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克思毕生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个斗争在工人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形式。1846年至1952期间,他和恩格斯一起,积极向西欧先进工人宣传刚刚形成的科学社会上义,批判其他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并组建和领导了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使这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型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培养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在西欧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马克思以主要精力进行理论研究,抢在“洪水”之前完成了《资本论》的写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进一步奠定  相似文献   

2.
全家悦 《传承》2013,(11):82-83
党在十八大中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执政党的要求。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党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总体性布局目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三个基本要求,三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学习型政党是基本要求,服务型政党是本质所在,创新型政党是动力源泉,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党建设目标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建党时期陈独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无政府主义反动思潮曾经严重地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影响创建一个马列主义的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五四运动以前,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曾在一定程度上起过冲击封建思想和军阀政治的作用;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灌输论”,即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把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提高到自觉斗争高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它同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一样,是在斗争中诞生,也是在斗争中发展的。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斗争中,这一理论先是为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所反对,后来遭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攻击,前些年又成为国内理论讨论的热点,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否定,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和理论混乱。现在,澄清这一理论是非,恢复其本来面目,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一、“灌输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  相似文献   

5.
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项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他们创建和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斗争中,都非常注意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来武装无产阶级政党,强调革命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大作用,强调要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各种机会主义思潮对党的侵蚀。他们是把用无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共产党,作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和保持党的性质的必要条件来对待的。毛泽东同志在创建和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斗争中,“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新时期党的建设文献选编》第148页)实践表明,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列宁极其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建设,他早期在与民粹主义、第二国际伯恩施坦机会主义的坚决斗争中,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列宁主义的党的纲领理论: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工人运动,就必须有明确的纲领;党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正确的纲领;党的纲领必须坚持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并与进步阶层结成同盟军;党的纲领必须重视农民问题,结成工农联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代表整个现代化运动的利益 ,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努力锻造自身成为现代化的工人阶级先进部队。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组织创新是政党全面创新和全面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证。在组织创新中不断提高党的现代化水平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和实践。社会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的功能载体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基层组织的组织水平、组织形式剧烈重整 ,党在基层的组织形式必须根据社会基层组织系统的新变化而实现多样化、社会化、功能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是关于工人阶级自身团结统一和争取广大同盟军的理论和政策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长途中 ,为了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实现自身队伍的统一 ,并同其他阶级、阶层、党派、社会团体和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联盟。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 ;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 ,列宁总结俄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9.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特性。唯有从整体出发认识马克思主义,才不会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而陷入形而上学的窠臼。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路来看,"两个必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最终目标——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的实现途径,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线索。"两个必然"作为一条主线,使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一以贯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整体性;"两个必然"作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指导,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两个必然"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趋势符合客观发展规律,也符合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战略研究的是全局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规律。策略是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完成战略任务,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战略要求而制定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等,它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方法。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的统一。策略从属于战略,以战略为转移,在一定革命  相似文献   

11.
正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源于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民主集中制建设进行了许多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理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好运用好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一主线推进一方针指导一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工人运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经验。恩格斯科学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经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无产阶级国家学说、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相似文献   

14.
新型政党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定位,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及有关论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第一,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权思想,进一步阐明"党的领导"和"伟大政治创造"的深刻内涵;第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观,从比较视野论证"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优势、基本原则与发展方向;第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方法学说,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统一的实践指向下优化多党合作的具体举措;第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策和策略原理,增强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5.
《求索》2006,(2)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第一次”上: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第一次提出要形成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是恩格斯为同盟一大起草的第一个纲领性草案.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的细致考察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潜心开展理论研究、与同盟内部形形色色错误思潮展开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有机结合,共同促使了这份珍贵文献的形成.《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22条,以"教义问答"的形式,集中反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清平 《传承》2012,(24):10-11
井冈山的斗争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也形成了党的优良作风。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经验给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启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构建务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构建开拓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罗莎·卢森堡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有着多方面的探索,她围绕着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如何构建一支先进的、纯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主题,从"民主与集中"、"原则与自由"、"领袖与群众"和"党与工会"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概念,我认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讲这一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其二是讲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绝不能以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特别是资产阶级政党理论来研究无产阶级政党。研究某一学说必须准确地把握其研究对象。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研究对象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以政党为研究对象;第二种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研究对象;第三种是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在于其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文化自觉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既是对历史主体的文化传统的自觉,也是对历史主体创造的传统文化的自觉:是主体性文化自觉与对象性文化自觉的统一:既是对自己历史使命的自觉,也是对人类发展前途的自觉: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既能把握文化自觉的本质,也能找到实现文化自觉的路径。当代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就是对由自己阶级"血脉"注定的、不可回避不可让渡的历史使命的自觉。学习型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桥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抓手,也就是建立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