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债务负担,早已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一个重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数舆论认为,就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而言,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就地区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而言,关键在于拉丁美洲。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国际经济关系的角度,对拉美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前景作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自1982年墨西哥因无力偿还外债而触发债务危机以来,除个别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有所缓解外,沉重的偿债困难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面临的严峻现实。因此,研究影响债务困难的因素和90年代债务问题的发展趋势,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偿债困难与债务危机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债务危机的国家也可能发生偿债困难,其关键因素是债务负担。偿债困难与债务负担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发展中国家各债务国的外债负担程度不一,外债对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从绝对数字看,一些国家由于外债和偿债分别占国  相似文献   

3.
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务的严重性近年来,拉美国家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之中。拉美债务在六十年代并不突出,但从1973年石油提价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外债急剧增长,由1975年的685亿美元猛增到1982年底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约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的48%。其中巴西(900亿)、墨西哥(800亿)、阿根廷(380亿)、委内瑞拉(320亿)四国即占拉美总债务的80%,占第三世界总债务的38%。拉美这样庞大的债务,已大大超过它们的财政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1982年,全部外债  相似文献   

4.
外债危机是第三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沉重的外债负担阻碍着它们的经济发展。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0日,非洲统一组织在亚洲的斯亚贝巴举行特别首脑会议,专门讨论了非洲的债务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非洲国家把解决非洲债务问题与消灭“贫困与饥饿”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非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和解决措施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1989年底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余额达12900美元(比1988年底增长了0.5%);其中,向世界银行提供债务情况报告书的发展中国家(有111个)的外债额为11655亿美元(比1988年底增长了0.8%),占了绝大部分(见世界银行,《1989—90年世界债务表》)。以下根据向世界银行提供报告书的发展中债务国所提供的数据与资料,概述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发展与现状、债务危机的特点,以及缓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新战略的开展、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如火如荼的进程中,非洲国家却在债务枷锁的禁锢中挣扎,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沉重的外债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脱贫复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非洲国家的经济主权.债务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国际社会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外债问题时而缓和,时而紧张,这是近几年来国际债务局势发展的主要特点。八十年代后半期国际经济的前景不容乐观,存在着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实行紧缩政策来偿还外债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贝克计划”也仅是杯水车薪。解决债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债务国和债权国进一步协调合作、发展债务国的经济和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经济关系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世界上,观察拉美经济不能离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目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正陷入深刻的结构性危机之中。它在国际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相互贸易的严重不平衡。它不仅影响到与之直接有关的债权国和债务国,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的经济,也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巨额债务负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将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这是因为,对大多数负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债务问题不是一个短期的资金周转问题,而是带根本性的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拉美国家也是属于这种情况。发展中国家之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1982年第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广泛和严重的债务危机。第三世界的债务已成为一个世人所注目的尖锐问题。本文准备就第三世界债务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对第三世界经济和南北关系的影响,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日趋凶猛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特别是制成品更难于进入西方世界市场。贸易保护主义既加深了第三世界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也拖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后腿。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将为遏制保护主义作出努力。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保护主义仍将是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战后,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各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到70年代中期,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拉美已成为第三世界中较发达的地区。然而,国家干予过多,国有企业激增和推行高增长的发展计划,使不少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失衡。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拉美地区经济的深刻矛盾表面化。1982年的债务偿付危机使拉美地区经济陷入战后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中,1989年的外债总额达422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1/3。通货恶性膨胀,1988年国内消费物价增长速度高达760%,1989年猛增到1000%。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80年代,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一拉丁美洲是当前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地区。据估计,到1982年底,在发展中国家六千二百六十亿美元的外债中,有三千多亿美元的债务集中在拉美。按人口平均计算,拉美地区每人负债为八百多美元,按经济自立人口计算,拉美每个劳动者负债达二千五百多美元。目前拉美国家的外债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要介绍当前发达国冢主权债务问题的成因、特征、趋势及影响.从发达国家经济去杠杆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公共债务问题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私人债务与公共债务之间的关联、发达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政策选择,介绍了一些权威机构对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前景的预测,并分析了西方债务负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讨论新兴市场负债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是21世纪初以来全球政治经济中的一个大现象,构成了中国领导人所说的“百年大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分别发生过以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为主体的债务危机,对两个国家群体的权势地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当前的新一轮债务危机是第三次大的债务危机周期,以中等收入国家为主要对象,并被认为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一轮债务危机中,无论是作为债务人还是债权人,中国已经处于舆论关注的焦点。为了准确理解债务危机、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国际力量对比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力量崛起的角度重新界定了32个新兴市场国家(“E32”)。理论讨论和实证分析显示,最近两年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负债率已超过60%,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还不能说这个阈值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很大程度上,近两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的下降源于新冠疫情的冲击,而提高负债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总体上却有利于应对疫情冲击。21世纪初以来3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权经济增长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其未来的增长态势也略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相似文献   

15.
所谓外债偿还能力检验,是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的定量分析方法,以直接影响外债余额的宏观经济指标,比如,以出口增长率、借贷利率、资金缺口(剩余)额、外债余额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式为基础,判断该国偿还债务是否收敛(如果一个国家将来能够还清债务则叫做收敛,否则叫做发散),如果收敛则可计算出还清债务的具体时间、债务余额的峰值、及其达到峰值的具体时间。我国正处于外债高速增长时期,如何充分利用外债又能避免外债危机是我国决策机构和经济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国外学者认为,韩国是实行负债经济增长发展战略避免外债危机,成功地实现本国经济腾飞的一个例子。本文的目的是利用外债偿还能力检验,比较目前我国和韩国的外债偿还能力,试图找出我国避免外债危机的途径,为决策机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1982年8月,墨西哥因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外债而爆发了债务危机。经过整个80年代的艰苦努力,到目前为止,虽然墨西哥的债务问题远未根本解决,但是债务危机已经得到缓解,国内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墨西哥的债务问题及其解决颇具特色,对其进行考察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中,人们普遍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拉美的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同这些国家相比较,菲律宾的外债数额则不那么引人注目。即使在亚洲,南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的外债数额也远在菲律宾之上。从菲律宾外债清偿危机对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这一角度来看,菲律宾的外债问题似乎也不太严重。但如果从菲律宾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外债问题对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危害程度却一点也不亚于上述其他国家。近两年,菲律宾政府已不顾其他国内经济问题,全力以赴对付债务  相似文献   

18.
方晋 《亚非纵横》2010,(4):43-49
尽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台了大规模救援计划,金融市场仍然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前景充满疑虑。这是因为解决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起来都存在较大难度,而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制度性缺陷若不解决,未来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可能会反复出现。最终,欧洲国家可能还是要采取"债务货币化"的手段解决债务危机,并因此引发汇率贬值和通胀上升,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可能也将面临输入性通胀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沉重的外债负担不仅阻碍了它们的经济复苏,而且日益影响其政治和社会生活,使矛盾越来越尖锐。这就迫使它们进一步认识到外债问题的严重性,并考虑新的对应措  相似文献   

20.
1988年,拉丁美洲外债增长缓慢,债务危机有所缓解,然而外债还本付息负担仍然十分沉重,还债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一年来,拉美外债形势变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拉美国家外债增长速度进一步有限度地放慢。据拉美经委会初步估计,1988年拉美外债继续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而且明显低于1987年的增长水平。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