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世骞 《工会论坛》2008,14(5):38-3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并以解决民生问题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解决民生问题是执政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紧迫性、全局性和时代性特征。解决民生问题应当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没、文化建没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结合国内国际新形势,为全国人民勾画出了"十二五"发展新蓝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这张蓝图中备受关注的亮点,也是人民群众对未来五年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而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改善和保障民生,就成为化解诸种社会矛盾、问题,避免冲突与对抗的核心,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也是人们评价政治文明的尺度,更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关注民生,正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努力消除社会不公。只有用制度确保民生的公平正义,方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道德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本文试就构建“以德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民生问题涉及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涉及到人类社会总体和个体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到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就能有目的地去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就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发展民主,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改善民生,也是发展民主的内在要求。改善民生,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民主。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统一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税收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税收法治是实现和谐税收的保障机制,改善民生对加强税收法治提供很大助益,要发挥税收对改善民生的促进作用,必须将税收法治置于宪政逻辑之下,进而开展税制改革和税收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这就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它包括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等.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提升社会公平程度,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为此,必须坚持民本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的原则和路径建设和谐社会,当前要重点解决民生问题,即优先、突出解决就业不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建立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同时还要注意解决涉及群众实际利益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事天地》2010,(25):15-15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慎做好收入分配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统筹做好各项工作,首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董振华 《理论前沿》2005,(16):28-30
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创新”是推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文化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华 《理论前沿》2007,(18):41-42
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民生关乎社会进步、政权更替、构建和谐社会成败和社会的发展.解决民生问题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主要应解决就业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国人民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坚定信念,发奋学习,艰苦创业,锤炼品德,为开创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表明,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注民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关注民生,就是为群众谋利益,关心群众的各种利益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我…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义芹 《理论前沿》2005,(16):44-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从构建和谐社区开始。社区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因此,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借鉴、继承和发展前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越是客观、全面、科学地掌握前人的思想成果,就越是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成功,越是能够全面、稳固而可靠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失灵”作为考查“社会和谐”的比照对象,不仅可以考查中外思想家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论述,总结前人对和谐社会构成要素的探索,而且还能评估历史上的和谐思想资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长江 《理论前沿》2006,(22):12-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思路、任务和要求,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为我们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目前,这个重大问题刚刚破题,许多理论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对于“和谐”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一种普遍的说法是,我们社会“三十年前比现在要和谐”。还有一种观点,则把“和谐”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中的“和”相提并论,认为强调“和谐”就是回归中…  相似文献   

18.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出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崭新课题,我们只有从正确的思想出发点出发进行思考,才能正确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第一,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出发点。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正处在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突出,我们必须在观察、处理问题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从社会建设的客观实…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各要素协调运作的社会,必须有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协调发展制度、坚实的反腐制度、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等构成的制度体系来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增长质量、结构调整的发展变化,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