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0,(1):25-25
自《政府信息公开务例》实施以来,上海市各级行政机关已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近万件。为便于公众提出申请和进行咨询,在档案馆、图书馆、市民服务中心、行政许可受理大厅等处,上海市共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641个.  相似文献   

2.
2013年3月19日,当事人周某来到静安区检察院参加对被告人冯某是否不起诉的公开听审。事情的原委要追溯到2011年7月。一天,周与冯两人因琐事发生争执,推搡中周某倒在地上造成轻伤。事后,周某与冯某各执一词,对赔偿也存在巨大分歧。案件移送静安区检察院起诉发现,现场多名证人对周某受伤原因说法不一,导致证据存在诸多矛盾。对于是否要起诉,该院启动了首例公开听审会。公开听审使当事人、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弥补了长期以来立法的不足,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里程碑。本文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出发点,简要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讨论信息公开的范围,介绍政府信息公开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已有一年有余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民本位思想的行政理念角度思考我国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试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提出民本思想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整个制度中的体现,并对未来完善我国整个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卫生法制》2012,(3):2-F000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增长。为规范卫生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完善和推动卫生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快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是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登桥 《江淮法治》2009,(20):48-49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部行政法规对于保障公民知情权,打造透明政府、责任政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政府信息的公开与保密工作一直是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信息公开首先要处理好与保密的关系。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在很大程度上开创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新局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20年前制定的、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超 《法制与社会》2011,(13):153-154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的一个里程碑,填补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空白,但其仍然有自身的局限,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为此需要从思想、制度、实践、法律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陆幸福 《中国法律》2014,(3):54-56,112-115
作为公民知情权之司法救济方式,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在中国近年来已成为行政诉讼之最主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也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保障公民知情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对2011年和2012年部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案件的研究,剖析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实践,并针对制度不完善之处对症下药,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3,(22):16-1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已有5年多时间,但随着全社会信息需求的快速增加,特别是伴随着新媒体崛起步人“微政时代”后,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望和要求相比。政府信息迈向真正的公开透明,仍隔着几道“玻璃门”。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传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政府信息公开及传播渠道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外政府信息公开传播的作法,论述了图书馆在政府传播信息公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的咨询是一项尚未被《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的例外事由。各地方规范对咨询的认识并不统一,对如何处理咨询存在分歧。通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孙长荣案”可知,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非现有的、除法定政府信息之外信息的行为属于咨询。而申请公开行政行为法律依据以及其他条例已有规定信息的行为一般不宜认定为咨询。行政机关对咨询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层面的答复义务,但有基于便民服务要求的答复义务。为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序运行,较为妥善的处理方式是行政机关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通过相应渠道提出,主动沟通取得申请人理解。  相似文献   

13.
杨乾 《法治研究》2009,(11):100-104
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实现形式,政府信息公开化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其目的在于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本文提出了有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归 《法制与经济》2008,(22):114-115
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一些地方屡屡出现政府信息不公开的现象,“信息不存在”、“属于内部信息”、“影响社会稳定”,成了不少政府部门推托信息公开的最常用理由,由此给《条例》的实施带来了许多问题和阻碍。本文试图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实施中所遭遇的困境为切入点,分析带来此种困境的一系列原因,进而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个困境的对策,最后在肯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公众对信息自由和知情的诉求,行政机关的职能保密和习惯保密,这二者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失序性社会纠纷中舆论冲突的主要矛盾。这类舆论矛盾的解决溢出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程序性和技术化范畴。信息自由权是基本人权,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作为一种国际趋势,最大限度公开是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由于公开与保密界限确定的复杂性,立法者应当尽可能将公开的范围明确化,避免严肃的法律变成可以让政府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并选择“重点公开”内容的指导性意见。我国应当从信息公开的原则、信息主体范围、信息公开手段、知情权救济机制等方面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制定统一的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16.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2,(11):7-7
国办划定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八大领域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并下发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工作安排划定“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等八个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涵盖12方面内容,并要求各牵头部门于2012年10月底前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适时进行督查。  相似文献   

17.
马丽 《法人》2008,(7):80-81
这不是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却可能是最有意义的一例。不仅因为这次实践首度公开了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相关信息,更因为它是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一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18.
徐娟 《江淮法治》2012,(11):46-46
当前,信息公开更多地是依赖于政府主动释放信息。但问题在于,一旦政府掌握了太多主动权.就容易将信息公开的义务异化为信息施舍的权利——公开什么。怎么公开。何时公开。都由政府单方面说了算。二成的信息公开及格率明确无误地将这种弊端暴露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动议到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走过了漫长的10年征途。10年终于破冰,《条例》确立了公开原则、平等原则、服务原则、便民原则、安全原则、法治原则——从2008年5月1日开始。政府信息公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此,13亿公民有权要求政府把信息公开作为常态,不公开则是例外了。《条例》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部“用法律打造透明政府”,是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顾潇华  黄钰  尹笑迪 《法制与社会》2011,(34):187-188,21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网站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的不足。其中,县级政府网站在信息服务方面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作者通过依次打开唐山人个县的政府网站,调查其政府信息更新情况、政府机构职能公开情况、领导信息情况、政策法规的公开情况,财政信息的公开情况、年度工作报告的公开情况和突发公共事件公开情况。得到数据后,分析出我国县级政府网站信息服务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