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闽台文化根源于中原汉文化,它传承了中原汉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很鲜明地域特征。因此,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  相似文献   

2.
论徽州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利 《理论建设》2014,(4):78-82
徽州文化是徽州历史上徽州人创造、传承和积淀的一种地域文化,宋元明清特别是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当时中华儒家文化的主流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标本。徽州文化植根于徽州本土,并藉由徽商和徽州士人向外传播与辐射,并影响了相关地域文化。徽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它的儒家精神和徽骆驼的时代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桂林历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和宗教文化四种类型.这些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历史遗迹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积淀在桂林的城市性格之中.桂林的历史文化证明它早已完成了其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和桂林的特殊性使之开始出现国际化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熊智勇 《新湘评论》2006,(12):47-47
县域文化作为在一定区域内经过长期积淀、传承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互为支撑。在靖州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立足文化和经济的“互恋”关系,充分绽放县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育经济发展的弹跳点。  相似文献   

5.
魏晋文风的演进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融合有很大关系.汉晋时期,儒、佛、道思想的地域分布差异对文风影响较大.此期文化中心的东迁致使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中原文化日益共起,通脱不羁的中原文风由此兴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使中原文化不断吸纳各地文化,魏晋文风也得以会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实践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的总称,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了千年来不断累积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光辉的文明成就。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国家、社会与个人层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理念通俗化且为大众所了解的文化观念,尤其是其核心观念的积淀和与  相似文献   

7.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泽 《学习论坛》2006,22(3):52-54
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其区别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的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中西方文化在地域环境、历史背景、人生观,社会关系、社交礼仪、社会风俗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之差异有利于人类文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艾斐 《先锋队》2012,(31):9-13,3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们长期实践与创造形成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沉淀。晋商缘何会在封建社会的禁锢中创造出匪夷所思的经营奇迹和商业神话?《晋商崛起的文化成因》,就文化的浸润作用与提升功能,从根本上去考量,从源头上去追溯,寻找晋商崛起的规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正>抱塘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时空感的地方,历史上清水江鼎盛辉煌的木商时代演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明清时期,来自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曾经在这里碰撞交流,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终于积淀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镜像。循着尘封了三百多年的湘黔古驿道,徜徉村  相似文献   

11.
论文化与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文化”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认真研究和科学把握“先进文化”范畴的科学内涵 ,以及不断创新先进文化 ,无疑对于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文化的内涵及分类何谓文化 ?这是研究和探讨先进文化首先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前几年“文化热”时期 ,曾有人统计 ,给文化下的定义有 14 0余种。直到目前为止 ,仍然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可见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是何等的复杂多样。我们认为 ,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和把握。其一 ,从宏观方面界定 ,所谓文化 ,其…  相似文献   

12.
让网络文化真正成为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民族精神面临挑战,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探索和实践先进网络文化建设,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文化走向网络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正引导一场文化的创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和文化古国,在网络时代不只是保存和发展文化的民族性,而且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维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创造属于中华文化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思念 《学习论坛》2010,26(9):55-58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关注点中。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正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意义,发挥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作用,形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蓬勃气象,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百花园和众多文化流派,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从伦理的角度来区分文化的类属的.因此,它们必然存在一定的伦理际遇.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价值功能是相通的,建设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有着共同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推进文化创新 发展先进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宪臣 《学习论坛》2004,20(1):27-29
创新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创新是保持中国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大胆开拓、综合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中国文化的先进性.这其中包括内容创新,使中国文化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形式创新,用新颖进步的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体制创新,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文化、文化本质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文化的理解大体有两种思路:作为"功能性"的文化和作为"主体性"的文化。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本质就在于"人化"。文化作为人的一种对象性活动,其合理性的内容表达是对人的本质以及人的主体能力的证明。在人类文化变迁中,不同文化形态间呈现出了多元互补、加速度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要求文化领域和谐发展。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丰富发展了主流文化,也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主流文化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坚持主导和引领非主流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创新文化建设是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互关联的,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当前文化形态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要求我们从生态文化的视角把握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原则。生态文化对系统性的肯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对科技创新制约作用的理解,要求我们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应突出系统性原则和环境友好性原则。创新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原则和环境友好性原则在创新文化观念建设、科技创新活动、政府创新制度建设、企业创新活动等方面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余谋昌 《新视野》2003,(4):64-67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它包括人类文化的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一系列变化。建设生态文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