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俄时期的远东就是其侵占的西伯利亚最东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必须解决当地人口与劳动力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实现对这一新吞并土地的有效统治。沙俄为此采用了移民、惩罚性垦殖等措施来改善远东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使远东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有所增加,沙俄也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但沙俄的东扩是充满暴力和野蛮行径的殖民过程,加之远东恶劣的环境及沙俄政府移民政策的缺陷,注定了沙俄时期难以有效解决远东人口与劳动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伯利亚研究》2014,(5):F0004-F0004
堪察加边疆区隶属于俄罗斯远东联邦区,成立于2007年7月1日,公民投票决定把原来堪察加州与科里亚克自治区合并而成。堪察加边疆区是远东地区最外围、最孤立的地区,是远东地区开发程度最低、经济最不发达的联邦主体之一,面积47.23万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35万,首府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东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与移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俄罗斯人口持续减少,特别是其东部地区人口减速令人震惊,而且人口减少已形成难以逆转之势。俄东部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缺乏问题长期存在。人口锐减导致劳动力不足问题加剧。人口问题对俄东部地区乃至整个俄罗斯经济增长构成现实威胁。俄政府鼓励多生育等措施不奏效,人口形势继续恶化。选择移民补充人口和劳动力是现实的解决办法。俄调整和完善国家吸引移民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16世纪中下叶至19世纪中下叶,沙俄夺取了西伯利亚和远东,一跃成为土地辽阔、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沙俄时期的远东就是其侵占的西伯利亚最东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必须解决当地人口与劳动力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实现对这一新吞并土地的有效统治。沙俄为此采用了移民、惩处性垦殖等措施来改善远东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使远东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有所增加,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占领和控制,但沙俄的东扩是充满暴力和野蛮行径的殖民过程,再加上远东恶劣的环境及沙俄政府移民政策的缺陷,注定了沙俄时期难以有效解决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与劳动力资源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一直深陷人口危机之中。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潜力受到严重破坏。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劳动力匮乏问题凸显,对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现实威胁。人口问题亟待解决,俄中央和地方政府正采取措施,其中包括吸引移民和利用外国劳动力,补充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地区市场脱离俄罗斯市场体系而独立发展的新趋势。它开始逐渐摆脱同俄罗斯内地的长时间形成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同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却明显加强。这种新的经济关系改变了远东地区的传统贸易结构和市场关系,为吸引外资以及发展同毗邻的中国东北地区、朝鲜罗津─—先锋地区乃至日、韩等国的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远东地区的市场独立化发展为海参崴自由经济区同中国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接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远东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它同东北亚各国的合作,首先是同图们江地区各国的合作,具有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西伯利亚地区面临人口危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 ,西伯利亚地区人口形势不断恶化 ,已处于危机之中 :人口持续减少 ,劳动潜力被破坏 ,而且 ,据俄专家估计 ,未来 15~ 2 0年西伯利亚人口将继续减少。西伯利亚地区长期存在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更加尖锐 ,并对整个俄罗斯构成了威胁。人口问题成为制约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和亟待解决的一项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季志业 《东北亚论坛》2013,(1):47-58,128
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在其对外政策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位置,俄罗斯在制订东北亚政策时,是以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为主要背景,并注重寻找两个平衡点:一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政治合作,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又要保证这种参与不危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二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保证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所需要的市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又要防止该地区的经济完全脱离俄罗斯,成为东北亚经济的"资源附庸"。俄罗斯在东北亚的政策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全面。俄罗斯完成了由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正在由普通参与者向核心参与者转变。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以来,与全俄经济总体趋势一致,远东经济出现下降,地区人口与社会发展持续先前的不利趋势。从地缘政治意义来看,作为俄罗斯面向亚太国家的重要战略地区,促进远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巩固人口、提高地区吸引力是俄实现东部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普京提出欧亚联盟构想,以2012年亚太经合峰会在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为契机,促进东部基础设施建设,密切与亚太国家的经济合作。这既是加快俄经济走出危机的有利因素,也是俄政治、经济战略的重要方向。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为远东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远东经济恢复以及地区人口问题加剧,劳动力需求缺口将逐渐增大,吸引一定数量的外来劳动移民是远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经济于2000年完成了调整,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此后俄罗斯的宏观经济走势出现转折。远东经济也一改多年的不景气,显现出发展活力。近100多年来,对俄罗斯远东开发与发展的构想曾多次发生变化。历次构想变化的主要脉络是:(1)19世纪下半叶到1918年,国家对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远东在国家监督下进行自主发展;(2)1920年到1931年,远东地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引进资本,进行自主发展。