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毒品犯罪高发,在传统毒品犯罪的同时,又涌现了许多新型合成毒品,给毒品案件的侦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江苏化工医药产业发达,企业生产经营涉及大量的易制毒化学品等化工原料。受国际国内合成毒品快速发展、制毒原料配剂需求激增的影响,江苏省防范易制毒化学品流失风险逐步加大,管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管制工作提出  相似文献   

2.
加工、制造毒品案件的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毒品案件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毒品制造的管制规定 ,非法从毒品原植物中加工、提炼、配剂制成毒品以及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制毒化学物品的案件。制造毒品案件具有预谋性、组织性、伪装性、高科技性、境内外勾结性等特点。制造毒品案件的侦破方法有别于一般刑事案件的侦破方法 ,也有别于一般贩毒案件的侦破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毒品犯罪愈演愈烈,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的主要毒品来源地,两岸制造贩运毒品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毒品犯罪与涉枪、涉黑犯罪相互交织的局面。其原因主要有国际毒品犯罪大环境的影响,地理位置、历史人文因素的制约以及两岸联合打击管道不畅等。为此,应当从拓宽合作渠道、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及加大边境查缉力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遏制两岸毒品犯罪的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下,毒品犯罪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因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而涉毒致富,利用网络技术贩毒制毒,毒品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环境等等。同时,毒品案件的侦查模式在风险社会也发生了转变:侦查途径的变革、侦查措施和侦查工作方针原则的转变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依赖等等。侦查机关要高度重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理智面对侦查模式的变革,从中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5.
走私制毒物品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本罪既侵犯了我国对制毒物品的管制,又侵犯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管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行为。本罪主体既可以由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构成,也可以由单位构成。本罪为故意犯罪。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建立含487种常见毒品的AMDIS质谱目标库;分析了45种常见毒品标样、制毒原料及毒品稀释剂的保留时间、检测限;在这基础上运用去卷积报告软件(DRS)进行毒品自动筛选,方法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已经2005年8月17日国务院第10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五年八月二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行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易…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毒品犯罪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观分析我国冰毒、摇头丸、K粉等苯丙胺类新型毒品犯罪的抑制因素与刺激因素,预计未来5至10年,新型毒品犯罪案件高发的势头还会持续;走私冰毒等新型毒品犯罪将继续存在,且仍以境内外勾结为主要形式;新型毒品种类推陈出新;新型毒品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制贩新型毒品犯罪将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蔓延和境外转移;新型毒品境(国)内外双向流动的格局还会延续;自主研发、制造和贩卖新型毒品将会增多。  相似文献   

9.
新型毒品犯罪指以新型毒品为犯罪对象的毒品犯罪行为。新型毒品犯罪具有如下特征:生产贩卖数量大、制造工艺简单、新型毒品获取方便、贩运方式隐蔽性强。而新型毒品犯罪日趋严重最重要的原因是立法上规制的欠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新型毒品犯罪立法上的几点缺陷,并对如何完善立法上的缺陷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多元化的影响,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的情况下,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形势不容乐观。山东省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具体表现为:毒品案件总量大幅上升、大案频发,毒品来源广、贩运通道多,毒品制贩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加剧,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日渐扩大,犯罪场所隐蔽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刘刚 《人民论坛》2010,(12):84-85
在新的条件下,加快从"要素租金"驱动向"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质上是第二次经济转型,即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新的转型。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混合组织和创新型城市是创新经济的策源地,从生产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从简单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新创业环境的转变,是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的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条件下,加快从"要素租金"驱动向"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质上是第二次经济转型,即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新的转型。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混合组织和创新型城市是创新经济的策源地,从生产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从简单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新创业环境的转变,是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的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13.
毒品,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是药品,缓解病痛,治疗疾病,也可以是毒品,使人形成瘾癖,损害身体健康。因此,为防止滥用和违法消费,我国通过颁布法律,对其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原植物的种植等都作了严格规定。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199o年《关于禁毒的决定》,将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行为,非法种植毒品的行为,非法持有毒品、窝藏毒品毒赃、包庇毒品犯罪分子,引诱、欺骗、教唆、强迫、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走私制毒物品等行为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14.
