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繁宏  刘志勇  马彦 《奋斗》2006,(9):46-47
建设好新农村,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那希望的田野上——桂林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林新农村建设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提升,强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及民主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还存在农民主体意识淡薄、经济发展缓慢和失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应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以先进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马关县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型农民。在现阶段,我认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最重要环节。只有大力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广大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原动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做到思想教育要贴近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文明创建活动要适应农民群众特点、教育培训活动要结合农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5.
一、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出发培植主导产业.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党委、政府要切实搞好服务,引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选准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农十三师工会积极采取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使全师自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一是围绕"三化"目标,深入推进"一连一品"建设,提高自营经济产业化水平,加速培植比较优势明显和具有特色的红枣种植、果蔬种植、特色养殖等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二是加快设施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贫困山区(县)。贫困山区(县)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蓝图;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产业优势,打出特色品牌;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开篇的话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强调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支持"一村一品"发展.随后,农业部又出台了发展"一村一品"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一村一品"是培育农村主导产业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可见,发展"一村一品",对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提高农民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两个文件对农民的关怀和帮助,无论从力度、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文件公布后,很快便在政界、学界和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公仆、专家、学者纷纷登场,为新农村建设献策建言。有的说,“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六新”,即培植新优势、培育新农民、发育新组织、形成新机制、资源新配置、塑造新风貌。有的则说,“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八起来”,即“主导产业建…  相似文献   

10.
陈勇 《求贤》2006,(11):15-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加强“三农”建设,而“三农”建设的基础则是农民素质建设。在经济建设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经济建设才能走向正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从提高农民素质入手,全力塑造素质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刘桦 《新湘评论》2007,(11):54-54
抓住增长点,建设村民富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起来。慈利县立足县情做活文章:一是抓好特色产业,增长富民指数。在稳定88万亩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和高效农业,在全县建成30万亩杜仲、22万亩柑橘、20万亩双低油菜等8大特色产业基地。二是抓好劳务经济,扩大富民要素。首先是强化培训,提高务工者素质,使农民快富。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重要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状况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表现为文化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低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放在重要位置,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能否实现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特别注意强化“五大支撑”,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农民权利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农民的各种权利是否得到尊重,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最终衡量标准。当前农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的缺位与失衡,凸显了农民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从法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农民权利表达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董永辉 《学习月刊》2009,(24):49-5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农村劳动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同时又缺乏劳动职业技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压力。作为地方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18.
荚莺敏 《唯实》2008,(8):179-182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培育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一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二是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三是加强政府组织规划,优化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的社会开发。  相似文献   

19.
巴莎 《共产党人》2006,(16):36-36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今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从建设新农村的宏伟战略出发,新型农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农民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讲政治。主要指  相似文献   

20.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素质缺位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农民素质缺位的原因既有内在的更有外在的,只有深入实际考察分析,才能更好地提出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