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攻击性较强的动物,由于管理人疏于防范或其他诸多原因导致宠物伤人日趋增多。2010年7月1日实施《侵权责任法》对饲养动物的损害责任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详细地分析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相关问题,包括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以及相关的免责事由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9,(10)
伴随医疗损害赔偿争议诉诸法院的日益增多,医疗损害鉴定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因为我国法律规定的彼此冲突,导致长久以来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双轨制"并存。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出台,我国诉讼实务中适用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越来越多,亟须对目前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加以完善。通过比较两大法系的先进成熟的司法鉴定管理经验,我国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整合与扬弃、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专门机构的设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人的能力考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程序规制四个方面,施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2)
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是其安全注意义务。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分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关于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对学生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规定仍存在较大的缺陷。要从立法方面、司法方面和制度方面完善学生伤害事故中侵权责任的认定。  相似文献   

4.
王新萌 《学理论》2012,(6):54-55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伤事故不断发生,随之而来的是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主要从雇主对工伤事故损害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工伤事故损害与工伤保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求《侵权责任法》再次修改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物业公司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是一种新类型的侵权行为,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使这种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有了进一步的依据.物业公司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承担的侵权责任有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两种,具体应以过错责任原则作为归责原则.物业公司违反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或使第三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如果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应当根据个案体适用过失相抵规则.  相似文献   

6.
苏国平 《学理论》2013,(13):114-115
根据传统的民事理论,民事侵权一般被认为是以直接作为的方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大多是作为侵权责任。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步提高,以不作为方式侵权的情形越来越多。从法律上进行完善,明确不作为侵权行为人的责任类型、细化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对于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智能医疗机器人开始运用于医疗领域,辅助医务人员诊疗疾病。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我国现行医疗损害责任和产品责任难以解决智能医疗机器人侵权的归责问题。不妨借鉴欧盟《机器人民事法律规则》和俄罗斯《格里申法案》,将智能医疗机器人侵权纳入高度危险责任制度范畴,加强生产者对缺陷的证明责任,并且设立强制性保险制度和赔偿基金项目分散生产者责任,使受害者得到更好的救济。  相似文献   

8.
<侵权责任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强化权利保护和责任承担意识.彰显了从医疗损害到交通事故,从产品质量损害到高空坠物,从学校事故到网络诽谤等方面的立法亮点和价值理念.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减少民事纠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龚佳崴 《学理论》2013,(16):125-128
无论从法条规则出发抑或理论上分析,《侵权责任法》中皆无规定第三人原因免责的必要。第三人免责一般条款也无法作为具体条款的原则性规定。侵权法中第86条第2款也不能理解为第三人免责条款。理论上第三人原因免责概念并不成立;效果上第三人原因也不可能发生减轻责任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袁小 《学理论》2013,(23):152-153
侵权行为法以自己责任、过错责任为基本原则,每个人对且仅对自己的过错行为负责,"无行为就无责任",否则,人们的行动与活动自由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人类社会群居杂处,很多损害的发生是因多人所致,特别是近代社会侵害人为多人的情形极为常见。很多国家都对多数人侵权做出了规定,我国侵权责任法颁布后将其规定在第8条。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秉持着平衡医患关系、和谐解决医患纠纷的理念对于举证责任分配进行了专章规定.拟从医疗侵权纠纷举证责任分配的立法过程出发,探寻导致立法内容产生和变化的价值内因和社会外因,并提出建立医疗损害保险制度,以期能够完善立法、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对和谐社会建设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侵权责任法"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触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与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侵权责任法体现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完全吻合的。侵权责任法彰显了民法精神,作为其核心内容的"保障私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4)
基于学界关于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的理解争议,结合现阶段争议颇多的环境污染行为,其"违法性"构成要件以及免责范畴中有关不可抗力的争议理解,足以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以《侵权责任法》第65条、第66条为法条背景,评说我国环境污染责任的相关规定中仍存在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粗放型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愈演愈烈,环境侵权作为一种特殊侵权,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潮。虽然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建议中,学者们对侵权责任法的制定还有许多不同观点与分歧,然而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应当全面规定侵权行为类型,可以说在这个层面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因为只有类型化,才能够使侵权责任法便于理解,才能增强其可操作性。文章主要从类型化的不同标准入手,对侵权责任类型化进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类型化环境特殊侵权责任,以期为环境侵权救济的立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刘文燕  李晓瑜 《学理论》2012,(25):100-101
现行侵权责任法以及环境保护法中对于受害人损害填补的力度不大,且制度的操作性较弱,通过确立社会化的损害风险分担机制可以补充现行法的不足,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限于其属于限额保险,对于影响面广、损害者众多的环境事故则无法全部赔付,因此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致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发生了变化,这与《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不一致,明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合理范围,既是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的需要,也是保护受害人权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医患关系的不和谐问题。医患关系的恶化引起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双方彼此的互信,本文将以《侵权责任法》为切入点,分析该法相较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改进之处,存在的不足以及从法律上医患关系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2月19日法释[2000]47号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在2001年2月26日法释[2001]7号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却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9.
俞作志  杨钊 《学理论》2012,(16):137-139
与近代民法以"财产法"为核心相比,现代民法则逐渐转为"人法",这种转变体现在立法上就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在《侵权责任法》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了然。试在分析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文基础之上,对侵权责任法的人文关怀进行相关探讨,并对"法律的人文关怀"这一趋向进行一定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李瑶瑶 《学理论》2011,(30):64-65
《侵权责任法》56条的规定完善了患者的紧急救治权,但是患者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紧急救治行为是否应该进行,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相关法律对紧急救治权的规定及理论研究,国外对紧急救治权的规定及实务处理方面进行研究,继而提出对紧急救治权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