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村战斗是抗日战争中期发生在苏北地区的一场战斗,因其斗争对象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而备受争议,从郭村战斗对苏北根据地的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新四军的壮大等方面看,其意义是重大的.同时,从统战工作的角度考虑,郭村战斗是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案例,反映了做好统战工作必须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陈毅在华中敌后六年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 ,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以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的统战艺术 ,卓有成效地开展敌后统战工作 ,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尤其是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一、加强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利用矛盾 ,求同存异 ,“互助互让 ,共同发展” ,开辟敌后抗战的新局面毛泽东指出 ,地方实力派是我党要争取的中间势力 ,“他们虽然同进步势力有矛盾 ,但他们同现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损人利己的政策亦有矛盾” ,“所以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 ,他们是可能在我们同…  相似文献   

3.
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四军在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考察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对其系统研究,对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奉党中央之命,于1940年10月31日从皖东来到苏北盐阜区东沟,直到1942年3月19日从羊寨离开盐阜区回到延安,前后同盐阜区人民共同生活、战斗了1年零4个月20天,在当地留下了一段佳话。让抗日根据地老百姓安居乐业1940年10月10日,由黄克诚率领南下的八路军第5纵队与陈毅率领北上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盐城以南的东台白驹镇会师。当时,刚在苏北立足的新四  相似文献   

5.
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四军在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考察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对其系统研究,对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兴 《党史文汇》2001,(9):40-42
双方交战 1940年6月28日午夜,陈毅心急火燎地乘船由江南急赴苏北.他站立船头,遥望江北,巴不得陡生双翅一下子飞到郭村.因为驻郭村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正面临李明扬、李长江部重兵压境,大战即将爆发,急需他去处置.  相似文献   

7.
60年代,全国各地影剧院争相放映故事片《东进序曲》。这部影片以极其激烈的战斗场面,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广大观众。鲜为人知的是,影片描写的却是一场真实的战斗,这就是叶飞指挥的郭村战斗。  相似文献   

8.
胡昌方 《党史文汇》2008,(10):34-35
2008年11月,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泗洪是苏北革命老区,抗战时期为淮北苏皖抗日民主根据地,也是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战斗过的地方。1940年,刘少奇同志在这块热土上亲自领导泗洪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很多十分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习仲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长期战斗在这里,使得习仲勋对西北地区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在他主政西北期间,开展了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一系列运动,以及卓有成效的民族统战工作,为西北地区社会秩序的恢复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主政初期的西北局势  相似文献   

10.
1940年7月,新四军一部奉命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根据地以盐城为核心向外铺开。盐城处在苏北的中心位置,是华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1941年后又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因此,日军千方百计想把根据地铲除。1941年7月,日军纠集了第十五、十七师团,还有独立旅和南浦旅团,共2万余人,再加上韩德勤等部的3万多伪军,分兵4路合击盐城。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渡金沙江北上以后,湘鄂川黔根据地是长江以南地区唯一的一块苏维埃根据地。在创建和保卫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战斗中,任弼时洞察战略大势,正确选择战略方向,机动灵活地战胜强敌,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正确选择战略方向,初战告捷1934年7月23日,任弼时奉命率红六军团9700多人,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转战湘、桂、黔三省。全军冒着酷暑,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历时78天,长驱5000多里,大小战斗30多次,  相似文献   

12.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两支重要军事力量.他们在这一时期相互支持、相互援助,为抗战胜利和中共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协作关系主要表现在:两军分别在华北、华中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战略上相互呼应;两军共同开辟了皖东北、苏北、河南、湘鄂赣等抗日根据地;两军在黄桥保卫战等战斗中相互配合;两军在干部、人员、经费上相互支持;两军创造的经验共同分享.他们的精诚协作,加快了中国抗战胜利的进程,也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调集22万国民党军围攻以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原军区主力分南北两路杀出国民党军重围,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并根据中共中央新的决策,在敌后创建了豫鄂陕、鄂西北两个根据地,不仅从外线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配合了内线战场,而且为转入战略进攻保存了骨干力量。张力雄时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3旅政委,率部参加了中原突围和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的战斗,经过11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抵达苏北解放区。  相似文献   

14.
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问题让刘少奇难以释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海安举行 1940年10月,苏北平原轻风拂面,秋高气爽。 正是在这金秋时节,从华北南下的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抵达苏北盐城,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东进北上部队胜利会师。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师,标志着八路军、新四军协同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接着便是依托苏北,  相似文献   

15.
1940年11月中旬 ,刘少奇主持在江苏海安成立了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及区、县抗日民主政权。日伪闻此 ,胆战心惊 ,除在军事上进行“扫荡”外 ,还在经济上对根据地严密封锁 ,发行大量的“军用券”、“华兴券”等伪币到根据地掠夺。刘少奇、陈毅等决定迅速筹建苏北(后改苏中)根据地银行和印钞厂 ,发行自己的货币 ,发展根据地经济 ,由刘少奇定名为“江淮银行”。1941年1月 ,“皖南事变”发生后 ,在苏北盐城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 ,重建新四军军部 ,之后 ,苏北财政经济部加速筹建江淮银行。在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的领导支持下 ,1941…  相似文献   

16.
风起青萍之末 1942年5月,整风运动开始由高级干部学习转入全党整风阶段.此时的华中、华东根据地正面临数万日本侵略军和几万伪军的"大扫荡".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被迫由苏北盐城转移到津浦路东黄花塘村.虽然战事非常激烈,但是有中央军委和华中局的正确领导,新四军边战斗边整风,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9月19日,饶漱石从淮南检查完工作后回到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内部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王昊 《世纪风采》2010,(12):3-4
苏北抗日根据地是联结华北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重要枢纽,包括淮(阴)海(州)、盐(城)阜(宁)两个地区,我的家乡淮安市涟水县薛园村王老庄,就在淮海区抗日根据地中。  相似文献   

18.
巢湖是革命老区,党史资源丰富。巢湖是党领导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是战斗在皖江地区的主力部队。皖南事变后,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四军和根据地实行了疯狂的军事进攻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为了生存和发展,新四军第七师肩负起反“扫荡”、反磨擦对敌作战和经济建设双重任务。经济建设从开展减租减息、支援农业生产、举办水利,到发展贸  相似文献   

19.
史文敏 《党史纵览》2009,(12):36-38
张爱萍(1910—2003)。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省达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曾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领导建立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了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苏北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鄂豫皖根据地实际相结合,从战略、战役、战斗、战法四个方面创造出一整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