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决定》出台后司法鉴定的现状分析入手,从实践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司法鉴定机构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司法鉴定机构性质的定位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要重塑司法鉴定的权威性和提升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检察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是根据检察机关各个职能部门办案环节、内容、要求的不同,将各办案程序和办案工作细化、量化和规范化,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并在各个流程中,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硬性规定,实现办案工作的高效、规范、安全运转。它表明了检察业务流程、流程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具体构想为: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的特殊性需要建立一套与成年人审判不同的诉讼制度,而设置专门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机构会大大提高未成年人审判的专业化,使诉讼程序更加符合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性,有利于培育专家型的未成年人法官,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4.
法院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之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人民法院的机构精简 目前人民法院机构庞大,人员众多,且还在继续扩编,这种状况应当停止,并实行机构精简: 1.取消审判委员会。为保证审判质量,我国法律规定了有力的措施,包括对于轻微或简单的刑事、民事案件,可以由法官一人独任审判;除此之外的其他刑事、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都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一些重大、复杂或疑难的案件,院长和庭长可以亲自参加合议庭进行审判。而审判委员会以听取汇报、讨论投票的方式对案件的处理作出决定,这明显地不符合直接、言词、公开、辩论等现代审判原则,因此应当取消。但考虑到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要求司法改革加快步伐,实现司法公正。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提出“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审判管理体制改革是司法改革的关键,必须先行。最高法院院长肖扬在1999年度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法院改革的重点是改革长期存在的审判工作行政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审判工作规律,具有审判工作特点,适应审判工作的法院管理体制”。①在推进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法院要成为社会公意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支柱,必须重塑审判管理体制的价值观念,改革现行的审判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在过去已形成了“刑事为主、民事为辅、行政短腿”的内部格局,其改革的基本走向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化.基于地方改革成果判断,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的内部体制将定格为“三审合一”模式.将已归队的林业审判机构改造为生态环境保护审判机构,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的完善.相应地,将森林公安改造为脱离行业控制的生态环境警察,专司生态环境保护刑事案件侦查之责,能够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外部体制的下游体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监狱与监狱企业或罪犯劳动生产单位的关系已经受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挑战,两者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造成二者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有很大差异,影响监狱的罪犯改造。我们应该重新对监狱和监狱生产单位的关系重新定位。并建立相应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以使得监狱的改造质量得到提高,监狱生产单位在完成罪犯劳动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9.
<正> 科学的业务分类,是检察机关正确、及时、合法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前提之一,应成为检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我国检察机关内部业务分类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商榷。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内部的业务分类,采取了以案件性质和工作特点相结合的分类方式,形成了刑事检察、法纪检察、监所检察、经济检察、控告申诉检察这样横向的部门格局。这种业务分类方式具有案件管辖划分明确;统计数字直接反映宏观形势;易于统一意见,及时处理案件等优点。但是,若把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从整体性,合法性、专业性诸方面进  相似文献   

10.
当前 ,在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之后 ,作为公诉部门的书记员管理体制的改革 ,也就成为需要提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现行书记员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我国检察机关公诉部门长期以来把书记员作为公诉人的助手 ,诉讼理论也没有对书记员工作的地位、性质作出权威性界定 ,以致造成司法实践中对书记员工作性质地位的认识不清。对书记员的管理也长期沿用对检察员的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尤其是庭审方式的改革和“主诉制”的深入发展 ,现行对书记员管理体制已表现出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以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全社会范围内,对民生的高度关注,逐渐凝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两会”明确提出了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更向世人展示着我国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强大决心和行动。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建设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民生时代”。  相似文献   

12.
自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个命题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法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充分研讨论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在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罗干、周永康同志分别作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刘善书 《行政与法》2005,(10):111-112
出于对自由裁量的保障与限制考量,我国应当建立四级判例制度。判例制度之建立目的不是为了创制法律,而是为了在法律条文的一般性适用与自由裁量之间植入一个平衡器,避免任意裁量影响一国的法制统一和动摇司法权威,以保障法律的公平适用,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充分发挥判例制度对自由裁量的保障与限制功能,要注重判例的层级设置,遵循一定的适用规则,并严格创制与修改程序。  相似文献   

14.
刘政 《法学杂志》2018,(4):116-121
完善凸显刑罚本质和惩罚功能的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推进这项改革的基本路径应以社区矫正刑罚本质法理重塑为核心,从而弥补社区矫正刑罚功能缺失的缺陷,确立社区矫正刑罚目的的价值取向;同时,以社区矫正管理体制法律完善为重心,尽量克服社区矫正管理体制不顺的制度弊端,合理配置刑罚执行权能、不断提升刑罚执行效益。  相似文献   

15.
建立强制性隔离讯问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讯逼供能取得真实口供和提高诉讼效率的强大诱惑力是刑讯逼供屡禁不绝的内在原因 ,而程序制度所固有的“黑幕”空间和侦查员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随意性支配为刑讯逼供提供了客观条件。强制性隔离讯问双方的一系列措施是消除这种随意性支配的真正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刑罚执行完毕的犯罪人回归社会后普遍存在难以融入社会的情况,有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载明罪行记录的犯罪人刑事档案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对曾经犯过罪的人的权利有所排除和限制,社会观念也对有罪行记录的人心存戒备和歧视。这不但违背宪法理念,而且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和公平、正义不相容。前科消灭也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应尝试建立犯罪人刑事档案封存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现代刑事侦查体制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旭远 《河北法学》2004,22(11):103-106
为适应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的客观需求以及切实提高刑事案件的追诉效率 ,应当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刑事侦查体制。同“侦审一体化”制度运作上的失败与困境以及“侦检一体化”制度设计上的缺憾与不足相比较 ,“审诉一体化”模式因其具备必要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而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曾亚杰 《时代法学》2008,6(2):68-74
无期徒刑因不需要剥夺犯罪人生命即可永久剥夺其犯罪能力的特点而比死刑有着公认的优势。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减刑、假释标准宽泛而使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实施终身监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大大削弱了刑罚的严肃性及权威性,并使人们对无期徒刑丧失了应有的信赖感与认同感。对此,我们可以根据犯罪人案件性质、犯罪后果、判决确定之日的年龄、有无劳动能力、悔改表现等因素来分别适用不同的减刑、假释标准;提高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犯罪分子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增加有期徒刑中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限制无期徒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假设我国已建立注册防火工程师制度,那么消防机构将已进行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与评估的工程实行备案制度,不进行具体的建筑防火审查。注册防火工程师执业的机构形式有两种:大型设计院、研究所、高校所属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所和社会性的火灾安全咨询服务公司。公安部消防局是注册防火工程师执业机构的主管部门,并对其进行行业与技术管理,如人员组成、软件设备、注册资金及收费标准、人员培训与业务指导以及建筑设计修改等。  相似文献   

20.
专利泛化与专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利权得到了扩张和强化,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专利竞赛、专利申请和授权膨胀、问题专利增多、专利丛林等专利泛化现象.对专利权的过度保护打破了原有的专利政策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增加了对创新的阻碍作用,走向了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政策目标的反面.虽然经济分析到目前还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专利保护正确与否的基础,但它为专利制度的各种成分是应当更多还是更少提供了牢固的基石.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正是对其中一些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