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需要以改革发展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深入开展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让我国社会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功能、流程进行梳理,借助决策、执行、监督等系统的支持,对输入、输出和反馈等环节予以关注,才能确保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要求持续提升的当下,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二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辨,让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持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地位、作用、完整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发展,具有国家元首制度的实质内容和形式特点,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国家元首制度。国家主席以国家的象征和代表的身份发挥着一般国家元首的基本作用。国家主席制度的发展,使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获得基础性宪政的体制结构和运作模式,能更好地实现政治体系的适当分工与合作,也有利于政治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颜旭 《前线》2023,(3):34-3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为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坚持一体谋划部署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主动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安全环境,着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维护和塑造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在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后,便由国家建设时期转变为国家发展时期。在国家发展中,中国崛起和实现中国梦成为了核心内涵。然而,随着国家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家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的疆域因而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严峻的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的疆域安全问题,又导致了国家面临的疆域安全风险陡增,以及国家疆域的安全形势趋紧。这样的形势反过来又对国家发展造成深刻的影响,并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新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根据时代的要求来调整国家疆域观,客观、准确地判断国家的疆域安全形势,加大对疆域安全问题治理的力度,既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发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定意义上讲,属于国家发展的项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8,(13):57-57
宁夏储备物资管理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物资储备局的直属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国防建设、应对突发事件、参与宏观调控、维护国家安全。近几年来,该局在国家储备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职责,紧紧围绕落实《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十年规划》和新时期储备发展的功能定位,谋划宁夏储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07,(9):48-48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1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强调,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发展,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光 《学习月刊》2010,(17):30-32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表明,国家战略及其与一个城市的互动,往往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2009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国家新的战略又将武汉纳入其中.武汉与国家战略开始新的、更直接的互动。国家对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是.成为“推动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国家软实力思想的最终形成。在理论上,从精神内核、物质基础、承栽主体和内在驱动等四个维度总结了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在价值上,助力中国社会全面改革与发展、丰富邓小平理论内涵、“中国模式”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的模板;在意义上,国家软实力既要内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发展多元包容的中国文化;又要外展,充分利用国家硬实力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广泛开展“国家形象”营销。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而且能够凝聚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是前提和必然要求。维护文化安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国家根本制度安全。国家根本制度是一国软实力的核心,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维护国家根本制度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白萍 《理论研究》2009,(6):63-64,F0003
民族与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同属于历史范畴。二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很大区别。民族与国家是一对相伴而生又相互依存、互动发展的孪生体。二者之关系极为密切又错综复杂,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妥善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统一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析邓小平国家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认为,国家间关系实质上是利益关系,不应以意识形态定亲疏,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中国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政治稳定是首要的国家政治利益,但国家经济利益应是所要维护的最实质的内容。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强调既维护中日的国家利益,也要尊重并维护其他国家的利益,维护世界共同利益。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指南,将继续促进中国外交工作的开展和国家利益的维护。随着时势的变化,邓小平国家利益现也应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列宁面向西方国家,开展对外传播,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建设赢得了国际生存与发展空间。列宁的对外传播理念,包含坚定社会主义国家立场、维护和塑造国家形象、对接全球化趋势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四个主题。与之相适应,他提出了发展媒体技术、开展舆论引导、促进话语转型等对外传播策略。这些重要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对外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在西藏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于西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两件大事。服务于稳定和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西藏的区情,进...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看,能否抓住机遇、推进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是内涵和条件都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发展既面临着安全环境、经济环境、周边环境的变化挑战,同时在一系列变化中继续保持着对中国发展有利的“不变”。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思考国家利益,将战略机遇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战略现实,转化为发展成果,转化为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柯华先生说当今西方资产阶级“不掠夺殖民地’了,这也是不对的,只不过是掠夺的方式改变了。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可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却越来越穷,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1980年至1996年间,只有33个国家达到3%的人均年增长率,同期,59个国家的人均年增长率皆下跌,他们主要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以及前东欧集团和前苏联国家c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西方资产阶级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的不均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是很重要的原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石培华 《当代贵州》2011,(27):63-63
作为国家赴贵州调研组成员和调查报告的执笔人,作为从事旅游研究的贵州籍学者,我一直在思考,应申请国家从哪些方面支持贵州旅游发展呢?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经济实力弱、基础设施欠账多,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经过对贵州省省情实际的调研,建议国家对贵州给予以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9,(3):43-43
一、2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正式下发,标志着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重庆调研,充分肯定了重庆的发展成就,对重庆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本期在“封面故事”栏目刊登了《重庆发展大有希望》,在“当代论坛”栏目刊登了评论文章《肩负国家使命实现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7,(24):49-50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它是指落后国家或地区,为了缩小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直接吸收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通过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最终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