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丽蝇生长发育与死亡时间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ong P  Guo P  Zeng Q 《法医学杂志》2002,18(2):71-73
目的探讨丽蝇的生长发育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在室外自然条件情况下,观察尸体腐败过程中来蝇时间,蝇的群集时间,产卵时间,蝇蛆的生长情况及成蛹、羽化时间,并联系气候因素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蝇时间发生在死后0.2h,死后28h苍蝇群集,在44h时发现虫卵,幼虫孵出时间为死后60h,入土化蛹时间为死后112h,羽化时间为248h。结论在尸体上观察丽蝇的生长发育不同的时间节点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2.
推断遗骨的死后时间及尸体人土时间是法医人类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影响人土骨骼变化的因素很多,如死者年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土质、棺木性状及密封程度、埋葬地深度、动物和微生物的破坏等,均会给骨骼入土时间推断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相似文献   

3.
尸体腐败分解过程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禄仕 《法医学杂志》2005,21(4):246-248
目的实地了解尸体分解过程,为法医推测死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将一尸体置室外自然环境中自然腐败分解,详细记录每一时段肉眼观察的尸体现象。结果得到了尸体腐败分解过程各时段的变化资料。结论为推测晚期尸体案件的死亡时间提供较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4.
孙栋  贾力  张峰 《法医学杂志》2005,21(2):128-129
死亡时间推断有十分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对查明案件真相常常起到关键作用。在实践中,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历来是法医学的难点,推断的死亡时间同实际死亡时间存在误差常是难以避免的,但若误差较大,对案件的侦办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甚至会误导案件的侦查方向,产生冤假错案。此时的“误差”就应称为错误。本文对13例腐败尸体死亡时间错误推断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基层法医工作者对腐败尸体某些尸体现象的认识和重视。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腐败尸体案例来自于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199…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水温与水中尸体上浮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更精确地定位搜索浮尸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17~30℃水温下豚鼠溺死后上浮模型,记录尸体上浮时间。收集32例珠江水域浮尸案件,整理尸体上浮时间和事发水域水温。分别构建豚鼠尸体上浮时间、真实案例浮尸上浮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模型。结果 尸体上浮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豚鼠尸体上浮时间与水温关系的幂函数拟合方程为y=1×1015x-10.530(R2=0.871,P<0.01),案件尸体上浮时间与水温关系的幂函数拟合方程为y=3×106x-3.467(R2=0.802,P<0.01)。结论尸体平均上浮时间与水温具有幂函数关系,可为浮尸的定位及建立搜索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尸检概况新疆和田地区地处祖国南部边陲,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辖7县1市,是著名的尼雅遗址所在地。全地区24万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地广人稀,每年需要法医检验的尸体仅在20~30具之间,法医工作量与内地同行相比,压力较轻。由于97.5%的居民是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农村维族和信教人口比例接近100%),全地区没有一座殡仪馆,死者均实行土葬,因此,开棺验尸对于和田法医来说是一项日常工作。笔者就1992年以来,亲自参与的12例开棺验尸情况介绍如下(见表1)。表1新疆和田地区开棺验尸情况一览表死者概况入土时间开棺时间腐败程度开棺原因检验结果案1 9…  相似文献   

7.
冬季且被严重焚烧的尸体上也会有昆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凶杀案件发生于广东省最冷的1-2月,尸体经过了焚烧至大部分组织炭化,但在该被害者身上仍旧发现了蝇类昆虫,应用这些昆虫的发育进度准确的推断出了死亡时间。与其它季节未经过焚烧的尸体比较,该现场昆虫的种类、数量均明显减少,昆虫也主要分布于尸体下方避风处的腐败物质中。另外,在该尸体上片状分布着一层霉菌,这些霉菌的状态显然有时间相关性,提示我们通过对霉菌的研究也能找到死亡时间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根据蝇类蛆长度变化系数θ推断尸体死亡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寻嗜尸蝇类蛆的生长长度与尸体死亡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判断尸体死亡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实验用犬击毙后观察尸蝇来到犬尸上的时间、产卵时间、卵期、蛆增长到规定长度所需时间。结果证实蛆虫长度与尸体死亡时间存在正相关性,并进而推算出相关系数θ,从而推导出了一个通过蛆虫长度计算尸体死亡时间的公式。结论通过实际案例的验证,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尸体的大致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尸体上发现的昆虫样本可为最短死亡时间(minimum postmortem interval,PMImin)推断提供重要信息。在中国重庆某废弃工厂里发现了一具女性尸体,经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确认为他杀死亡。由于死者不同部位的腐败程度不一致,难以确定死亡时间。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线粒体DNA测序分析,确定尸体上的昆虫样本为绯颜裸金蝇。根据该种属的发育速度资料,尸体的PMImin推断为452 h。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为案件侦查和犯罪嫌疑人起诉提供了重要的昆虫学证据,证实了在该区域特定种属的昆虫学证据对准确死亡时间的推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适合晚期腐败尸体的PMI推断。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素对尸体现象的影响是法医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其在刑事案件的调查和取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尸体腐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影响尸体现象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尸体现象的原理。本文的探讨有助于在尸体检验中更加准确地确认人死亡时间和原因,对刑事案件的侦查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察2012年6月10日9时许,群众在一围堤旁草丛中发现一具尸体。尸体检验:男性,巨人观,头面部腐败严重,软组织部分缺失。尸体周围停留粗壮、眼睛大而鲜红的蝇类,大小不一;全身满布白色光滑而无肉质突起或纤毛的蝇蛆;未发现蝇蛆、蛹及蛹壳。未发现其他有价值物证。1.2死亡时间推断由于尸体腐败严重,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不具备条件,且现场未发现其他有价值物证,故决定利用蝇蛆推断死亡时间。调取当地温度资料,计算近一周平均气温,为28.96℃(表1)。  相似文献   

