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文钊 《美国研究》2004,18(4):39-58
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初始 ,对台湾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布什表示要尽其所能协防台湾 ,并加强了美台关系 ,尤其是军事关系。这在实际上鼓舞了台独势力。陈水扁 2 0 0 3年 9月推出台独时间表以来 ,布什政府的政策又有新的调整 ,强调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稳定。在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中这也还是它的政策趋向。台湾问题是危险的 ,但在今后数年中仍有可能遏制法理台独 ,不发生向着台独发展的重大事态  相似文献   

2.
即将于2008年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广受世界各国关注.俄国内政治生态将对此次总统选举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就民意的偏好、政党格局的出新、精英层的嬗变等各个方面来看,由普京总统所主导的2008年总统大选的整个程序正在上述各要素的互动中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2008年选举还对俄政治格局的继续演进和俄西方关系的可能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关系将有望保持其延续性和稳定性,出现有利局面,但不意味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会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实际上是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和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台独问题既是危害和冲击"两岸三边"关系架构的"破坏性"因素,也是台海两岸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而在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中的"台独公投",既是陈水扁激化岛内族群对立和危害两岸关系的直接根源,也是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的角力焦点.  相似文献   

4.
"关键性选举"与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4,18(3):7-29
本文在对"关键性选举"及其在美国政党和选举政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理论进行评介,并以此为分析框架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及其对美国政治进程和2004年大选的意义.作者认为,新政政党体制的解体使两党选民基础的社会和地理结构、选民的政党认同等发生了显著和持续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今美国选举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短期因素在美大选中的作用增大和造成两党在全国性选举中势均力敌的格局.2004年大选仍将是民主、共和两党间一场实力均衡的较量,九一一事件及布什政府所进行的反恐和对伊战争使美国全国的政治议程和选举议题发生了显著变化,此次大选的突出特点是外交与安全问题成为选举的主要议题.从美国选举政治的走向来看,在近期和可预见的未来仍难以形成一党长期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格局.政党选民重新组合和政党选民联盟解体两种趋向并存将长期主导美国选举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越南选举制度改革:历程、特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革新开放的起步,包括立法选举、基层自治组织选举和党内选举在内的越南选举制度改革也相继启动.越南选举制度改革呈现出五个基本特征:改革时间普遍较晚;遵循立法选举→基层自治组织选举→党内选举的改革顺序;实行渐进式改革策略;采用自上而下且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式;改革程度呈现阶梯形,立法选举比较成熟,基层选举开始步入制度化轨道,而党内选举正由试点转向推广.越南选举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只要革新开明的越共高层始终保持渐进式的改革策略和自上而下且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式,越南选举制度改革一定会稳步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6.
刘学成 《美国研究》2012,(3):130-131
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将于2012年11月6日举行。民主、共和两党分别推出现任总统奥巴马和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参与角逐。目前选战已经进入白热化,两人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唇枪舌战,至今选情仍不明朗。盖洛普在9月19~21日的民调显  相似文献   

7.
韩国宪法虽然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但现实中宗教因素渗透到了政治中,并对总统选举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总统候选人的宗教信仰、选民的宗教信仰以及宗教团体在选举过程中的宣传游说,都影响到总统选举的最终投票结果。目前,宗教因素在韩国总统选举中已经由一个"独立变量",发展为一个"非独立变量",但其影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韩国出现了连续两届进步政党执政的状况,左翼政党也大举进军国会。但是,进步政党政绩不佳使在野党在地方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地方权力进一步向保守政党方面倾斜。这一现象表明,单纯为“平等”而平等的政策承诺很难兑现,民众对增长和效率的要求出现强劲反弹,韩国社会出现了保守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刁大明 《美国研究》2022,(6):32-57+5-6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以共和党重掌国会众议院多数、民主党维持国会参议院多数、两党在州长层次更加平衡的结果落幕。本次选举仅实现了部分符合历史经验的有限的民意回摆,经济通胀议题对民主党的负面影响被堕胎权争议部分稀释,而前总统特朗普的高调介入也缓解了拜登政府执政不佳对民主党选情的拖累。本次中期选举之后形成的“分立政府”将推动国会众议院两党领导层的变动,反映出两党政治在区域主义意义上的发展趋势,并为2024年大选周期拉开帷幕。本次中期选举将对拜登政府内外政策形成较大影响。在国内政策议程被阻碍或修正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可能更加急于寻求在对外事务上展现领导力。在对华政策上,民主党主导的白宫与共和党主导的国会众议院的共同参与极可能导致当前分歧的复杂化,为中美关系带来更大风险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民主不是万应灵丹--评菲律宾和印尼的总统直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主制度属于政治文明.在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必须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如果太过超前,就有可能出问题.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循序渐进,既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也不能超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世界各国,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一个真理.  相似文献   

