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设立监察委员会是我国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目的在于通过整合分散的反腐败监督权,形成一种与其他国家权力相独立的宪法性权力,其核心在于监察委员会权力的合理配置。考量权力和权利、效率和正义等因素的不同侧重,权力配置具有集权和分权两种模式。监察委员会承载着高效反腐的职责,其权力配置必将侧  相似文献   

2.
西汉初期,沿用秦朝的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下设御史中丞协助御史大夫,设“丞相史”监察各郡,也就是说,整个监察体系是相对松散的.直到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一个州设一个刺史,作为州的固定的监察官;在京师和京师附近则设司隶校尉,作为监察官.这才有了比较成形的国家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转型期后,中东欧国家的腐败状况并没有因为引入"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而呈现趋好态势。总体而言,公共采购和医疗是中东欧国家腐败的集中领域,而高层腐败和司法腐败严重则是其重要特点。中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引入"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建构"清廉国家"的充分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在法治程度良好的条件下,民主制度才有利于打击腐败。若法治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传统家规、家训、家风等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界对相关概念的运用比较混乱,而以"家政文化"概括这些与家庭治理相关的内容,更具有整体感、包容性和规范化。"家政文化"在中国古代意义重大,是乡村治理与国家政治之基石。近年来,"家政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它承载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强,腐败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腐败的形式也不断变化。为了规避被惩治和逃脱法律责任,当前的腐败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特征:群体化、高位化、落势化、低龄化、期权化、隐蔽化、新型化、巨额化、国际化、渗透化。腐败之所以出现形式变化和呈现新特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及其成效。但目前,一些民众在反腐败认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误  相似文献   

6.
腐败的层次性与反腐败的全面性马郑刚所谓腐败的层次性,是指腐败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危害程度深浅不一,所发生的领域也不尽相同。提出腐败的层次性问题,意在说明反腐败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反腐败措施也不应仅停留在某种领域,要取信于民,不仅要抓大案要案,而且...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中国迎来了又一个反腐败的高峰期,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反腐工作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当前的反腐体系进行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思考促使反腐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廉政文化研究》2012,(6):90-90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强,腐败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腐败的形式也不断变化。为了规避被惩治和逃脱法律责任,当前的腐败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特征:群体化、高位化、落势化、低龄化、期权化、隐蔽化、新型化、巨额化、国际化、渗透化。腐败之所以出现形式变化和呈现新特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及其成效。但目前,一些民众在反腐败认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误区,主要有:只闻雷声,不见雨下;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乐见贪腐,助力发展;越反越多,前腐后继;病人膏肓,不可救药;无为而治,自然消除;社会反腐,有利无弊;沉疴猛药,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一个奇特的现象困扰着人们,就是腐败之风吹遍全球,同时反腐败的斗争也席卷了全国政坛,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腐败之风却愈演愈烈,对政局的发展形成一种威胁.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绩效:腐败治理的目标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0,(6):26-33
基于目标导向,反腐败绩效为腐败治理提供了新的概念范畴和分析视角。一项针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腐败力度与政府廉洁满意度二者落差明显,呈弱相关。探究其原因,与反腐败在路上、公众廉政预期、廉政信息公开、政策效应滞后周期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反腐败力度强调投入、过程与产出不同,反腐败绩效凸现政府廉洁满意度,为腐败治理提供价值导向、度量体系和动力机制。追求政府廉洁满意度最大化,反腐败绩效的目的与腐败治理的目标具有高度的逻辑一致性。经验表明,反腐败绩效评价的成功有赖于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因此,应简政放权,提高廉政信息透明度;倡导社会理性,既要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惩治力度,也要界定公权力边界,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对于中国古代腐败和反腐败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多偏于资料的发掘、整理和汇集,而较少有人对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经验的总结。站在这一视点,作者透过中国古代繁杂的历史材料,总结探讨了中国古代腐败和反腐败的特.或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腐败和反腐败的诸多启示,并对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权力与权利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异化,而且腐败会带来收益和利益,其表现就是当前腐败的权力资本化特征.而这种收益和利益必然需要表达和表现的途径,在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解体教训的前提下,我们认为,为了让腐败收益和利益合法化,可能会让腐败产生出的既得利益者们形成反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同时,权力异化的产生.即腐败产生的条件是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败应该矫正权力的异化,要矫正权力的异化就需要借助权力和权利,即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对抗权力,让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3.
徐明 《理论探讨》2004,(2):114-115
"灰色收入"是腐败的一个重要的滋生地。少数政府官员利用特权大肆攫取"灰色收入",是导致腐败蔓延的一个直接原因。必须从现存的政治及经济制度的缺陷上来分析和认识腐败本质。腐败的物质基础是政府对社会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垄断。当前腐败现象难以遏制的现实基础是不对称的反腐败的收益和成本。建议精简政府机构,公开办事程序;削减公共权力,减少"灰色收入";完善法制建设,加大查处惩罚力度,推进反腐败的斗争。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与反腐败的收益成本博弈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凯 《理论导刊》2006,(9):14-16
腐败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比较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腐败的泛滥程度取决于腐败收益和成本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博弈。收益高、成本低是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运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理论,对腐败收益和成本的构成因素以及与反腐败收益和成本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提高腐败成本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腐败有没有“学问”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则新闻。 最近,浙江省岱山县审计局原局长李某因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一审被判刑20年。按说这样的消息已司空见惯,有意思的是,李某有向人请教“贪经”的经历。虽说袁某职位比李某低、权力比李某小,但贪污受贿挪用样样来,作案手段也比李某更老道。为答谢袁某助贪有功,李某给他支付了3万元的“学费”。  相似文献   

