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一个情感先于事实、舆论优于真相、观点胜于逻辑的"后真相"时代悄然来临,以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为样态的"竞争性真相"纷纷登场,为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潜滋暗长、变动不居提供沃土与温床。针对"后真相"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真相"合谋态势,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权,积极廓清真相;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舆论引导,交锋澄清真相;提高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本领,预判扬清真相。  相似文献   

2.
"后真相"时代,"情感认知"先于"事实真相"的识认过程、体现"主体性"价值的自我意识觉醒、技术赋权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形塑作为新的情感生成特征,致使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性境遇:意识形态纷争对国家价值体系的解构、资本逻辑对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挑战、新兴媒体的传媒伦理失范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冲击。面对"后真相"的时代挑战,学校要注重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知识体系,培塑家国情怀底色;媒体要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牢握"真相"传播话语权;政府要加强涉及国家利益的数据监管与治理,推动"算法向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0)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更趋激烈。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正消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础和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系统梳理中西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出三点结论和展望:理论性"扬弃"存在许多空白;实践性"完善"尚需努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论的"集成"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陈坤  李韵琦 《理论探讨》2024,(2):111-118
人类社会全面迈进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话语传播业态和社会价值意识,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数字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包括数字空间的议题设置权、数字叙事的文化阐释权、数字传播的舆论引导权,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面临主体肢解悬置、内容形态迁演、载体泛在交互、场域生态失衡等现实困境,可以通过话语体系数字融合、话语系统数字赋能、话语机制数字转型等三维实现达到话语权提升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空间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之后,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呈现出新特征新变化。直面现实,当前我国网络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着传播力受到很大限制、控制力受到严重削弱、主导力受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消解、话语权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挤压和冲击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应大力加强党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建设、创新和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能力提升等方面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上的网络舆论之争,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之争,事关高校的和谐稳定,事关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自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用户黏度高、影响力大,草根化大众化、监督机制缺乏等显著特点。高校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应在把握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内容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全面系统设计,探索联动式网络舆情管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持,增强高校舆情研判和预警能力;活跃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柔性管理能力的舆情管理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张晓燕 《理论探讨》2005,(4):126-130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成为宣传主体方面取得的特定优势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信息化社会里执政党的宣传力与执政党的话语权有联系,但不一定是正比关系;只有社会民众认同执政党的话语权及其话语内容,执政党的宣传力才能提升;执政党需要对传统宣传思维定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官方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社会民众的"话语权"的关系问题,"舆论导向"不等于"舆论一律",在社会信息化时代,靠"舆论一律"是不能奏效的,而以宪法法律保障和规范民众的"言论自由"为基础,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应该是一种有效的理性选择;传统的宣传内容混淆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影响党的宣传力的重要原因,寻找新闻与宣传的最佳结合点,是提升党的宣传力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网络时代,它正在遭受一种"分子入侵"式的破坏.网络信息的泛滥导致信息壁垒的弱化、信息中心的消解、信息控制的失灵;网络技术的异化使得新的技术权威出现、技术控制逐渐形成、技术差距渐渐拉大;规模性、批判性的网络舆论的蔓延,使传统的操控舆论正在为现时的舆论操纵所取代.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3)
现如今,自媒体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甚至堪称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具有传播迅速、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等特点,对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思政工作者如何在自媒体环境下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出对策如下:搭建平台,因势利导,占领网络舆论的前沿阵地;熟读"兵书",招兵买马,加强掌控舆论的队伍建设;道德制度,内外联动,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引入到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研究,能够对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的机制、结构、作用方式、心理动力作出深入阐释。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经典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契合"情感与信念优先"的"后真相时代",为解释"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特性,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提出了可行性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和平演变的首要目标是中国。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即意识形态,网络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其成为和平演变的新阵地和新载体。和平演变的核心是意识形态的争夺,实质是对人思想文化的争夺。网络和平演变之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严峻:西方话语霸权主导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心被消解;西化思潮在网络上的肆意传播使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受到极大挑战;两个舆论场的对立造成社会的割裂。要想赢得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防止和平演变,就要做到:解构西方话语框架,大力建构独立自主的话语体系;力求主导议程设置,提升中国话语的传播力;坚持"三个自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统筹"两个舆论场",弥合社会裂痕;进行舆情监测与引导,全面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论党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话语权掌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日益成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前沿阵地,而网络话语权的掌控则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制高点。基于"自媒体"时代网络话语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应从促进多元协同、开发社会资本、升级技术水平、培育人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诸方面入手,有力加强网络话语权掌控,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在深刻改变着媒体传播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如何通过新兴媒体联系群众、了解社情、凝聚人心、开展工作,成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全新考验。这一局面要求我们切实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快形成以主流网站为主要载体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世界的利益矛盾逐渐向网络空间迁移和聚合,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多元意识形态交流交融和交锋的新场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的重大论断,鲜明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的争夺和维护,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久稳定,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在建构过程中遭遇西方话语霸权挤压、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消解、网络治理困境、网络话语资源结构冲突等问题。为此,要建基于"破"与"立"的问题意识,实现以实践为导向的理论批判及话语体系创新,破解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开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时代、新空间。当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信仰危机、谣言肆虐、群体极化、道德失范等严峻形势。直面现实,破解危机,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夯实内容,增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完善机制,优化网络意识形态环境;健全队伍,传递网络意识形态"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当前,青年学生成为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做好他们的舆情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新时代高校加强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的意义、现状及表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加强高校网络话语权,采取合理措施,加强网络监管,适时引导舆情,严格监控不良言论,抵制不良信息传播,对于热点舆情及时正面引导,澄清事实,建设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6,(6)
正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习总书记的讲话,从党和国家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要求,是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为做好新形势下企业党委工作指明了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助推了"后真相"的演化。"后真相"现象下,事实真相被虚化,情感和自我感受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网络舆论引导面临严峻挑战,部分民众心理焦虑感上升,主流价值观淡化,情感自发性行为增加,网络集体行为之下极易爆发网络暴力。要求我们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相结合,完善网络参与主体责任制,提高网民网络媒介素养,抑制非理性的情感宣泄,使法治、理性、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萦绕网络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爆发式流行开启了一个"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微话语权的"舆论原子弹"效应频繁引发社会公共焦点事件。文章阐释了微话语权的缘起,分析了微话语权的特征及微舆论环境,主张用现代公共治理语境下的合作与柔性治理模式来完善政府微博舆情引导。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党媒姓党,就是要努力使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用正确的新闻舆论引领导向、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马克思指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受党绝对领导的意识形态窗口和阵地,在整个大众传媒中处于"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的地位,是其他舆论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把党的意志、党的主张鲜明镌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