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都有老的时候,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老了就面临一个老有所养的问题。法治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后顾之忧的可能,这就是——  相似文献   

2.
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经过我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内容日臻完善,成为我们党的理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成为我们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法宝。下面仅就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班子建设,通过依靠5种机制,增强班子“五力”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依靠新老合作机制,增强班子的合力 领导班子建设中经常面临着新老交替和新老合作的问题。新老合作质量如何,事关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基础是否稳固,工作合力是否增大。而要搞好新老合作,应高度重视建立新老合作机制,即强调4…  相似文献   

3.
刘老梗送礼     
万般无奈,刘老梗终干咬咬牙,跺跺脚,从乡下搭车来到了县城。又黑又脏的小提兜里揣着两瓶宋河特曲,他平生第一次要给人送礼。老梗家的院子后面住的那户人家,凭着儿子是个乡干部,就蛮横霸气。半年前,两家因宅基地界闹了矛盾,那户人家就设法报复老梗。他们在自家院子里、紧毗老梗房子后墙挖了一个大坑,一天三遍往坑里灌水,老梗的后墙便被浸得湿漉漉的,屋里的粮食、被子都长了醭。老梗不甘心,找村干部,村干部推到乡里;找乡里,乡又推到村里……老梗就象一只枯瘪的皮球被踢过来踢过去。几个月过去了,老梗的问题仍没有半点眉目。由…  相似文献   

4.
公证赔偿责任的认定是公证理论和实践中一个“老大难”问题。说其“老”,是因为这是一个自公证制度恢复以来一直困扰公证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老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更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言其“大”,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公证机构与当事人关系,甚至事关公证员执业生涯和公证机构社会形象的根本性问题;论其“难”,则从法理高度到技术层面,皆有未明之义,未解之结。  相似文献   

5.
吴晗芬 《江淮法治》2013,(17):53-53
目前.不少老企业的很多机器设备都已经老化,能耗大、效率低,还经常出问题。可是,如果整个企业的设备都更换的话.成本是不言而喻的,有些企业就是因为只替换了某一个设备.常常出现对接的问题,而影响了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6.
何艳 《中国监察》2008,(19):35-35
工作作风是个老问题,我们党历来重视工作作风建设,注重树立自身形象。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与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工作作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刑法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困扰办案,有待研究、解释、澄清的问题。其中,单位能否构成诈骗罪便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新旧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发生了变化,司法解释相对滞后,其次是由于司法人员对立法及司法解释理解的不一致,以及用老经验...  相似文献   

8.
戳穿骗术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10,(19):63-63
老纪接到退休的案件检查室老主任的电话,说是要来办公室见个面,心里便有些打鼓。老纪刚到案件检查室工作,是老主任手把手教的,可以说,没有老主任,就没有老纪的今天。现在老纪办的一个案子牵涉到老主任的外甥,尽管老主任为人正直,处事公道,但是在亲情面前,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态度,会提什么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精神损害赔偿,既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说老问题是指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曾两次在报刊上对此展开过讨论,甚至还有一些专著问世,如杨立新的《人身权法论入关今华的《精神损害的认定与赔偿》等等;说新问题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实践和存在着精神损害赔偿,但至今却法无明文规定,对人们仍是一个陌生领域。精神损害赔偿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个非常复杂却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再次结合实际展开讨论,这对尽快规范和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具有不容置疑的积极促进作用。本着这个精神,笔者也想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张万成 《律师世界》2001,(11):43-43
律师素质修养的问题,是个老问题,但仍然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律师素质修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律师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已是大家早已感触到的问题。律师自己在实践中也感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律师的素质,是关系到一个律师事务所、一个律师的社会形象,决定着律师业务开展、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律师是政法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公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队伍。事实上,有些律师事务…  相似文献   

11.
《政治与法律》开展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改革问题的讨论,很有必要。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说它是一个老问题,因为议论这个学科的改革由来已久,而始终未能很好地得到解决。记得一九五六年暑期,高教部曾在北京召开过专门会议,约集全国有关这一学科的教师共同  相似文献   

1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良好的行政法制环境,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要条件。近一段时期内,长春市行政法制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部分问题,如何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行政法制环境建设的完善与否将是其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流沙 《政府法制》2008,(4):47-47
一位在公安厅干了30年的老警察给社区市民上课。有一个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失踪时。如何向警察求救?  相似文献   

14.
张强  于洪 《行政与法》2004,(9):62-63
为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央做出了加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新形势下,我省企业如何站稳市场竞争的脚跟,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省企业的市场策略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了企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化进程中应选择实施的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四颗补鞋钉     
王曾 《江淮法治》2010,(7):58-58
在苏格兰一个小镇上,一位年迈的鞋匠决定把补鞋这门本事传给三个年轻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导下,三个年轻人进步很快。当他们学艺已精,准备去闯荡时,老鞋匠只嘱咐了一句:“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三个年轻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踏上了旅途。  相似文献   

16.
林海 《法治纵横》2014,(1):55-56
民国初年,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巴县警察局侦探老罗正和家里人围坐在火炉旁取暖、唠家常。突然,门外传来了急促的拍门声。  相似文献   

1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吉林作为东北老基地的一员,如何振兴这一地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吉林省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振兴的关键,所以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经济条件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振兴吉林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峰回路转     
一天,省纪委信访室老因接到一个神秘的举报电话。举报人说,半年前,为了帮他的弟弟调到公安部门工作,他给时任E市市委书记戚某送了8万元。戚某答应帮忙,但事未办成人就调走了,钱也没有退还。他还详细说明了这8万元是按照戚某的要求,在某年某月某日,以一个叫“梁斌”的人名存入中国银行某营业所,密码是77777。老因迅速将电话记录呈报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批给了老纪所在的案件室核实。  相似文献   

19.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老问题。人无不乐生而畏死,一个企业亦是如此。全球百年兼并史就是一部死亡和新生的长卷。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加入到了这一浪潮中。外商并购中国企业作为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投资的新形式越来越多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而且政府和学者也对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的注意,因为它关系到我国民族工业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6):132-132
张志明在2004年11月15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如何优化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思路和做法是“党政分设”式的所谓“党政分开”。事实表明,这种做法并没有达到党政职能分开的改革初衰,“一个人说了算”的老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决,同时还造成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