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作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典范,其发展过程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借鉴。我们研究香港,目的在于正确认识香港,更好地利用香港,科学借鉴香港,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香港的繁荣发展,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情,经过转口贸易、工业化和多元化三个发展阶段,香港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工业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香港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摆在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新课题。而香港市场经济的做法,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香港只有1092平方公里的面积和630多万人口,资源缺乏,现在居然成为世界重要的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信息及...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这个ICAC,就是蜚声中外的香港反贪机构——廉政公署。2014年2月15日,廉政公署成立40周年,这是令香港人颇为自豪的事情。40年的反贪倡廉,廉政公署成功地帮助香港从一个贪腐猖獗的城市转变为全球最清廉的城市之一,并形成了全社会对贪腐零容忍的共识。这是廉政公署的功绩,更使香港在经济腾飞的同时,完成社会在文明进程中的成熟。完成这样的转变,廉政公署居功至伟。当前,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通过制度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已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正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香港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国家电力公司第十三期纪检监察培训班部分学员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纪检监察及廉政建设体制的演变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香港特区廉政建设体制及其运作情况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严惩腐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值得借鉴的。   香港廉政公署实施打击贪污运动到 2000年已迈进第 27个年头。香港的反贪污工作可追溯到 100多年前,而廉政公署的设立实为肃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廉政公署成立之前香港的肃贪工作   早在 1898年,荼毒社会的贪污问题,已备受关注。当年香港当局制定轻罪惩诫条例,将贿赂…  相似文献   

5.
2002年1月13日至27日,我受委派参加海南省县(处)级党政干部赴香港培训班学习。通过理论学习、实地参观,听取有关方面的情况介绍,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自己对香港各方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收获匪浅。香港的社会管理、经济发展,以及回归后特区政府的运作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反腐倡廉、惩治腐败方面,有不少成功的作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1997,(6)
让我们了解香港编者按: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就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随着这一时刻的临近,香港回归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帮助共产党员和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香港、认识香港,我们摘编了这组香港知识,供大家学习。1.香港问题是怎么形成的?答:香港问题...  相似文献   

7.
@@行政问责是对行政机关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由于不履行或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义务,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业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近些年来,国内行政问责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新的进展。相比而言,香港主要官员问责制运行较早且执行效果良好,得到国际社会公认。香港问责制是国内引入问责概念的源起,同时,香港与内地有着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香港的主要官员问责制对我国内地实施行政问责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强占去了。中国政府历来认为,香港问题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是英国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结果,等到时机成熟时,将通过适当方式加以解决。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将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当我们扬眉吐气,一雪百年国耻,欢欣鼓舞迎接香港回归的时候,怎能忘记邓小平同志为收回香港所作的巨大贡献呢?正如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同志所说的:“没有邓小平,就没有香港的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9.
历史进入本世纪七十年代末,香港的前途归属问题开始逐渐成为世人注目的焦一点,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开始成熟。1979年3月下旬,英国政府派英国驻香港总督麦里浩访问中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香港总督访问中国。3月29日,邓小平接见了麦里浩。邓小平说:我们把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地区、特殊问题来处理。到了1997年,无论香港问题上口何解决,它的特殊地位都可以得到保证。说清楚一点,就是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初相当长的时期内,香港还可以搞它的资本主义,我们搞我们的社会主义。因此,请投资者放心。麦里浩返港后披露他访华的目哟,同时转述了邓…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0月,我参加了新华社香港分社和国务院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第二期沿海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前20天在深圳学习,后10天在香港考察。参观考察了香港的联合交易所、职业训练局、大埔工业区、屯门屋区、沙田赛马场、启德机场、超级市场等地。由于这期培训班,以如何利用和借鉴香港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为主题,我们听到和看到的主要是香港的经济情况,因此,只能就香港的经济情况作个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业是香港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房地产及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20%以上,仅次于金融服务业,居第二位。香港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股票占总币值的3O%,与银行股一起成为牵动股市涨落的“两驾马车”。房地产业的潮涨潮落广泛影响着相关产业乃至香港整体经济的状况。了解和借鉴香港房地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搞活内地房地产市场、刺激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大有裨益。一、科学规范的土地规划制度,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保障香港全境土地面积1092平方公里,约80%为陡峭的山地,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12.
我心向党     
我叫曾昭日,是日昌餐饮集团的董事长,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大家别看我今天在北京做老板,可过去我们在香港,就是个二等公民。  相似文献   

13.
香港回归后的若干政策今年7月1日,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为了确保香港在回归后能够长期繁荣和稳定,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香港问题的特殊政策。对此,我们必须有所了解和掌握。★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  相似文献   

14.
今年56岁的何爱华,曾在政府的多个部门任职,十年前参与了香港政权交接的有关工作。她说,过去的香港,100多年来,政治上其实是没有民主的,香港人只想经济,不想政治。港英政府的重要岗位,很少任用港人。回归以后,我们才真正体会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感觉!“香港的回归,还给了本港企业以公正竞争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5.
邓中夏关于收回香港的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港回归后,我们倍加怀念早在20年代就提出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并进行了最早斗争的邓中夏同志。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提出收回香港的党的领导人。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卓越的工人运动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在领导省港大罢工时,在香港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香港是英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根据地”,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压迫中国的根据地,中国要得到“独立解放”,就“一定要收回香港”①。他还提出了收回香港的三步构想和近期目标。这是农国共产党人在没有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条件下最早提出的“收回香港”…  相似文献   

16.
九七回归,香港社会若干变化探析○张广芳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自鸦片战争以来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要沉着应“变”,迎接这历史转变时刻的来临。为此,本文对九七回归香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政府即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依法治港,是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香港基本法的权威,就是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要贯彻落实好香港基本法,首先要学习和了解香港基本法。全国人民都需要认真学习香港基本法。江泽民说,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也易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实现香港回归祖国,将使中华民族彻底说雪这段百年耻辱,使我们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这将极大地增强我们民族的…  相似文献   

18.
李鹏总理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后盾,在600多万香港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一定能够成功,香港一定能够长期保持繁荣稳定,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这不仅是一种愿望,而且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冷静观察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具有实实在在根据的。(一)我国政府对香港采取了正确、坚定的政策,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香港长期保持繁荣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建国之初,我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制订了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  相似文献   

19.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阐释“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其中有一段话颇耐人寻味:“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找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卜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1。这里,]F实上公开了中国在以“一国两制”历史性地解决香港问题以前一直奉行的一个“秘而不宣”的特殊政策:“暂时不动香港”以”长期打算,充分利用”。这一战…  相似文献   

20.
胡长明 《党建》2009,(5):57-57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了英国的租借地,国际性的自由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华南的过程中,完全有能力收回香港,但毛泽东、周恩来从国际关系以及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决定不急于收回香港的主权。此决定一出,世界为之轰动,有人表示钦佩,也有人不理解。为此周恩来作出解释: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是东西方斗争全局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