16.
腐败亚文化已经深刻影响着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并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到国家的未来。腐败亚文化代际传递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外在推动力和内在驱动力,通过垂直传递和倾斜传递的途径滋生蔓延。要彻底铲除腐败亚文化,必须提高对文化反腐败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制度反腐的刚性,扫清腐败亚文化代际传递的源头;改变代际传递的文化内涵,构建代际文化反腐败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90年代腐败—反腐败频度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 90年代的腐败与反腐败的客观态势 ,我们曾提出过腐败—反腐败频度这一概念。它含有腐败频度与反腐败频度两层含义 ,前者指的是腐败现象发生与曼延的强度与频率 ,后者是与腐败频度相对的概念 ,指的是反腐败的频率、规模与幅度等。本文探讨的是腐败—反腐败频度波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问题 ,我们认为 ,腐败—反腐败频度波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但腐败—反腐败频度波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是统计性结论 ,而不是必然性结论。图 1  90年代腐败—反腐败频度波动图分析图 1可知 ,整个 90年代 ,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立足于新时代正风肃纪反腐的大背景,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新型腐败嬗变的过程与方式、新型腐败的基本特征和新型腐败的主要类型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新型腐败嬗变的三个阶段:腐败个体的蛰伏期、腐败文化的内化期和腐败互联攀爬期。嬗变的主要方式包括:替代、转化和混搭。新型腐败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四个方面。腐败主体的逻辑关联:从线性结构向网络结构嬗变;腐败收益的因果关系:从显性因果向隐性因果嬗变;腐败的利益属性:从违法利益向合法利益嬗变;腐败工具:从传统化工具向智能化工具嬗变。提出新型腐败的四种基本类型:“隧道挖掘”利益输送型腐败、“俄罗斯套娃”隐匿型腐败、“未公开信息”套利型腐败和“软权力”影响力型腐败。研究证明,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型腐败占比增大是导致腐败存量还未清底和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大对新型腐败案件的查办力度,完善新型腐败治理的体制机制,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十八大以来铁腕反腐的大形势下,腐败存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减少,但总量依然很大;腐败增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并未杜绝,而是变得更为隐蔽。公共权力的不受监督、腐败动机的根深蒂固、腐败机会的大量存在等因素是腐败存量和增量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消除的原因所在。腐败存量与增量的消长变化对反腐败斗争的启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治理腐败必须标本兼治;反腐败的前景是光明的,必须坚定信心、永远在路上;廉政建设是整个公共管理的根本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廉政,已经提出多时,有关的思想教育也搞了不少,然而至今收效不大。原因何在?我以为,是严刑峻法没有认真实施。当然,对各级公务员来说,廉与贪是个职业道德问题,但又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因为道德败坏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去谴责,通过思想教育来改变,而建设廉政必须从铲除贪官污吏这样一个基本环节做起。没有这一点,思想教育也会失去令人信服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