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吕倩  穆洁 《法制与社会》2011,(21):202-204
在当前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媒体对于女明星嫁入豪门这一现象的大肆报道中,隐含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其本质就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贬低了女性的社会价值,不利于两性的平等和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娱乐圈的一些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缺乏。本文从女明星嫁入豪门这一现象入手,揭示背后隐含的性别刻板印象,并探讨了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春旭 《法制与社会》2010,(20):196-196
女性人体是人体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艺术家创作的永恒主题。检点当代人体艺术作品,再不经意的人也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性别失重——女性人体大大超过男性人体。这一问题一旦进入我们的视线我们就不得不去探索去研究了。这一问题即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历史性,即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它虽然表面显现的是一种艺术与历史的宿命感,但实质上包蕴的却是一种人类文化的宿命感。为了解读这个永恒主题,本文从:美与爱之神——维纳斯的源流、女性意识的自我显现与男性气质的弱化、人体艺术与男性思想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市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为例,通过对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社区服刑人员所具有社会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并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根据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针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在微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方面和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实施分类矫正,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朱浩云 《检察风云》2010,(15):76-77
吴冠中先生不幸于6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也是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热门人物,他对中西方艺术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浅论媒介与女性形象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性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性别误解,树立正确的性别印象。这就需要用"性别误解"这一概念取代"性别歧视",目的在于变性别等级为性别差异。广告和影视作品中流露的"性别误解",强化或改变了受众的性别印象,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也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性别误解不仅仅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障碍,也阻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可以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促进女性性别误解的改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皑 《法律与生活》2009,(12):19-19
李群案的特殊性之一在于,案件的主角是一位女性。但是,经济犯罪不仅发生在男性身上,同样会发生在女性身上。媒体和公众应该关注的是引发腐败的体制,而非具体犯罪人的性别。  相似文献   

