃口’地悬念来,以激发其阅读欲望,这样去阅读兴趣就是显得较为浓厚了。如在学习初二教材中“资本家是怎样发财致富的”这一内容时.在导语中我先引用了一个故事,讲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弱,宴会上,一个胖富翁讥笑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上海这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的上海书展于8月中旬在上海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书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建设“书香中国”,再度引发了人们关于阅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鉴于新教材“可读性强、说理浅显明白”的特点,以往的那种“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法已明显不适用了。因为学生能通过自己看书获得知识,教师若再一厢情愿地重复书本上的内容,只会减低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从而把新教材应有的作用付诸东流。我在指导初一学生阅读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大致可以归纳成“六步”,简称“六步导读法”。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常识,从而锻炼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觉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因此,政治课的阅读就在于通过阅读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追求高速和效率的年代,厌烦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开始提倡“慢下来”:慢餐、慢行、慢阅读、慢旅游……但唯独有—样东西是无论如何“慢”不得的,那就是数据传输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关于当今青少年阅读文化时尚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看书籍、报纸、杂志是人们传统的纸面阅读方式。看电视、电影、录像带 ;玩电子游戏、计算机、电子出版物是进入现代的人们以图象阅读的方式。从这一转变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媒介的跨越、一种阅读方式的跨越、一种文化的跨越。《辞海》中说 ,所谓“阅”就是“看” ,“读”有“阅看”或“默读”的意思 ,包括“读字”和“读画”。传统的出版物以纸张印刷的静态文字来传递信息。被称为作家的人们 ,将一个个单字“组成”文章、诗歌或书籍。这些文字给人们营造出一个比现实更为多姿多彩的世界。作家们的神奇匠心是把这些阅读文字的人左右得神魂颠倒 ,…  相似文献   

19.
高二新编政治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添了大量的事例。处理这样大量的事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下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事例在让学生预习和课上讲授之前,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如“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事例,阅后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再加以总结。这样,使学生在阅读事例时积极思维,从具体到抽象,深刻地领会教材中抽象的哲学道理。否则,学生在阅读的走马观花,浪费时间,没什么收获。二、教师有重点地…  相似文献   

20.
一、把启发的重点放在求异上我们注重启发式教学,但应把重点放在求异思维_匕。学习需要创造性,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就是寻找一题多解,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与理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二、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质疑上阅读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要比光听教师讲述在记忆上的效果高得多,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必须善于质疑。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