12.
朱远亮  杜舟 《证据科学》2001,8(3):164-164
双命案中的两具尸体由于死亡时间和现场环境的一致性,尸体腐败程度应大致相同。但笔者在检案中曾遇到一例腐败程度存在巨大差异的双命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尸体腐败程序与死亡经过时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禄仕 《法医学杂志》1999,15(4):196-198
为了找出推测死亡经过时间的客观依据,应用健康的苏白猪为实验模型,进行了尸体腐败程度与死亡经过时间研究,将模型分别放置在室内、室外及地下三个环境中,让尸体在自然的环境中发生腐败,详细记录尸体腐败所表现的现象,特别是腐败气体所产生的张力。发现,尸体腐败至办组织与有骼全部分离、以及腐败残留物质的完全消失,与温度1温度、降雨量、尸体与地面倾斜度、昆虫的寄生等有明显的关系。所得数据,为死亡经过时间的推测,  相似文献   

14.
<正> 尸体检查是法医学最主要的检查内容和法医检案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死亡原因、死亡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生前伤与死后伤等问题,涉及无名尸体检验案件,除解决上述问题外,还需进行个人识别查清死者身份即身源情况。特别是碎尸案件及空难、交通肇事、爆炸、火灾等案件,尸体多、尸体残缺不全,尸体的个人识别常是侦查破案、抚恤赔偿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司法实践中无名尸体的个人识别方法作一综述。目前,在法医检案和侦查实践中,个人识别方法主要有四种:一为直接辨认法,即通过亲友、群众辨认尸体及随身物件确认尸体身源;二为法医物证学方法,即通过检测尸体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尸冷推测死亡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命案现场的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中 ,常规的尸体检验中对尸体现象如尸斑、尸僵、尸体痉挛和尸表损伤等比较注重 ,这对分析死亡过程、推断死亡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早期的尸体现象对推测死亡时间可以精确到小时以内 ,这对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和排除有重要意义 ,也是命案现场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死亡时间的推断如何做到精确 ,是全世界法医界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只有具备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联合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才能达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尸冷是早期尸体现象之一 ,正常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平衡状态 ,使人的体温恒定在 37℃左右 …  相似文献   

16.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重点和难点,且死亡时间越长,推断精确性越差。随着科技发展,可以通过蛋白质、mRNA的变化等方法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带来了无限精确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检案中实用性不强。在多数情况下,法医需要在案件现场通过对尸体变化的肉眼观察对死亡时间做出推断。为了提高现场推断死亡时间的准确性,通过查阅文献及所受理案件的方式收集到死亡时间明确的尸体68例,从所处环境及尸体因素等方面分析讨论实际案例中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尸体腐败程度与死亡经过时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Chen LS 《法医学杂志》1999,15(4):196-8, 254
为了找出推测死亡经过时间的客观依据,应用健康的苏白猪为实验模型,进行尸体腐败程度与死亡经过时间研究,将模型分别放置在室内、室外及地下三个环境中,让尸体在自然的环境中发生腐败,详细记录尸体腐败所表现的现象,特别是腐败气体所产生的张力。实验发现,尸体腐败至软组织与骨骼全部分离、以及腐败残留物质的完全消失,与温度、湿度、降雨量、尸体与地面倾斜度、昆虫的寄生等有明显的关系。所得数据,为死亡经过时间的推测,积累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尸体白骨化时间判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尸体白骨化的时间推断,是法医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法医著作对此均有描述,但其内容不能满足法医工作的实际需要,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尸体白骨化的时间进行推断,国内外学者都在进行探讨,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结果综述如下.1 观察形态变化确定白骨化时间根据国内外学者有关尸体白骨化时间的研究报告,将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的尸体由腐败到白骨化过程变化规律与时间的关系,归纳如下(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呼和浩特夏秋季嗜尸性苍蝇群落组成与演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夏秋季常见嗜尸性苍蝇生态群落组成与演替规律。方法连续3年用观察法研究7—10月份,家兔、狗尸体、鸡、鱼内脏等试验材料上的嗜尸性苍蝇生态群落组成与演替。结果该地区上述尸体上出现的双翅目嗜尸性苍蝇是最先到达尸体上的昆虫,而且在尸体上出现时间及部位表现出很强的生态群落演替规律性。结论研究结果可成为在呼和浩特地区对尸体进行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推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现行教科书对水中尸体沉浮影响因素主要列出3种:水的特性、身体本身的性状、腐败的发生。一般认为,水中尸体上浮是尸体腐败后尸体浮力大于重力的必然结果,尸体腐败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不会很快上浮。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见到尸体短时间内即浮出水面并未腐败的现象。如案例1:2002年4月份,本辖区某水域内发现1具漂浮女尸,经证实死亡时间仅0.5h;案例2:2005年8月份,在内河发现1具漂浮男尸,死亡时间为1h左右;2007年6月,在海面上发现1具漂浮女尸,死亡时间为2.5h左右。我国南、北方温差大,水中尸体浮出水面时问差别也大,难以有个统一的标准。通常在夏季尸体浮出水面需要2天左右,而冬季则需要14天左右。水中尸体的上浮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季节、水温和地域浮出时间差异很大。除此之外,还应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