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党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信息化战争的新思想、新观点,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的信息化战争指导理论.党的信息化战争指导理论包括信息化战争军事战略方针和基本作战原则、军事力量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军事创新体系等内容,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指导规律和军队建设规律,全面认识党的信息化战争指导理论,是深入研究我军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战争信息化程度越高.对军事信息人才的依赖性越强。推进我军从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切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加大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军事发展和军事斗争实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规律.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中,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军事实践,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引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是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精确思维的核心是对军事客体信息的准确收集与精确处理,集中表现为军事客体信息数字化、思维主体复合化和军事符号操作系统精确化.但思维客体的模糊性、思维工具的阈限性、主体性因素等对军事精确思维的影响和制约,要求思维主体必须在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建构整合性的思维工具,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精确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当代中国军事文化建设是坚定官兵理想信念的迫切需要,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必然要求,加速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推动信息化条件下科技强军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突出主题,推进军事创新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鲜明主线,建设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理念.新世纪新阶段,大力推进中国军事文化建设,应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目标,把大力培育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完善制度体系作为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的转变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军事形势的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新时期我军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经历了三次转变。  相似文献   

7.
做好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圳练转型中的政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升质量效益,为训练转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  相似文献   

8.
一、在增强官兵打赢本领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应体现在增强党员带领官兵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素质上。一是要增强带领官兵打赢现代战争的紧迫意识。面对新军事变革浪潮和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党员必须抓紧学习现代军事理论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知识,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指挥及战法运用,不断掌握新技能,钻研新战法,提高新本领,以自身过硬的军事素质为官兵作表率。二是要注重引导官兵提高运用谋略胜敌的能力。信息化战争不光是技术的竞赛和血肉的厮杀,更是谋略水平的较量。因此,党员先锋模范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复杂电磁环境越来越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特征.复杂电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与结局,而且直接影响着战时政治工作.加强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政治工作的研究,是当前战时政治工作研究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当年,抗日战争才进行了10个月,毛泽东就在《论持久战》一文中,以近乎自然科学的精确程度,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进程和基本趋势。实践结果证明,毛泽东的科学预见是完全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持久战》堪为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部“大写的”军事预见方法论,它至今对我们进行军事预见乃至社会预见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论持久战》前半部分所集中体现的军事预见方法论作一粗浅探讨。一、用客观全面的观点考察抗日战争,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科学预见抗日战争的基本结局毛泽东所以能够作出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