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余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反馈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新课程背景  相似文献   

2.
课堂评价是指挥棒,是引领教学改革的风向盘。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课堂评价上自觉转轨,从原先的注重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以学论评。思品课堂的评价自然也要与时俱进,评课的眼光不能只是盯着思品教师的设计和表现,更要在乎学生在思品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乎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对于情境的追求日益加剧,认为教学必须创设情境。不可否认,许多思品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但在"情境"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度、过于平庸或过于花哨的情境充斥着思品课堂。于是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如何去追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呢?一、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误区1.无效情境:哗众取宠为哪般?[案例]这是七年级上册"我们的姓名和名誉"。上课伊始,教师安排了一个"直击主题"的游戏情境——"话说姓名"。教师刻意让全班54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用教材教"的理念渐入人心。广大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组织教学活动。但从操作层面来看,部分教师仍然没有领会课标精神,更没有吃透教材,随意加工处理教  相似文献   

5.
刘金梁  曹守利 《前沿》2007,(10):84-86
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教育领域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竟教师角色为何改变?改变什么?怎样改变?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浅论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 《前沿》2006,(11):121-123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观念上重视不足、教师基础薄弱、评价体系不足等。我们应充分重视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大力宣传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师培训,改进评价体系,此外还需要加强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日前,笔者参加了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面试工作,连续听了15位思品课老师的不同课题的说课。申报教师根据职称评审部门的相关要求,说了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但没有人说课标。由此联想到老师平时的教学和教研活动,类似的状况几乎是常态。确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满十年,但课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学习惯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良好的教师教学习惯能促进师生发展,是推进新课程发展的正向力量;不良的教师教学习惯则阻碍师生发展,是束缚新课程发展的负向力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主建构教育理念,不断生成教育新观念;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实践;自觉融入教师集体,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自觉审视教师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以促成自身良好教学习惯的养成,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由基础到深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需要多途径多侧面的协同宣传和推进,有必要建立起犹如企业广告宣传的新课程“CIS”新标识:新课标、新教材、新管理、新评价。构建“新课程专家教师”系列评选的平台,成为新课程“CIS”的一部分,是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和渗透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规范新课程形式下的“专家教师”评定工作,赋予专家教师以符合新课程的新内涵,使“新课程专家教师”的评选成为宣传新课程理念、促进新课程实施、激发新教师成长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0.
初中思品课教师在课堂教学预设中,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相关情境和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思考。当学生面对同样的情境和问题时,由于不同的处境、多变的情绪、多元的思维,会不断生成相当数量和价值不等的教学资源。教师如能及时抓住并加以巧妙引导,则有利于达成思品课三维目标。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对于那些可以造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即课程"的理念,积极呼唤广大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行动变革,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教学行为的惯性,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与新课程理念存在较大的差距。本研究小组就是针对现行政治课教材需要教师积极建设教学内容,以有力突出  相似文献   

12.
高师课堂呼唤探究性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湘竹 《民主与科学》2004,40(2):109-113
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教育改革必然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高师院校实施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发展的主观需要,是高师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转变观念,结合高师教学实践,积极实施探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思品课更应多些人文关怀,思品课教师应该努力促进每位学生的各种潜力的挖掘和提升,努力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秋浙江省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已经整整五个年头了,一路走来,收获颇多,争议颇多,感受颇多。新课程改革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策略来支撑。在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因此,和众多教师一样,尽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大张旗鼓地开展近一年了,教师中有对新课程改革持反对态度的,有对新课程,改革持赞同态度的。持反对态度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过于超前了,知识太深奥了,学生的自身经历,知识理解程度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中的活动难度大,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远远达不到活动的要求,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所谓优质课要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必须是教学目标明确、落实;二、教法必须体现新课程理念;三、应当在探究中生成,在生成中提升。一、教学目标明确、落实,是优质课教学实践的首要条件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内容("课标"与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是建立在教学对象和内容基础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指导思想。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学生的认可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时常琢磨: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学好哲学呢?一、"说"出主人的幸福新课程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哲学课堂是心灵对话的舞  相似文献   

18.
片段一:某位教师在组织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三框题"祝福青春"教学时,根据教材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下"寄语青春"的活动:教师:上周,我要求同学们在家征集爸爸妈妈送给你的青春寄语。下面,请同学们来交流交流。  相似文献   

19.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的教师,承担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功能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评价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正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评价研究是课程发展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在学习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中,积极将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课程改革的实际操作,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评价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评价理论滞后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现象愈加明显,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教学的首要问题是效果,即教学的有效(实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立足师生的共同发展,实现师生的和谐互动,产生师生的智慧生成。强调有效教学必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一、求"精"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在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组织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