毒品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社会治安,需要运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种手段来解决.行政手段在禁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手段在禁毒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一、有关禁毒的行政立法,使我国形成了以刑事立法为主,以行政立法为辅的较完整的禁毒法律体系,并在禁毒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充分利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优势,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帮教与监控,完成禁吸戒毒的任务;三、加强强制戒毒工作的各项措施,提高戒毒的质量和数量,降低复吸率;四、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制毒化学物品的管理,控制毒品泛滥,防范制毒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毒品的危害在于其成瘾机制,使人无法摆脱,进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通过对我国定期公布的《禁毒报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打击毒品犯罪力度呈波浪状上升,年登记吸毒人员首次出现大规模下降,而在这趋势背后则有着复杂的成因。未来毒品治理工作应当着重从完善毒品犯罪刑事政策、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加强制毒物品管理、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出发,不仅要重视惩治毒品犯罪工作,还要重视毒品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缉毒民警在乌市油运司家属院2号楼四单元201室将涉嫌制造毒品的犯罪嫌疑人董某某抓获,在其住处缴获已制成的可疑毒品胶囊242粒,白色圆形药片8粒,土黄色粉末7袋以及大量用来制造可疑毒品的药品、试剂以及实验用具,要求检验所缴获的胶囊、白色药片及土黄色粉末是否毒品,缴获的药品是否能够制造毒品。1缴获制毒药品、试剂情况名称数量生产厂家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22盒泗水希尔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支装)盐酸异丙嗪注射液128盒天津药业集团新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支装)盐酸异丙嗪片31盒山西临汾健民制…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毒品犯罪现状:非法种植罂粟屡禁不止;贩毒犯罪仍很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治安。其特点:毒品案件数逐年增加;加工制造海洛因仍在发展蔓延,土制海洛因的纯度在不断提高;外地贩入的精制海洛因不断增多;毒品种植、加工、贩运渠道已经形成;贩毒方式隐蔽、诡秘,不断出现新手段、新特点;国际贩毒影响日趋严重;原料药品麻黄素流入非法渠道。其原因;国际毒品泛滥;高额利润驱使。对策建议:彻底消灭吸毒市场;强化领导;严厉打击;抓好戒毒;抓好禁种铲毒;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加快禁毒法规建设;开创无毒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型缴获物质"神仙水"外观、成分及毒品含量。方法对12起案件中的85个"神仙水"毒品样品检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样品为淡黄色浑浊液的占94.1%;甲基苯丙胺、MDMA、氯胺酮的检出率分别为90.6%、37.6%、84.7%,毒品成分为两种以上的占96.5%;定量检验结果:甲基苯丙胺、MDMA、氯胺酮的含量分别为0.004%~1.2%,0.004%~2.9%,0.01%~3.4%。结论不同宗案件的"神仙水"样品外观、成分及毒品含量不同;同一宗案件的不同"神仙水"样品外观、成分及毒品含量也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本文重点思考了党建工作的新路径:党建工作的重心由"重发展"向"重培养"转变;党的思想建设方式由"正面灌输"向"正面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转变;党的组织建设模式由"班级阵地"向"多维阵地"转变;发挥高校"红色"网站、党校及"两课"教学等载体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国际毒情形势严峻、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以三大国际禁毒机构和国际禁毒公约为基础、三次联合国大会世界毒品问题特别会议为节点的国际毒品政策,也因应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作出了调整。从“取缔”毒品犯罪和毒品需求,到“大大减少”毒品危害,再到“评估现行禁毒体制和政策”,国际毒品政策从以司法惩治导向为基调逐步向公共卫生导向迈进,不断寻求减少毒品供应和减少毒品需求策略的平衡之策,积极探索毒品问题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