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下简称《解放思想》一文)是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作讲话。这篇讲话之所以被看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在于此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关头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实现"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政治局面,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邓小平当时说,"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而实际上在任何重要的历史关头,解放思想都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爱萍,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战将。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邓小平说他"惹不起",儿子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党内最高层是了解他、器重他、信任他的,但未必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今人而言,在专著之外,将自己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类文章、诗歌等,通过述录、整理,集结出版,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这既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和尊重,更是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刘保明先生的《述录文稿》正是本于此意。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该书之所以定名为"述录",正如作者所说:"编辑出版这部文稿,只是为了把过去思考过的问题、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留下来,不然就散佚了。"因此,作者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大有深意。一是指不发展不行,落后就要挨打。在全球化时代,所有民族国家都被置于同一国际环境之中,都被纳入同一竞争秩序之中。今天的国际竞争秩序是现代化的产物,发展是硬道理意味着发展是现代化的铁的逻辑。回到田园诗般的农业社会已不可能,一踏上现代化之路,就必须拼命向前跑,决不允许原地踏步。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不能超越这个逻辑,即不发展就有可能被开除球籍。二是指发展不能靠吹,像"大跃进"时期那样高喊钢铁产量"十年超英美",农业"亩产超万斤",是发展不起来的。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按科…  相似文献   

5.
崔双龙 《前进》2014,(10):49-51
<正>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正所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意义正在于此。读书要读好书,《邓小平时代》便是这样一本好书。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一书,较为完整地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全景式描述了邓小平及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道路,深入分析了邓小平个人性格及其执政风格,深度解读了中美建交、对越反击、创办特区、沿海开放、"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等重大事件。《邓小平时代》一书,可以说既是一部有关邓小平的个人传记,也是一部记载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管理千头万绪,是一门综合科学,不仅存在总量性问题,更有千差万别的顽症痼疾,搞"大水漫灌"肯定不行,"摊大饼式的推进"也不行,只重"面子"不顾"里子"更不行,必须精细管理、精准施策,才能有效避免"城市病",甚至就是患上了"城市病",也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笔者与一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聊及"领导干部如何才能深得群众的拥护、爱戴"的话题时,这位老干部深有体会地说,只有做到心系群众,为民解忧,多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民度",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戴和赞誉。笔者颇为赞同老干部的话。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的确,  相似文献   

8.
<正>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必须处理好"无我"与"有我"的关系,时刻持有"无我"的清醒清白,坚守"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当官发财"无我",但为民造福必须"有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出来做官,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逍遥做官,一种是踏实做事。党员干部绝对不可以为了个人功名利禄、荣华宝贵而做官,而是为着更好地做事,为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政策评价思想,是其政策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不搞争论"又是邓小平政策评价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评价和判断各项政策"不搞争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由敢试敢闯、允许看、不争论、让事实说话四个方面共同构成的思想体系,其实质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江泽民同志强调"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  相似文献   

11.
于莉娟 《小康》2009,(5):40-41
“我说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我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是这样一种专横环境,你还愿意在其下生存吗?令人惊讶的是,接受我们采访的海归学者称,这是发达国家科研环境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12.
人生和为尚     
"和",是生活,是财富,是一种思想崇尚。"和",发慈心,导善行,是一种道德修养。"和",存真理,循法则,是一种理学政说。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黄山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叶海源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最早的论述,国内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在1980年4月12日。当时邓小平同志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总不能叫社...  相似文献   

14.
读书     
<正>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县委书记队伍本书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等六篇文稿,均为第一次公开发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县域治理和县级领导班子、党的组织建设,多次阐述怎样当好县委书记、怎样加强和改善县域党的领导。他指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5.
《代表"铿锵三人行"》是一篇文图并茂,内含深邃的好文。说它好:一是标题好。"铿锵三人行"似曾相识于香港凤凰台,看似信手拈来,细思颇含深意,"铿锵"传神,"较真"写实二是切入好,从"较真"二字切入,以"较真"统帅全文,真是责在"较真",喜在"较真",难得  相似文献   

16.
《同舟共进》2008,(2):5-5
时下的中国,"穷人"和"富人"渐成刺目的字眼,这源于贫富差距拉大的严峻现实。由改革开放前的绝对贫困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共同富裕",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已跨越无数险滩,但前面仍有重重难关。邓小平晚年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而"贫富"问题正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气势磅礴的华北大演习,集中展示了人民军队向现代化迈进的战斗英姿和威武阵容,是邓小平战略家的远见、决断和高超治军艺术的生动体现。国外的一些观察家纷纷评论说,这"是一支精良的军队","是一次精彩的演习",是人民解放军最盛大的一次显示力量"  相似文献   

18.
“政绩”說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共同心愿。尤其是今天,"当政者"都想在自己的任期内,为人民多办一些实事,写一部光辉的"政绩史"。这是人之常情,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表现。"政绩"者,顾名思义,从政之业绩也。邓小平同志说:"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所以,衡量一个领导者"政绩"的大和小,很重要的一条,要看其在任期内,所在地区的经济是否发展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否改善了。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因  相似文献   

19.
当年新中国的国号也差点儿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只是有人说,共和国已经把民主的意思包括进去了,这才去了"民主"二字。邓小平后来说得更干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李瑞环主席说过"政协的优势在委员之中。"只有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政协工作才能有生机和活力。下面我就如何当好一名政协委员谈点体会。一、当一名政协委员就应敢讲话,讲真话。有人说,政协委员是"言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道理的。中国共产党对政协委员这个"言官"是高度重视、倍加爱护的,在政协章程和有关制度中,对保障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邓小平同志也说:"要广开言路,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三不主义’,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