12.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build and to estimate a model which explains and forecasts the outcomes of the French European elections by department, by electoral district and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model is accurate in forecasting the elections of the past. Its forecasts for the 2004 French European election are satisfactory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cent changes in the vo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3.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5,19(2):65-89
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在对2004年大选的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布什和共和党获胜的原因、大选结果对美国政局及政党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布什第二任期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2004年大选是布什和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受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此次总统选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全国政治议题和选举议题发生重大变化、道德价值观成为决定大选胜负的关键等。共和党获得全面选举胜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美选举政治长期变化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日趋保守化的反映。2004年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它预示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将是今后四年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再次巩固了共和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的多数地位,强化了总统职位的权势和影响力,加剧了国会内两党的斗争。但这是否是一次“关键性选举”,仍要看两年后的中期选举,特别是2008年大选共和党是否继续维持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李晓岗  魏红霞 《美国研究》2005,19(1):148-151
2004年 12月 8日,“2004年美国大选及其影响”国际研讨会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由中华美国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亚洲基金会、波音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普世之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美国研究所所长兼中华美国学会会长王缉思主持了开幕式,亚洲基金会项目发展主任邱越伦、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华安德、波音公司副总裁兼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普世之光文化艺术公司公共事务经理王晓丽等到会祝贺,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5.
Following the 2001 “border security” election, it was assumed that the 2004 federal election would revert to the traditional campaign battleground of socio‐economic issues. This prediction proved to be only partly true, and while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 did figure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 much more important were popular perceptions of the leaders. Indirectly, the Iraq War also had some impact, mediated through evaluations of John Howard. Analysis of leader effects suggests that Mark Latham was not the electoral liability for Labor that many have subsequently claimed. Ultimately, the Coalition won the election because they had a highly popular leader who had presided over a period of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The election emphasizes the central role that the party leaders play in modern election campaigns.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party images in Taiwan between 1992 and 2004. It shows that party images are not immutable, as while the DPP gained more positive images, the other parties gained more negative images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iwanese parties have quite distinct party images. Taiwanese voters often tend to use ethnic background and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o define the parties. Party images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aiwanese voting behaviour, even when other variables are controlled. Voters tend to vote for the parties that they have favourable impressions of. The results also have implications for how political parties package themselves to attract more votes a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system in Taiwan.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俄罗斯各界对苏联和叶利钦政权的评价争论不休。对此普京提出自己的看法:“谁要是不为苏联的解体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良心,而谁要是希望恢复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对苏联所作的某种肯定并不意味着要走回头路,而对叶利钦时代的某种批评也不意味着对叶利钦8年改革的否定。肯定苏联是出于争取和团结大多数俄罗斯人的需要,以利局面的稳定,而批评叶利钦则是为了纠正过去的不足,继续叶利钦开创的事业。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n attempt to forecast the outcome of the 2013 election to the German Bundestag. In contrast to the predominant academic approach to forecast incumbent vote shares from measures of government popularity,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other fundamental variables, we entirely relied on data from published trial heat polls. Opposite to common practice in the news media, we did not take isolated polls as election forecasts in their own right. Instead, we used historical data to assess empi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s and election outcomes, and combined extrapolations from current polls in a Bayesian manner. The forecast was published one month ahead of the election. The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our method was added after the election. While our method is parsimonious and provides a large lead time, the performance at the 2013 election was underwhelming. We offer additional suggestions how the approach can be improved in future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