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丽 《学理论》2012,(19):10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由国家兴办,不以赢利为目的,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任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是哈市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经立芳 《求知》2013,(8):42-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广泛最便捷的桥  相似文献   

4.
刘娜 《求知》2013,(6):41-42
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近些年,天津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基本文化  相似文献   

5.
邱连波 《民主》2012,(5):17-1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玉标 《理论导刊》2013,(1):92-94,101
从内在向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需要把为什么人作为根本原则问题,把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把发挥人民主体力量作为立足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从外在向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又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路,应该正确处理"雅"与"俗"、"古"与"今"、"虚"与"实"、"中"与"外"等关系,确保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发挥软文化的硬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可见,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的题中之意,更是推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研究农村公益性文化对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求知》2013,(9):30-32
党的十八大报告设立专章论述文化问题.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说明我们党对文化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基层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的改变,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需求也将更加迫切。如何加强和改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石嘉兴 《学理论》2008,(7):42-4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就如何加快全市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是我国现实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探讨文化发展的规律,确立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探讨文化建设的政策、体制和发展战略,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需要法治文化的参与和共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语境下的法治文化,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法治建设的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之一。党领导人民在法治建设的路径上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成为了领导建设和发展法治文化的核心力量。建设和发展法治文化,也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文化创新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文化要为21世纪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就必须实现文化创新与现代转型,熔铸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此,要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形成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分析、利用和改造,对西方文化加以鉴别与借鉴,在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中推进文化建设;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导方针。面对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就是要在文化地位和作用上、在文化发展方向上、在文化发展目的上,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吴苓  王绍森  丰仕琪 《求知》2013,(8):30-3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领会这一重要战  相似文献   

16.
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本文论述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建设、发展和繁荣,要坚持首都城市的性质,发挥首都城市的职能,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践行"北京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弘扬历史名城文化、优化和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内涵,指出了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方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将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政策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刘莹珠 《求知》2014,(7):7-9
<正>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先进文化,其势必表现为方向上的前瞻性、道德上的引导性和传播中的巨大感染力。在当代社  相似文献   

19.
邹广文 《理论视野》2012,(12):15-16
社会文明离不开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世界崛起,我们更需要在世人面前展示出富有魅力的国家文化形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念,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说这一表述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总的纲领。从十  相似文献   

20.
张珊珊 《行政论坛》2012,19(3):72-74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又强调"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来定位文化,表明我们党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已超越了工具论层次,把握了文化概念的内在本质和功能,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在文化建设中误读了文化的概念,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矫正政府部门在文化发展建设中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