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有的人习惯于夸张造势的形象工程时,更多的人把诚信当成做人、处事、办好企业的立身之本京城中关村电子市场连日来讨论诚信经营措施,大家把诚信的回归看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一大批老字号,他们把"以  相似文献   

2.
诚信问题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比较多,但有一点关注不够,就是人内心之诚如何确立,而这恰恰是诚信的内在基础。从传统诚信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诚"属于人的内在德性,"信"偏重于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行。二者内外互补使诚信真诚信实。当代诚信观的建立,在强调制度性建设同时,需尽量使制度性的规范与人的内在心性相协调,在"诚"、"信"与人之间建立起内在有机的联系,使诚信成为人的内在德性自觉。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7,(2)
<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孟子·离娄上》)【释义】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人道本于天道。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端诚心而不能感动人的事不曾有过,不诚心能感动人也是没有的事。  相似文献   

4.
正诚信,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唐·吴兢《贞观政要·诚信》)。国家如果没有建立诚信体系,那么,社会必将多变,古人说,诚信乃国家之"宝"。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是封建鼎盛时期,尤其是其初年,对于诚信极为推崇。那么,当时是如何倡导诚信的呢?…一、国家层面,倡导诚信执政隋朝末季,李渊起事之时,着意收拢人心,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至西河,慰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2)
<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孟子·离娄上》)【释义】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人道本于天道。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端诚心而不能感动人的事不曾有过,不诚心能感动人也是没有的事。  相似文献   

6.
诚信作为人精神生活的基石,是一个国家保持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支柱,其生成与发展源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意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诚信秩序受到冲击,现实社会的诚信秩序陷入功利性、非理性、松散性等发展困境。建构与全球化相匹配的社会诚信秩序,应基于公共性、包容性、多元性、积极信任性等内在价值要求,从理念培育、网络建构、法制保障、氛围塑造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7.
哲思睿语     
《求知》2011,(10):1-1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基本内涵是诚恳老实,守信无欺。它要求人们对己不自欺、诚实无妄,对人不欺人、重承诺、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立业之基、为政之要,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纽带,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宗教、任何一种文化,都把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要求。任何一位追求实现社会和谐理想的志士仁人,都极为重视诚信对于社会政治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6,(1):89-92
公共政策诚信所体现的主体道德选择和履约能力是政策公信力的核心性决定因素。公共政策作为一种非主体化的存在,其诚信问题体现于三个维度:诚信之德、诚信之范和诚信之正。现实中的"自利性"政策制定思维、"科层制"政策执行架构弊端和"非独立化"政策监督机制是存在于这三个维度中的政策诚信问题。构建"德性—规范—监督"三维一体的公共政策诚信之道,即诚信之德的基石:坚守"公共性"的政策价值基准,诚信之范的践行:树立"责任制"的政策执行原则,诚信之正的维护:构建"独立化"的政策监督机制,等等,是解决政策诚信问题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国家公务员掌握着国家和政府的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组织管理各项行政事务,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国家公务员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应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的示范者,严格遵守诚实信用,才能培养、推进和营造全社会的诚信环境,市场经济才能走向成熟和完善。中国正在推进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对于开阔我们的思维视角、积极推进我国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从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诚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具体方法以及给予我们的启迪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诚信以及政府的社会信用建设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做人要讲诚信,政府也要讲诚信。在整个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政府都不能够做到诚信。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政府诚信的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政府只有努力做到诚信并建立起与社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政府在自己做到诚信的同时,还需要为整个社会建立起信用体系,提供信用秩序,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政府除了需要通过直接的行政行为为社会提供信用秩序之外,更需要建立起稳定的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即通过法律制度的途径为社会提供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1)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对中国传统诚信价值观的继承。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诚信"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准则,也是社会交往和国家治理的价值规范,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同样也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任何一个层面缺失诚信,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而也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的核心价值规范。传统诚信文化的丰厚资源,也为倡导国家诚信、社会诚信以及个人诚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胡军 《行政论坛》2003,(2):49-51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 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 信为中心的行政伦理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淑芹 《理论视野》2011,(10):39-41
当下诚信严重缺失所引发的信任危机及其社会焦虑,使得诚信建设成为政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在社会诚信建设问题上,我们既要反思传统诚信德性的局限性,契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而注重诚信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也要避免西方信用制度的片面"移  相似文献   

15.
<正>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速度加快。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相互适应"问题日渐突出,社会信任与个体的道德诚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话题。人们长久以来普遍相信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道德进步的观念受到怀疑,似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空虚相携而来,经济增长的加快与社会信任及道德诚信的衰落相互交织。如何从理论上梳理、认知、评判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头痛的莫过于诚信的缺失,最企盼的也莫过于对诚信的重建。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三农”问题的演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它因工业化而产生,也必然因"去工业化"而化解。过去一百多年我国被迫追求工业化,走上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道路,"三农"问题因而产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则标志着"三农"问题已然进入化解之道。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中国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过去一百多年西方中心的发展主义幻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21世纪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长期发展的过程后,西方国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政府诚信制度。其中,宪政是政府诚信的根本制度保障,此外,还有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政府诚信的制度,如选举制度、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税收制度等。西方国家的政府诚信制度是西方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对于正处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国家来说,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诚信作为一种可预期的责任承诺,并不能自发产生。针对社会急剧转型普遍存在的"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顾"的市场失范、失信行为,必须以诚信制度建设加以解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徒法不足以自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制度建设是不够的,必须确保法的实施,以法治化方式提高法律治理效果。一、诚信建设的多重维度与现实困境1.诚信的三重维度诚信包含道德、法律与政治三重维度。据《说文解字》:"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