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非营利性私车有偿拼车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出现交通负担过重的现象,"拼车"所带来的"多赢"局面,使其存在并迅速发展。根据拼车行为是否有偿,可将拼车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偿私车拼车行为,另一类是有偿的拼车行为,这一类还可分为营利性有偿拼车和非营利性私车有偿拼车二种。"拼车"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确实引发了一些问题,本文就非营利性私车有偿拼车在我国的现行法律规范下是否合法、法律属性;"拼车"过程造成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责任问题等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将当前出现在我国某些大中型城市中的“拼车”现象进行性质上的划分,对各种类型的“拼车”行为可能带来的弊端进行分析,探究“拼车”行为在我国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于该现象相关的制度跟进提出期待。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急剧增加,而道路资源短缺面临着很大压力,人们对拥堵越来越关注,出门成为一个难题,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往往会产生车辆堵塞的情况。“拼车”现象目前便在我国不知不觉的悄然兴起,并且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方式申的一种热衷选择,被人们称为“第四种交通方式”。但是由于“拼车”行为现在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进行规范,使其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社会各界目前对于拼车”合法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现就“拼车”这一民事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对拼车性质进行法律界定的基础上,对由于拼车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进行了论述,对可能产生的拼车损害而导致的责任承担问题进行了阐述,给拼车的民事法律问题处理提出了对应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肖莹 《法制与社会》2013,(4):267-268
近年来,拼车现象逐渐在我国各地区兴起,成为一种"时尚"的出行方式。拼车作为一种兼有利弊的出行方式,一出现便引发了很多争论,特别是拼车中的有偿拼车,有人提倡,也有人认为应该将其认定为非法营运。本文通过对拼车概念的界定以及分类探讨,拼车发生事故后的责任认定,同时结合外国立法与实践经验,对我国拼车行为合法化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6.
丛林  田野 《法庭内外》2014,(11):23-25
正时下,公车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进行中。"车改"推进,公车大幅削减,但事情总得要做,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开自己车办"公家"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私车公用"将成为一种趋势,由此带来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损失由谁来承担?一起驾驶私家车为单位办事发生交通事故遭遇巨额索赔的案件引发了人们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污染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城市水污染生态补偿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建立城市水污染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基本依据;之后对我国现行立法中与城市水污染生态补偿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城市水污染生态补偿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5月中旬,国务院明确提出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将于今年出台,此后有关“专车”“拼车”等服务是否合理的争议声始终不绝于耳.就在近日,多地交通部门已经率先“出招”调整出租车行业运行模式,同时对“专车”“拼车”等新型城市用车服务进行规范.有相关人士透露,全国性的约租车管理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于近期出台.  相似文献   

9.
潘米 《法制与社会》2014,(22):243-244
拼车行为在我国是新生事物,缺少法律法规的规范。本文通过界定"非营利性有偿拼车"行为的性质和分析其侵权行为的责任分配问题,以期推动该行为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在介绍国外地下空间权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比我国在地下空间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权立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尤琳 《法学杂志》2008,29(2):128-130
"有偿拼车"是一种合法的拼车行为,具有"有偿支付"性;"有偿拼车"中车主与搭乘者的关系是普通民事合伙关系;"有偿拼车"搭乘者应纳入交通事故保险理赔范畴;"有偿拼车"车主对搭车者因交通事故伤亡赔偿责任的归责可以约定也可以法定。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源和汇。城市土壤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人体健康。而我国目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没有专门性单行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也只有些零散规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且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很难看到有关城市土壤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与城市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及其防治的实际需要很不相适应。基于此,本文以城市土壤污染问题为着眼点,就我国目前的土壤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土地平面开发模式逐渐转变为立体开发模式的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其使用权管理相关的诸多问题没有被妥善处理,尚欠缺系统的城市规划法律规范。笔者基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之法律缺陷,借鉴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经验,拟对开发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1.谨慎选择"拼车"对象建议准"拼车"族谨慎选择合适的"拼车"对象,这是因为车辆行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交通事故等风险,而司机的驾驶技术则是"拼车"一族  相似文献   

15.
城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逐渐受到社会各级的关注与重视,政府部门也对于这个与每个公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在立法上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从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严峻形势出发,需要更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杜绝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相关法律的分析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种邀请多人同乘一辆私家车出行——被人们称为“第四种交通方式”的“拼车”现象在全国热了起来,一些专门的拼车网站应运而生。2011年的春节,各大拼车网站人气十分红火。“赶集”网高峰期每天拼车信息发贴量约2.5万条;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下水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城市地下水环境存在着严重污染、严重超采和生态恶化的状况。而城市地下水环境的有效保护有赖于相关法律机制的健全。因此从城市地下水环境规划,到具体制度的设计,再到法律责任的落实,以及最终环境法治的实现,是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实现其功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城市管理暴力执法是指在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进行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违反了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相关程序执法,对被管理人进行辱骂、殴打、强行没收物品以及强行扣押等行为。但并不是说只要使用了暴力的执法就是违法的,只是指在没有法律规定的事由时而使用暴力的才是我们所指的暴力执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下简称"本法’)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有法律的整理,但仍然在内容上作了较多改变,并确立了一些新的原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首先从房地产开发的定义着手,接着对我国在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方面的现行法律与原有法律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研究了本法在《物权法》背景下修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类物业纠纷层出不穷,小区停车问题也随着私车数量的快速增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确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后,地下车库既可为建设单位"专有",也可由全体业主"共有",相关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有关地下车库的物业纠纷不断发生,或关于权属或关于收益。2010年年底,北京市朝阳区某花园小区物业纠纷尘埃落定,法院经两审终审,依法判令前期物业北京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地下车库移交业委会进行管理,对相关问题作出了法律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