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就纸质媒体而言,新闻评论通常是与新闻报道并重的新闻体裁,也是构成"采、写、编、评"四大新闻业务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引导舆论的基础新闻评论具备能够引导舆论这一功能是以新闻评论的特性为基础的。而新闻评论的性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方面:1、始终从新闻事实出发,各种各样的言论不离新闻事实这一基础,评论的论题始终具有新闻性。新闻评论以新闻提供的确切的事实为出发点,从而进行事实表象掩盖下的本质的挖掘。引述事实、分析说理、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全面深入地阐述事实所蕴含的意义。然后发表编辑部或者作者个人对事实或问题的看法和评价,“表露”并传播媒体或者公众的意图,这是我们进行新闻评论时所遵循的一般规律,也是新闻评论得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但催生了新媒体,也对传统媒体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媒体新闻评论的格局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变动,并顺应了新闻媒体的大众化潮流。文章在评述媒体新闻评论变局的基础上,分析新闻评论变局的动因,探讨变局后的走向,以期对当今媒体新闻评论的“中兴气象”有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对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 献。尤其是他所撰写的新闻评论,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具有伟大政治家的洞察力;毛泽东的新 闻评论深入分析,有的放矢,坚持正确导向;毛泽东的新闻评论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中国作风 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大陆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丁华乾 《探索》2012,(3):129-131
评论是指评价议论,表达作者对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某一人物的看法和态度。评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党委、政府代言,另一种代表媒体评论。写好评论,需要了解和掌握评论的特点,在评论的选题、立论和写作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一、新闻评论在都市报中"大行其道"的原因1、报纸同质化的挤压1995年我国首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诞生。它在短期内取得的骄人成绩令全国同行们犯了"红眼病",于是大量报纸改头换面,但许多媒体在"变脸"的过程中奉行"拿来主义"政策,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报道内容,无论是栏目设置还是版式构造,均以克隆为技术,从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鄢烈山 《唯实》2004,(2):92-94
下面是我近日看到的 ,几家媒体联合举办新闻评论最佳作品的启事中 ,关于“评选要求”的表述 :“好的新闻评论能为变革加油 ,更能推动社会点滴进步。在新闻评论的导向上 ,我们提倡文章的‘理性和建设性’ ,追求‘主流、建设性、影响力’的观点 ,为民生代言 ,为时局建言。对于只有‘挖苦嘲讽’ ,而无‘建设性’ ;只有‘攻击和审判’而无‘说理反思’的文章 ,我们持拒绝态度。‘如同浮躁空气中一股清新的风’ ,这是我们推崇的和找寻的‘年度最佳’。”首先 ,我愿满怀善意 ,将提倡这套评论理论的动机理解为一种生存与经营策略 ,为的是规避或有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求也日益提高。电视新闻评论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完善和提高。《新闻启示录》创办于2004年3月15日,节目时长15分钟,为福建广播影视集团重点打造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它始终秉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的栏目定位,致力于构建党政部门、社会公众以及媒体本身的意见沟通平台,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开播至今的十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16):54-55
在以微博、论坛、社区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引人关注的“坏消息”比较多,网友也更乐意发表负面评论,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之为“坏消息综合征”。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美国尼尔森曾发布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约为62%,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坏消息综合征”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也非中国网民独有。从新闻专业角度看,一般媒体普遍比较偏爱“坏消息”。基  相似文献   

11.
只要放宽视界,便可看到,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学界关注的一些重大论题,往往是异地同源的,"五四"就是其中的一个热门对象.就像中国大陆一样,"五四"之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学人,始终是一个萦绕心中的话题.但在台湾,谈论"五四"曾经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现在回头看去,台湾学界谈论"五四",评论抑或研究,走过的是一务早期为"五四"辩护而晚近试图重建"五四"之史的路径,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制则是关键.近30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学术交流的增强,台湾学界对"五四"的评论与研究,渐趋开放.  相似文献   

12.
闵良臣 《唯实》2001,(11):71-72
不知怎么了 ,2 0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的这几年十几年 ,大家突然对鲁迅有意见起来 ,鲁迅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了。最奇怪的是有人只读了几篇胡适的文章 ,甚或在报纸杂志上看了一篇两篇别人或是评论胡适或是评论鲁迅或是评论胡适时顺带评论鲁迅的文章 ,就立即对鲁迅不满对鲁迅有意见起来。我觉得这不好。尤其是有人恐怕没有读过多少鲁迅著作 ,或者说虽然也读了一些 ,却并没读懂 ,也在那里人云亦云 ,拾人牙慧 ,跟着瞎起哄 ,我觉得这更不好。我虽然很尊崇鲁迅 ,知道他毕竟也是人 ,而人就难免有缺点。但鲁迅又确实不是一般的人 ,他的伟大 ,其实主要并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闻纸"向"思想纸"、"信息源"向"思想源"演进的日趋强烈,地方党报近年来也开始谋划在"思想阵地"上崛起,用心致力于评论工作,充分发挥新闻评论传播意见性信息的功能,高举旗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党报的主流舆论场的营造工作要弘扬和谐精神,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的过程中,应主动成为“国家话语”与“民众话语”之间的桥梁,让民众的多种声音有更多的表达时空,为国家与地方的决策者们提供“博听众议”的机会。这需要有效利用新闻资源来营造主流媒体舆论场,需要媒体在评论工作机制和方法上更新观念,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5.
夏航 《党史文汇》2011,(2):16-20
抨击封建,以系列新闻评论揭露黑暗社会对妇女的压迫 1919年11月14日,长沙城发生了一件震惊全省的以死抗婚事件。  相似文献   

16.
评论需要辩证思维。这是我搞评论多年来的深切体会,我以为,这也是一名评论作者重要的必备的素质。那么,什么是辩证思维呢?就是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变化的方法想问题看事情,切忌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作为一名党报的评论工作者,尤其要很好地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以此去观察生活、考虑事情、分析问题,力争做到评论观点准确无误,分析全面客观,使人口服心服。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报纸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把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意图传达给群众的桥梁,是编辑部表明立场和态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人》是目前仍在出版的、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周刊之一。它于1843年在英国伦敦威灵顿大街6号创刊,发展至今约有160多年,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在全球经济新闻领域的建树和地位无人可敌。该杂志以新闻、评论和分析见长,它对世界微观和宏观经济的报道进行分析.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的新闻评论文章。  相似文献   

19.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08,(10):56-56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实在太快。(今年教师节礼品又一次“升级”——一商家专门推出了国内首款“以教师节为题材”的限量牌匾,牌匾中嵌有屎熙为孔子御笔亲书的“万世师表”4个以成色为99.99%的黄金打造的大字。有媒体评论说,送这样的金字牌匾,即使孔子在世,也是不敢收的。)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编辑部:我部从2005年开始订阅《新湘评论》(时为《学习导报》),至今已有9年时间。《新湘评论》从刚开始的"陌生人",逐渐走进军营,走进我们的生活,到成为官兵学习的帮手、心灵的医生、思想的导师,从生活的切面见证了《新湘评论》的蝶变。我们的评价是:《新湘评论》好读好看好实用,大学大哲大情怀。官兵们说,没想到《新湘评论》这么好看。作为省委机关刊,政论性强的理论刊物,没有什么板起面孔说教,多的是娓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