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的内在矛盾性理论由来已久,但学界对其内涵及其成型过程的直接阐释较少。梳理相关文本可知,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关于商品的范畴从交换价值单一维度推进到使用价值与价值内在矛盾统一维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最终确立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深化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社会交换主体的研究经历了简单商品交换关系中的交换价值私有者、商品生产者社会中的生产者以及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中的资本家和工人三个逐步深入的理论层次。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社会交换主体思想的全面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资本论》研究中的人本主义思路,这对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推进《资本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贤鑫 《长江论坛》2008,25(2):4-10
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世界历史为背景,全面研究了东西方所有权关系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所有权关系的具体形式,并从劳动与所有权的关系、人的平等和自由与所有权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与所有权的关系等方面,对不同形式所有权关系的合理性、局限性作出了科学的评价,指出了所有权关系的发展趋向及其归属,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类历史壮丽而复杂的画卷。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研究,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理解有着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写作“资本的生产过程”篇时,着重分析资本直接生产过程中蕴含着的内在矛盾,进入“资本的流通过程”的“机器论片断”写作时,马克思转向了机器大工业生产过程,分析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因而开始从资本生产过程自身客观规律的角度探讨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到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时,马克思不再局限于劳资交换框架的束缚,开始分析作为不变资本的机器。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看到了劳动过程变革的意义,对“资本本身是它自身的真正限制”这一论断产生了更为科学的认识,深化了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詹鹏 《传承》2011,(30):32-33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有一段名言:"不研究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当然,这也不是说,不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根本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但是,理解了黑格尔的逻辑学,特别是他的辩证法思想,可以使我们更懂《资本论》中各范畴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  相似文献   

6.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理论的创立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认识是逐渐演变的,这些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及马克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在《资本论》出版15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演变过程,不论对于经济学研究的阶级性,还是对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入考察《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可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以及作为其思想表征的政治经济学展开批判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展开了双重逻辑论证。一方面,基于主体性逻辑的视角,即从主体和自由、主体和劳动以及主体和财富的关系等维度,对未来社会存在样态展开了富有原则性的高度设想;另一方面,基于客体性逻辑的视角,即通过把握资本运动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暴露资本的历史局限性,揭示其走向崩溃以及为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基于《大纲》中的双重逻辑论证考察马克思从《手稿》到《资本论》的思想演进,《资本论》绝非如奈格里所认为的是《大纲》的倒退,而是实现了对《大纲》中建构起来的客体性逻辑的完美建构,并为主体性逻辑论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及思想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就是从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对立统一中来阐述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实现条件和比例关系的理论。它的内容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二卷论述的。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  相似文献   

9.
刘维兰  黄明理 《求索》2011,(10):98-100
与费尔巴哈把历史看成是由人的直观互动组成的过程不同,马克思把历史解释为由劳动所生成的。在马克思的逻辑中,“劳动”概念从《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的对象性劳动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般劳动,再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雇佣劳动的不断推进,体现出其理论逻辑的深入过程,劳动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不再是概念的抽象或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生发过程和现实批判过程。马克思对劳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探究人的生存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0.
异化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是青年马克思的主要批判工具。但是在1845年之后,异化概念明显淡出马克思的文本,而后在《资本论》中再度出场时已非原先意义上的使用。1845年之后,异化范畴淡出马克思的文本,根源于马克思对奠基于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知性逻辑的超越。马克思之前的全部哲学,从形而上学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成为知性逻辑视阈下对人的抽象,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则根本拒斥形而上学,并在实践逻辑中实现了对于人本质的全新解释,人的本质由知性逻辑判断下的预设变成了实践基础上的生成,于是,异化失却了异化的主体,异化概念自然淡出马克思的文本。而后异化范畴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重回马克思的批判视野,但这时的异化已不再是人本质的异化,从根本上来讲只是对社会现象的客观描述。正是在马克思解释世界到重建世界的理论变更中,异化范畴在马克思文本中的地位随之转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在唯物史观创立时期,马克思侧重于从发生学角度揭示社会意识从社会物质生活中分化出来并逐步异化为意识形态的历史过程;在1848年欧洲革命前后,马克思着重从结构功能角度考察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在写作《资本论》及其手稿时期,马克思侧重于从实证分析角度对资本主义典型意识形态进行个案剖析;晚年的马克思侧重于从社会历史角度揭示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科技手稿"是《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缘起于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深入分析和探讨。马克思在"科技手稿"中全面探究了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协作、分工、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等阶段,高度评价了科学技术和机器大生产对发展生产力所做的巨大贡献,但这并不是无限抬高技术的社会作用,将其置于"本体"的高度,而是为了批判技术发展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揭露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因此,马克思不是"技术力本论者",他的主要注意力始终在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革命上。研究马克思的"技术手稿",不能将其与整部《资本论》割裂开来,更不能脱离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文明观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阐释重心经历了一个历史性波动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势下,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理解主要集中于揭示资本的野蛮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下,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阐释主要体现于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普适文明的思想;而2007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界对《资本论》文明观的阐释重心转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的揭示.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强化《资本论》中的商品文明、货币文明和资本文明研究,对于建构中国市民理性,促进中国社会转型,应具有更为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水华  郭晓 《前沿》2014,(11):50-53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基于揭露资本无偿剥削自然力以及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需要,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视阈下从自然力、分工协作、自然科学以及剩余劳动等方面阐述了“不费分文”的生产力思想,并对应从四个层面上使用了“不费分文”概念。研究马克思“不费分文”生产力思想有助于澄清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没有价值的自然力”提法的误读,以此消除对马克思没有生态意识的质疑;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全面理解,从而揭示马克思使用“不费分文生产力“提法的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15.
论《资本论》对现实经济建设的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走向灭亡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资本论》 ,需要由批判转向建设 ,用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理论等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要追求制度的优越性 ,更要追求生产力的先进性。面对“一球两制”的现实 ,需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致力于创造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应具备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巨著。马克思将生产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中,马克思对他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从生产力的发展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从资本的增值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从人的发展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应用对生产的影响的分析仍然适用于今日。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启示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应是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是马克思先后计划并写作的两部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出版均早于《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计划包含了《资本论》的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写作过程孕育了《资本论》。《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一般”相关内容演化发育的结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续篇是《资本论》,《资本论》的“续篇”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册除“资本一般”篇外的其他篇和其他册。《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在写作计划、考察对象、逻辑行程、叙述风格和完成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政治经济学批判》不是《资本论》的“准备著作”或“手稿”,而是一部未完成的、比《资本论》内容更全面的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巨著。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主要的著作。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一篇中论述的。所谓资本积累理论,就是关于资本如何由剩余价值产生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本积累作为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源泉,是生产经营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规  相似文献   

19.
虽价值论战经久不息,但迄今为止《资本论》严密的逻辑体系仍坚不可摧。作为此著展开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其逻辑结构更是无懈可击。本文试图对能够反映其逻辑严密性的三组主要逻辑关系,即:商品———价值———劳动、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资本、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进行分析,以期从逻辑角度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薇 《前沿》2012,(20):38-39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遭遇的“物质利益”问题促使他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马克思发现了“分工”这一范畴,也正是在从“苦恼的疑问”到“历史之谜”的探讨过程中,马克思分工思想逐步成熟并得以确立.通过对马克思“历史之谜”解答过程的研究,能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分工思想与之前的理论研究之间的逻辑关联,从而更加完整地呈现马克思分工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