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精神的东西才不会被历史的尘沙所湮没。人们应当怎样面对自身、国家、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哲学所揭示的内涵,正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昭示,本文就是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价值观内容简要评述,为现代人提供某种警示。  相似文献   

2.
谁的声音     
《天津支部生活》2007,(12):56-56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王长江在《北京日报》上撰文说。关于“和谐”这个概念的理解,在学术界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一种相对普遍的说法是,我们社会“四十年前比现在要和谐”。还有一种观点.则把“和谐”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中的“和”相提并论,认为强调“和谐”就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14,(1):52-52
“我们应该非常重视文化传承.应该提倡多样化,保存好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把更多精力放到创新上。”近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现身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在杭州正努力建设“和谐文化”的今天,西班牙文化中体现的看似松弛而大师辈出,表面个性却暗含着某些文化发展规律性的东西:即夸张的艺术手法和包含的市民眼光和谐统一;传统文化外在躯壳和现代文化实际活动和谐统一;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和谐”统一,平和的生活追求与人的多样发展和谐统一等文化印象,特别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5.
孔利 《前线》1989,(10)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股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他们在主张“全盘西化”的同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贬得一钱不值,说得一无是处,狂妄地叫嚷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孕育不了新的文化”,“不能教给我们什么真正的科学和民主意识”,“是已死的东西,早该后继无人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上,再重申一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8.
周年丰 《党史天地》2008,(10):54-56
“三”.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经典中常出现的字眼,和“八”一样,不必说它是吉祥或不吉祥的数。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说,三生有幸……;儒家说,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相似文献   

9.
刘欣 《奋斗》2007,(4):51-52
全球化思潮的兴起,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它冲击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地球村”的存在。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化进程在中国的日益加快,这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对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中国文化又将走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这句朴素的生活箴言,应是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聚焦,也因此成为古往今来无数功过荣辱的理由.浩瀚史海,遍拾即是。或因食而兴,“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即尝胆也”,痛历亡国之恨的越王勾践以柴草为褥,以苦胆示己,每天吃饭不忘修身,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终于成为“铁面枪牙真丈夫”,不但创造春秋霸业,更是留下传世关名;  相似文献   

11.
陈明石 《新湘评论》2013,(22):47-48
中国文化历来重“名”。这个“名”有名声、名望、名节、名誉、名分、名位、名义的意思。当“名”作“名声、名望、名誉、名节”解时,我们发现有许多意思精辟、饱含褒贬和爱憎情感的成语,能说明国人是多么的重“名”。若名声与实际相符,人们就肯定为“名副其实”。反之,就否定说“徒有虚名”。若是没有夸大、确实不错的名声流传开去,人们会称赞说“名不虚传”。否则,会被指责说“名过其实”。  相似文献   

12.
刘国兴 《唯实》2008,(8):192-192
中国官员的“唯上”意识,由来已久,既是封建官场陋习,也是现今官场通病。为官者只知看上级脸色行事,惟上级马首是瞻,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和出格。当然,客观公正地说,我们不能过分责难他们,是制度使然。因为他们头上的“乌纱”捏在上级手里,上级可以“赐予”,也可以“收回”。若上级素质低下,玩弄权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相似文献   

13.
尚志发 《奋斗》2007,(8):59-59
“北大荒”这一充满原始情结的俗称.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作为地域文化的表征,正扩展着人们活泼的思维,激荡着人们新鲜的精神空间。 “北大荒”这个名字,其源何处?其始何时?在老祖宗留下的浩如烟海般的典籍中.找不到“北大荒”。但有对这片土地和先民的记述。《山海经》里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日不成。有肃慎氏之国。”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的发生有其历史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道德危机、信仰危机和政治秩序危机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反对儒家中维护封建统治的“三纲”封建伦理,而“全盘西化”只不过是一种策略选择.在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对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两种倾向,坚持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岁末年初,虽然大坂山上白雪皑皑,宝库河上冰花凌凌,可走进大通县就觉着煦煦春风扑面而来:鲜红的团旗在街头飘扬,团员青年们正在清扫街道,干得热火朝天;巷口村头“青年星火带头人”正在宣传科普知识;打碾场上人山人海,年轻人们载歌载舞给乡亲们演出文艺节目。乡亲们喜上眉梢亲切地说,这会儿的年轻人有文化懂科技通法律,我们的田间地头、暖棚鱼塘全是他们传授知识的课堂。他们为我们送来了知识,送来了快乐,送来了健康,他们是最受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16.
古话今说     
我们的祖先说过许多笨话,也说过许多聪明话。孟夫子说,“位卑而言高,罪也”,就说得很笨。社稷者乃天下人之公器,地位低的人就不准议论国家大事,哪有这等道理! 当然,祖先们说过的笨话,我们不必过多去追究,因为他们毕竟生活在逝去了的时代。如果今天这些苯话还有人在躬行或还有人要别人去效仿,自然又当别论。至于祖先们说过的聪明话,我们可千万不要忘记,因为这些聪明话的得来,  相似文献   

17.
一般说来,文化总与文凭、职称、文章、著作有关。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这些与文化有关,但这并不是文化的全部。真正的文化,是指一个人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知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过:“使社会上的各种东西具有了美好之意,就叫‘以文化之’;都让它变成了美好的,使之‘美好’起来,这叫‘文化’……”  相似文献   

18.
史广全 《奋斗》2012,(9):17-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有许多东西可资我们进行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假期读了《中国书法史》一书,感慨良多。泱泱大国几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国书法就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人文科学发展的必然.是独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奇葩。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独有的骄傲。李政道先生说的好:“一个只依靠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因此,了解和传承这一文明传统。  相似文献   

20.
先进文化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性的思想文化并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能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思想文化。反本本、反教条都体现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这一主张“先进性”的高度凝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