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贿赂犯罪,尤其是沿海经济特区的贿赂犯罪十分突出,以深圳特区为例,1989年,贯彻“两院”通告期间,深圳市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犯罪的大案要案经例占50%;1990年,上升到74.6%,其中100万元以上的大案有10宗,地局级干部2人,典型  相似文献   

2.
华磊 《学理论》2013,(29):307-308
近年来,高校领导腐败的频繁发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也使争议中的高等教育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应从重在预防、重在监督、重在治理等三个环节使高校领导"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相似文献   

3.
查办贪污、贿赂等犯罪大要案工作目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隐藏深、职务高的犯罪分子逐渐暴露出来,办案工作难度增大,斗争更加复杂。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举报工作,对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认真查处,一查到底,直到水落石出,并注意及时反馈,取信于民。从现在起,用五年左右时间,把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反贪污贿赂局建成反应灵敏、手段齐全、装备精良、精干高效、富有战斗力的侦查机构,以适应新形势下反贪污贿赂斗争的需要。《惩治贪污贿赂法》、《检察官法》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检察机关更好地开展反贪污贿赂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4.
林艺 《学理论》2013,(12):23-2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高校作为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特定场所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正在不断地受到腐败问题的侵蚀和困扰,高校腐败具有相对集中、隐蔽性强、团伙犯罪不多、人们关注相对较少、危害的深层次性等特点。惩治高校腐败必须准确定位,消除误区;加强教育,筑牢防线;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全面监督,强化制约;严惩不贷,加大成本。  相似文献   

5.
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此,应建立一个发挥教育、制度、监督整体功能的反腐体系,其中,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监督是关键,这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指生物有机体受到外界有害菌体的危害侵蚀发生的腐烂变质现象。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则是整个社会丑恶现象在社会和政党团体内的集中表现。腐败的实质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及行为规范的衰退和堕落,它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向,具有限大的破坏力。腐败主要为政治腐败、社会腐败、权力腐败和行业腐败等。不同层次的腐败具有不同的特点,权力腐败是以权谋私、买官、卖宫、权钱交易、以权代法;行业腐败是以职业优势为非法谋私的手段,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贪占公共财物等;社会腐败是消费行为的扭曲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如黄、赌、毒等社会  相似文献   

7.
陈燕萍 《学理论》2008,(22):54-56
面对高校腐败型犯罪易发、多发、高发的严峻态势,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构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我国高校腐败型犯罪预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拐卖人口犯罪古已有之,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拐卖犯罪这一社会"巨蠹"有着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特征,而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也在治理拐卖人口犯罪方面摸索和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转型期分配、腐败收入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龙 《理论视野》2004,(1):41-42
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是引起社会不稳定和政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合理收入,主要表现为不少单位工资外收入失控,少数行业存在着垄断而导致收入过高,等等。不合法收入,主要指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所得的收入。必须强调的是,以公共权力为依托的各级各类官员或公务员所获得的“灰色收入”应列入非法收入的范畴。不合理、不合法收入虽然是局部现象,但它给我国政治稳定带来了破坏性影响。学者们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愤恨和不满主要是针对此部分而言的。 所谓腐败,主要是指拥有公共资源管理权的人,利用公  相似文献   

10.
一、充分重视研究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变化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试验场”,又处于毗邻港澳的特殊地理位置,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外资投资比例较大,又受境外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的影响,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心理因素、管理因素和得逞条件等都比内地相对多而复杂,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除典型的贪污贿赂犯罪、挪用公款犯罪、偷税抗税犯罪、假冒商标犯罪和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诈骗犯罪等在短时间内难以下降外,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据调查,这些新形式和新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涉外…  相似文献   

11.
论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恐怖主义行为滋生于 2 0世纪初叶 ,一些组织或个人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或目的不断实施危害人类的行为 ,如劫持航空器、劫持人质等。这些行为在国际社会层出不穷 ,愈演愈烈 ,逐渐发展成具有组织性、有针对性 ,甚至带有某种政治色彩的国际性恐怖主义罪行。如何有效地惩治这种新型国际性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有关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各国刑事法学界重视的研究课题。结合现代国际法和国际刑法的相关理论 ,本文重点就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况、性质及惩治与防范策略加以研究 ,以期促进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犯罪是指针对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以及其他上下游关联犯罪。从纵向来看,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具有逐步扩张的趋势。目前,网络犯罪逐渐呈现出案件数量持续上升、犯罪过程链条化产业化、犯罪主体多元化低龄化、犯罪手段专业化等特征。网络犯罪的高发蔓延严重危害我国民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司法实务中对该类案件的惩治和预防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微观层面,网络犯罪司法适用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并解决管辖权争议、证据取证难、罪名认定分歧多、共犯故意认定等棘手问题。在宏观层面,应当从法律规范完善、实践治理模式转变、民众观念引导提升三个层面,构建惩治和预防网络犯罪的多阶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腐败与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体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颁发了一些重要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振奋了党心民心,有力地推动了廉政勤政建设。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腐败与犯罪正呈上  相似文献   

14.
腐败犯罪是滥用公权谋求私利从而造成社会总体福利急剧下降的行为。腐败犯罪对社会的危害不仅表现为其对公共资源的侵夺,更表现为对公权神圣性的亵渎,它降低了公众对权力公正性的预期,使民众产生机会主义从而增大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要针对腐败犯罪的发生原因和生发特点,通过心理约束、制度建设,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5.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它严重危害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尤其是近几年来,国际恐怖犯罪活动猖獗,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组织,更是制造了几起震惊世界的恐怖犯罪事件。这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这种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处置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董舜 《行政论坛》2001,(6):68-71
腐败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有其经济社会、思想意识、政治法制等深层根源.新时期,腐败现象表现为家庭成员共同式、内部权力阶层集体式、上下逐级锁链式、官员傍大款嫁接式和廉洁假象包装式的新方式、新特点.治理腐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伟大的政治斗争,必须充分认识这场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又要清醒地看到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运用经济的、民主的、法律的、监督的、廉政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从根本上综合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执纪审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严肃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取得了良好的法纪和社会效果。但在当前惩治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存在"重受贿轻行贿"、追究行贿责任力度与受贿追责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因此,亟需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查处惩戒力度,解决"围猎之困",营造公正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毒品泛滥之后的第三个社会公害,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以遏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抽样调查,谈一下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岳磊 《学理论》2012,(17):133-134
城市外来人口的流动量越来越大.但随之也出现了城市犯罪率升高,外来人员犯罪案件激增的负面问题.预防外来人员犯罪的对策:一是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二是增加矛盾解决方式;三是加强社会救助、教育和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呈现低龄化、智能化、跨域化、隐蔽化、广泛化、规模化等特点,这与有关部门对不良网站和违规网站治理不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未健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综治体系及立法体系的缺位和薄弱有关。应当把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作为全社会系统构成,坚持从立法依据、司法执行、社会帮教三个层面,坚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原则,多层次、全方位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