(3)1932年到1958年,远东作为统一的国民经济综合体的一员,在全国统一分配资源和统一生产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发展;(4)1959年到1990年,远东在大…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通过分析2020年前11个月俄罗斯特别是远东联邦区的经济形势,比较全俄和远东疫情发展的差异,可以发现,远东联邦区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系统的负担和物资储备平衡状况低于俄整体水平。受疫情影响,远东工业、预算、对外贸易、劳动力市场、建筑业等遭受到不同损失,偏离纲要指标规定值。由于疫情冲击,远东联邦区经济损失巨大:因停止经营甚至彻底退出市场,企业产值和收入减少;因需求萎缩,生产规模下降;因关闭边境、国外市场需求下降和资源开采量减少,出口额走低;因进口量减少,物价上涨;因关闭边境,劳动力短缺加剧;地区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根据疫情造成的损失程度,远东联邦区经济行业可分成三大类:因需求减少,至今仍继续失去收入的行业数量最多(约占全部行业的2/3);因春季实施的严格隔离政策和限制性举措遭受损失的行业占13%;盈利或收支平衡的行业(部分医疗行业、部分教育行业、制药业、电力行业、石油加工业、电信业)约占20%。原文发表于俄罗斯《空间经济》杂志2020年第4期(1),经作者同意在《西伯利亚研究》以中文刊发。  相似文献   

12.
一、西伯利亚与远东的社会状况恶化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受政治局势动荡和经济危机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领域的问题。在经济陷入极其困难境地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社会问题空前严峻,社会状况恶化。(一)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苏联解体前,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一系列指标就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使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1。实际现金收入水平下降。改革后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收入虽然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1993年末,远东国民经济部门的平均工资比全俄平均水平高85%。但是,该地区运输和日…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6):F0004-F0004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经济研究所创建于1976年,至今已经历了30个年头。该研究所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系统研究俄远东地区,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己任。研究所的另一任务是组织和协调远东地区的经济研究,并且为远东地区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培养高技能人才。经济研究所的初期组织者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П.Г.布尼奇(1971-1975年)。在研究所建立发展的各个阶段,该所历任所长是:著名经济学家Г.Л.塔拉索夫(1976-1978年),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В.П.奇奇卡诺夫(1979-1986年),П.Я.巴克拉诺夫教授(1987-1991年,后…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系统将俄罗斯远东地区内部各主体之间以及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之间联系起来,是远东地区融入俄罗斯统一经济空间、“确保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必要硬件条件。也是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往来的重要基础。面对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俄罗斯希望通过远东地区实现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为此,俄罗斯着手大力开发远东地区,前不久成立了远东发展部。俄罗斯对该地区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是改变当地经济硬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远东地大物博,多种储量丰富的资源是其发展经济的基础。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其资源远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联邦区。进入21世纪,远东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远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俄罗斯新能源战略的实施和油气资源的开发,使远东地区更具开发前景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自19世纪60年代起,朝鲜人开始进入俄国远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前的50多年里,在远东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经济领域都能够看到朝鲜人的身影。朝鲜人具有吃苦耐劳的本性,他们在远东开垦了大量荒地,极大地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了远东经济的发展,为该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这对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缘条件来看,俄罗斯远东是幅员辽阔的边远地区,远东地区更积极地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为今后把远东地区变成通向世界最强大的中心地区——亚太地区的东大门创造了条件,对于俄联邦确定未来的外经战略和其今后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6 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俄政府将远东南部辟为重点移民区 ,俄国远东移民运动从此真正拉开帷幕。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交通条件的改善 ,沙俄远东移民运动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尤其在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时期达到最高峰。移民运动为荒凉落后的远东地区经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一、本刊简介本刊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突出理论前沿问题,同时关注应用性问题的研究。主要发表有关俄罗斯特别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东北亚各国及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史地、民族、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研究论文及适用资料,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二、征稿范围(1)俄罗斯研究;(2)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研究;(3)俄罗斯对外关系(以中俄、俄与独联体和东北亚关系为主)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移民最早出现在远东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国移民在远东重新出现。随着中国移民的出现,“中国威胁论”等反华言论也逐渐在远东蔓延开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的持续滑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导致了俄罗斯人的失衡心理,这是远东“中国威胁论”产生的主要根源。此外,前苏联解体后,远东人口形势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中俄两国人民血缘和文化的差异以及历史上的恩怨也是“中国威胁论”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