7.
美国历史上就业性别歧视非常严重,联邦最高法院在几个重要的宪法判例中明确否定女性享有和男性平等的就业权。美国《1964年民权法》的通过真正开启了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的大门。“性别”以一种极为奇特的方式被写进旨在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的民权法案中,从而与种族、肤色、宗教和来源国一起成为被禁止的歧视理由。虽然“性别”被写进《1964年民权法》并没有真正反映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地位和社会角色的主流观念,但该法第七章一经实施还是对女性就业权的平等实现产生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引物Y_3、Y_4和PCR方法鉴定性别的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Y3、Y4和Alu9.1、Alug.2两对引物和PCR方法检测陈旧血痕和毛根的性别获得成功。引物Y3、Y4扩增的靶序列位于Y染色体特异3.4Kb重复序列中,扩增产物为460bp;引物Alu9.1、Alu9.2用以扩增男女共有的Alu重复序列,扩增产物为130bP。室温保存13年之久的19例脐带血血痕(男性9冽,女性10例)和室温保存10~11个月的10例已知性别自然脱落毛根(男性6例,女性4例)的性别测定结果均正确;对一起凶杀案的血痕性别测定为定案提供了重要证据。本方法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生育保险政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具性别意识的社会政策,其对于女性生育权利保障,女性就业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力图以社会性别理论对生育保险中性别平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推动性别平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军 《法学论坛》2007,22(2):137-141
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是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对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建构的法律进行分析评判,发现并指出法律对社会性别偏见和女性屈从地位的塑造和建构,重构充分反映男女两性特别是女性正当诉求的法律规范.这种分析研究和建构是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法律观和方法论的必要修正,是对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不平等法律制度的一种积极变革.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女性主义法学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丽萍 《法学论坛》2004,19(1):88-93
女性主义法学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剖析法律问题,提出女性问题方法、女性主义实际推论方法、提高觉悟方法以及用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历史、文化、社会现象,从而展现出与以往法学理论研究的不同进路。女性主义法学是一种对女性及性别进行全方位认识的法学流派。其"硬核"已经并非单纯要求女性在婚姻、家庭、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它更要求在分配和界定上述权利的过程中,乃至在以法律为核心的整个现代法治结构中加入女性的视角和女性的生存体验与思维方式,要求立法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从而使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乃至社会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珍  罗杭 《法制与社会》2010,(10):177-179
本文基于莱斯利·怀特对人类文化系统的结构划分,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构建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城市文化结构模型,通过展开分析城市丈化系统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丈化子系统的构建模式和演化路径,深入探究女性在城市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剖析女性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既继承和深化了怀特的研究,也对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遥 《法制与社会》2011,(13):37-39
在人们惯常的印象中,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艺术就是“美”的代名词,因为艺术家们往往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艺术形象,并用语言、动作、音调、色彩、线条、影像等物质手段来将这些艺术形象物质化和外观化,使之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这样的氛围中,艺术活动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抽象派艺术超越了对具体物象的模仿和再现 ,强调对内在精神的直接把握和抽象表现 ,给艺术家带来了更为自由的心灵空间 ,但同时也造成了内容含混不定的负面效果。抽象艺术在艺术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开拓了新的审美视界。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9,(4):87-98
目前我国法院体制内,总体上男性法官多于女性法官,在基层法院中女性法官比例远远大于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的女性法官比例,预备法官性别数据所呈现的女性多于男性的现象、离职法官中的男性法官居多的现象。目前法官群体在总数上男性多于女性,以此为基数,女性法官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法官离职现象又使得男性法官数量不断减少,法官性别比例失衡现象逐渐形成。在司法审判实践中,男性法官和女性法官会在特定领域发挥其特有的性别优势,针对失衡现象进行积极调试的措施是必要的,唯此才能确保社会需要与司法实践呈现出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性与性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性”作为生物学中的术语.其意义在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构造方面的不同,影响“性”的是基于生物生理构造和基因。“性别”是属于社会范畴,其基本的划分是基于“性”的不同.但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性别”不仅仅只是“性”的区别,生活在社会当中.被社会行为和观念深刻影响的人类.“性别”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属性和特征,而这些社会属性和特征形成的原因不单单是基于“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既不破坏原始物证又能快速判定性别的方法。方法 在X线观片灯下,对17-18岁190例男、女性肘关节正位X线片、用直尺进行6项指标的测量;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下肘关节性别的函数式。结果 统计学计算,所测量的6项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所建立的函数式可用于判定性别。结论 应用肘关节正位X线片判定性别,是一种准确,简单,快速,便于掌握,易于推广且不破坏原始物证的方法,本方法经检验适  相似文献   

18.
赵冰 《法制与社会》2010,(17):245-245
现代艺术推崇自然主义、写实主义,在现代艺术的逻辑架构中,对现实的"模仿"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主导性原则。后现代艺术则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视域表达对现实的理解。本文选取后现代艺术家德勒兹对培根作品审视这个视角来观察后现代艺术的基本走向,试图理解正在在艺术界蔓延的后现代思潮。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月28日,一环卫工人在垃圾处理场发现一个被刀分割的人头。经查找到最早发现“人头”的人,当时“人头”在城关一间垃圾屋内(发现人以为是猴头),该屋窗口有新鲜血迹和头发,分析为凌晨抛尸(因垃圾屋每日都清理)。对“人头”进行勘验,发现头发被剪短,耳、鼻、眼及脸上的肉均被割掉,经骨骼分析及XY染色体性别检验,初步判定死者为女性,一度工作陷入僵局。进一步进行DNA性别鉴定和颅骨容貌复原,性别结论是:死者为男性,由于性别判定的正确确定,使侦查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1999年8月,浙江人杨某反映,称其弟…  相似文献   

20.
刘康平 《法制与社会》2011,(35):192-192
女性PLWHA的人数速度惊人的增长,两性PLWHA的数量正在趋近。“社会性别理论”是分析这种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理论,从社会性别理论角度来研究艾滋问题,可以显现艾滋病防治问题中男女的角色和处境,有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