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刘丛强 《当代贵州》2012,(35):23-23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高度,这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作为一名生态保护的科学家,我非常振奋。当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生态环境,否则后果会更严重。中国“石漠化”地区也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因此,治理石漠化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俊 《当代贵州》2012,(11):71-72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基本解决黔中地区农业灌溉,工业和城镇的供水以及生态用水的需求,对推进黔中地区乃至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把实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放在重要位置","在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时,加大对贵州水利建设投入力度,支持贵州如期完成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3.
刘开津 《当代贵州》2008,(20):19-21
花江峡谷是我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8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本刊记者历时5天,沿210省道以及关兴高等级公路,前往位于关岭自治县以南、贞丰县以北、北盘江河谷两岸的花江石漠化冶理工程项目区徒步考察,采访石漠化治理工作相关情况。沿途历经花江、板贵、北盘江等6个乡镇30多个村,行程80多公里。在5天时间里,  相似文献   

4.
正在贵州石漠化片区,通过有效推进石漠化治理和脱贫攻坚,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蓬勃发展,部分地区石漠化得到遏制,群众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五大脱贫产业,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涉及近50个县区,有近一半贫困人口长期在此生活。党的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全面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石漠化治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一个个从石头缝里"抠"出的脱贫产业,带动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2月22日,贵州发布"贵州省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即2011年至2016年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情况)。数据显示,5年间,贵州石漠化面积减少830.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7%。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贵州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绩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及隐患贵州岩溶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加上社会历史原因,已成为中国自然条件最差、生态环境最脆弱、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而石漠化的形成和扩展,更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一)石漠化的现状贵州石漠化土地面积,据20世纪末90年代中期省农业区划办汇编资料,当时全省共有石漠化土地138.88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9%;至90年代末,据有关学者研究,全省石漠化面积已达23430平方公里(即2343000公顷),已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3%。2001年西部论坛上,国家林业局和环保总局负责人向与会者提供了更令人心惊的数据:地处世界…  相似文献   

7.
大抗旱     
水,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三位一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全国石漠化问题比较严重的省区,全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8.8%.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始,这里就开始了石漠化的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贵州石漠化治理已经进入全面攻坚的新时期,有55个县被列进国家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石漠化治理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生态事业,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多部门合作,多措施配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2,(9):66
"我们那里种起了甘蔗,我们的甘蔗特别甜。"被问及最近一年来家乡最大的变化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杨雪不假思索地说。种好甘蔗,对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望谟县来说并不容易。望谟县一带山多、缺水、交通不便。石漠化地带缺水严重,农作物很难生长,望谟县在治理石漠化上下了大功夫,每户补贴3000元修建水窖。  相似文献   

11.
发展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以六盘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毅 《理论与当代》2012,(10):27-30
六盘水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山区石灰岩成土艰难、土层薄、生态脆弱,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因此山区不但大多处于贫困状态,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而且成为“两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那么,喀斯特山区扶贫攻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究竟走什么路子?为此,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和中共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六盘水为例,探讨符合喀斯特山区实际的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发展路径。一、强化动力:弄清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和劣势弄清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是探讨喀斯特山区发展之路的前提。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化优势为信心动力,化劣势为挑战动力。就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看,至少有五大优势:水资源优势。六盘水处于珠江、长江水系上游的分水岭地区,珠江水系57条,乌江水系14条,其中10公里以上河流43条,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水流急,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是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立体农业和扶贫攻坚必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全国首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100个县(市、区),我省55个县(市、区)列入首批试点.贵州,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3.
正龙里县人工种植刺梨为贵州石漠化治理提供了有效范本,成为山区老百姓"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图为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村民采收刺梨果。(龙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龙里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10多年前,地处黔中腹地、苗岭山脉中段的龙里县石多土少、生态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发展基础差。生态环境最恶劣时,大面积的土地呈现石漠化状态。提起那时的生活环境,当地百姓纷纷感慨:"有些高山上都见不到  相似文献   

14.
2月1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志刚视频连线黔西南州、晴隆县、望谟县,对开展脱贫攻坚督战和疫情防控调度工作提出要求,晴隆县要充分用好退耕还林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花椒等经济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找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从跨学科视野看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严峻的生态灾难,成为近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已有的研究侧重自然科学领域,存在明显的非人文化倾向,影响石漠化研究的深入,因此,跨学科的研究与多领域的合作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张莹 《当代贵州》2010,(24):M0003-M0003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和丘陵共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3%,其中喀斯特面积109084.5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石漠化面积37597.36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43%。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入春以来 ,在我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让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空前地关注起来。作为国家生态治理重点地区之一 ,地处科尔沁沙地主体地区的通辽市为治理沙漠化 ,锁住“黄龙” ,播撒绿色所作的艰苦斗争也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东北部西辽河冲积———湖积平原地区 ,其范围涉及吉林、辽宁、内蒙古三个省区 ,沙漠化土地面积7763万亩 ,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通辽市正处于科尔沁沙地腹部 ,沙漠化土地面积4086万亩 ,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 6 %。由于风沙的侵袭和人为的不合理利用 ,全市草牧…  相似文献   

18.
盐池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池县是宁夏乃至全国典型的土地荒漠化地区,是全国 20个治沙示范基地之一。盐池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对宁夏和整个西部的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滥牧、滥垦、滥采和滥挖,是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沙质土壤、干旱少雨和风灾频繁,是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成活率低、破坏性强和连贯性差,是土地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必须改革生产方式、加大科技治理力度、做好水的文章和以法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19.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重点突破了抗冻耐旱乡土物种选育种植、镶嵌群落配置与固碳保育、林粮或林草或粮草空间优化配置等关键共性技术,治理经验被推广应用到全国。  相似文献   

20.
石漠化成为制约滇桂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瓶颈。我们可以推广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扶贫开发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和投入力度,合理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综合措施,逐步实现石漠化片区的群众有稳定收入,生态不断得到保护,实现石漠化片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