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结出了丰硕成果: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使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建设,提高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使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建设充满活力;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毕晔  姬海新 《世纪桥》2011,(17):23-24
邓小平政党伦理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政党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理论与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实践很好的结合,更是对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不断批判、继承的结果。以人民为本是其体系的核心,公正与民主构成邓小平政党伦理思想的道德原则,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政党伦理评价原则,这些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无产阶级政党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3.
对邓小平建立学习型政党思想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这是针对党和国家在新世纪面临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任务而提出的时代要求。考察邓小平关于创建学习型政党的思想,无疑对创建学习型社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向全党发出了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号召,从理论上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框架,并从实践层面采取了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具体措施.考察新时期邓小平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思想与实践,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多党合作的奠基人和促进者,主张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反对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多党合作的奠基人和促进者,主张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反对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继承马列主义政党学说和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以及中国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这些思想和观点对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加强我国的政党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同时也赋予了我国政党制度和政党关系以崭新的时代课题。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并以政党关系的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应大力加强政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多党派合作、协商型民主和诤友式监督的内在优势,在团结合作中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在政治协商中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在互相监督中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和完善的必然结果。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启示主要包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切实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局面;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多党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特别是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既坚持党的领导,又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党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党政分开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使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各项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政党关系长期和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具体表现为: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使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建设,提高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使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建设充满活力;促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长足进步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路爱林 《求实》2004,5(8):7-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精神 ,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从理论、制度和实践层面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和发展 ,从而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围绕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他提出的用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坚持"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中国特色"是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键所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强化精神支柱;加强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等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政党间的和谐关系已经基本确立。而建立国际政党间的新型政党关系尚处于起步状态。从理论上看,和谐政党关系与新型政党关系两个政党关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谐政党关系对建立新型政党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效果。从实践上看,和谐政党关系示范带动建立新型政党关系,将经历全面认知到主动认可再到响应效仿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际场域,应在民间层面、学术层面和外交层面努力争取更多对和谐政党关系的理解与认可,以实现和谐政党关系示范带动建立新型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改变计划经济时代构建的城乡关系,积极探索优化城乡结构的途径。邓小平重构工业、农业的互动关系,切实做到工业与农业之间实现综合平衡;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以市场为载体,推动城乡之间人口、资源的合理流动;重视城乡政策的调整,为优化城乡结构提供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6.
政党中心主义是中国的国家建设模式,这种模式生成的是政党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以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化为特征的社会转型,客观上要求政党国家转型。面对新的执政环境,中国共产党通过从阶级斗争到阶层合作、从全能到法治、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内定任命到党内民主等方式进行着自身的适应性调整,从而开启了政党国家的内部转型。  相似文献   

17.
郭元阳 《党史文苑》2014,(8):39-41,63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他对于中国社会矛盾的认识,为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为实现工作重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建国60年来,在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局面的同时,我们党把多党合作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全局之中去谋划,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推进政党关系和谐发展的指导精神和原则,成为我们创新多党合作制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从战略高度来强调加强学习对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科学阐述了学习的内容,即既要学习政治理论,也要学习经济和文化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科学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原则;领导干部要成为学习的模范;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20.
政党关系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的合作实践中形成的必然结果,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政党关系和谐有利于实现利益的整合和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在维护社会的廉洁公正及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