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聚焦"90后"工薪族青年群体,探究青年自我价值感及其实现路径.从身体价值感、家庭价值感和社会价值感角度描绘青年自我价值感在消费社会中的塑造与丧失的途径.自我价值矛盾性是青年自我价值感形塑的重要特征.价值多元化、阶层固化和科技的双重性造成青年价值矛盾的主要根源.构建"参与—保障"青年自我价值观冲突的融合路径,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青年自身的努力和国家和社会给予制度的保障,在成为社会治理有力量的主体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过程是青年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年对社会化路径的选择不同.其价值观塑造也会不同.在社会化路径选择过程中,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的自我确证是青年价值观塑造的内在因素."好好活着,干有意义的事情"一语道破了<士兵突击>中主人公许三多价值观中的核心思想,这种价值观的确立缘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导、群体或他人的激励、群体的认同以及社会实践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先验自我"概念是康德对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笛卡尔"我思"概念进行反思而得到的纯粹概念。康德通过对"经验自我"与"先验自我"的区分以及对灵魂实体的批判和对"我思"概念的纯化,将其界定为一个自行构造功能的逻辑主体,从而顺利完成了对"经验自我"以及经验世界的建构。但是"先验自我"在试图解决近代哲学矛盾的同时却陷入了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故事就是自我的体现,自我可以通过叙事而得到发展.青少年自我的形成会面临诸多困境与矛盾,心理治疗和教育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叙事的机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应成为他们叙事的共情听者,促进他们建构出流动的自我故事.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过程是青年利益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自我确证是青年利益观建构的内在因素.在利益观的自我确证中,青年人要积极地认同社会变革及其带来的利益新格局,理智地对待利益冲突,反对利益泛化及社会利益绝对论,投身积极的利益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获益成本".  相似文献   

6.
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党的自我革命有其内在的逻辑要求,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蕴含在党的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高低是影响个体职业抉择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生作为高学历青年,他们择业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高,但个体水平相差比较大,在性别、学科类别、有无全职工作经验等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在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归属感的丧失、意义感的消解当中,深陷于自我认同焦虑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缺场中的女性建构了一种新型的自我认同观,这种自我认同观从实践的层面寻求解决女性自我认同危机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为塑造现代女性的自我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故事就是自我的体现,自我可以通过叙事而得到发展。青少年自我的形成会面临诸多困境与矛盾,心理治疗和教育需要为青少年提供叙事的机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应成为他们叙事的共情听者,促进他们建构出流动的自我故事。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心理原因就是择业自我效能感较低。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及实验法对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所处区域不同的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也不显著;同伴讨论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同伴讨论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女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