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台湾社会福处团体励馨基金会针对12岁至18岁青少年调查发现,台湾青少年面临最大困扰莫过于就业困难和网络色情。据联合报报道,励馨基金会在2000年1月20日发表了“展望2000少年红皮书”,提出了2000年台湾青少年问题的总体报告,报告显示就业困难和网络色情是困扰台湾青少年最严重的两大问题。励馨基金会研究员刘淑翎指出,就业困难是台湾青少年的第一大问题。据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国中阶段辍学生比率为1%,约一万人,而这尚不包括国中阶段之后未升学也未就业、或自高中休学、退学的青少年。因此励馨估计台湾至少有两万名以上的中辍生青…  相似文献   

2.
处于15至17岁的青少年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有部分学生不再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而步入社会,形成“未升学初中毕业生”群体。近年来,山东省平度市对未升学初中毕业生的跟踪教育和管理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积极整合社会有效资源,构建为成长护航、导航、助航的工作平台,建立了教育、培训、管束、激励、协调并重的五大机制,使学校、社会、家庭“三三位一体”的教育链条得到拓展,为未升学初中毕业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香港人口中有451,000名少数族裔人士①。过去有研究指出少数族裔面对社会歧视及就业问题,然而有关研究均以成年的少数族裔为对象。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一直关注香港儿童及青少年发展,并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进行一项名为"少数族裔中学生升学及就业的感知障碍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香港少数族裔青少年如何理解前景,如升学及就业的困难、处理障碍的能力等。研究发现约4成香港少数族裔中学生认为自己在未来工作会遇到歧视,并且预料即使升读大学/大专也会遇到金钱、学习及社交等问题。此外,超过4成的被访者没有信心在未来的升学及就业上处理种族、性别及照顾家庭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升学与择业,是青少年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能不能走好这一步,不仅是有关个人前途的大事,还直接涉及到一个人对国家建设的奉献程度。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阶段,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逐步定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自己、对社会了解的片面性、认识的模糊性,因而对升学和择业这样重要的问题,要作出符合国家需要和自己满意的决定,会遇到诸多困惑。因此,青少年寻求升学和就业的超越之策,就成为必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抉择的烦恼──升学心理冲突  1.案例。王某,男,18岁,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在2001年高…  相似文献   

5.
台湾青少年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其就业结构受经济转型和总体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青少年人口主要转向服务业就业。青少年就业存在的问题涉及劳动待遇公平性及其他劳动权益、就业稳定性和就业中的非法雇佣问题。台湾对青少年就业问题较为重视,并从立法和就业促进措施诸多方面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一、台湾的青年教育与青年就业台湾的学校教育有两个突出的弊端:一个是升学主义。尤其是入大学,竞争非常激烈。学校偏重于知识的学习,功课对学生的压力很大,至使一些应付不了学业的青少年转向采取不正当的行为以满足个人的欲望,同时教师使用很权威的方式教学,师生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常常使学生产生反叛行动,这是造成社会问题重要的原因之一。另一个是人材外流。学生中普遍缺乏社会意识,他  相似文献   

7.
六月三日,长治专员公署就迅速认真组织力量做好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向各县人民委员会、各中等学校发出紧急通知。通知指出: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大部分中、小学毕业生对升学和就业问题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学校的领导人员和教师对中央的政策精神理解得不深不透,对学生的教育一般化,针对性不强,说服力不大。社会宣传教育尚没广泛开展。社会舆论对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的压力仍然很大。各系统配合不够,有教育部门孤军作战的现象,个别县领导对这一工作尚未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8.
对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乱收费现象是目前我国社会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针对《透视教育乱收费》一文所涉及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分清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目标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觉悟的劳动者,是九年义务教育和后续非义务教育的共同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在具体的培养内容和要求上,二者是有所区分,有所差别的,不能相互混淆。从理论上说,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上几近“千篇一律”的学生。而为达到这一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标准也应是以“人人平等”为主要原…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四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中、小学,在党与政府的领导下,在教工会与青年团的密切配合下,大力进行了劳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毕业学生升学就业的指导工作,学生们对于劳动的观点和认识,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均有所提高,毕业后未能升学的学生也均能响应政府号召,服从国家分配,积极从事各项生产建设工作。学生家长中一般也能正确地对待子女的升学就业问题;开始那种不满情绪,错误思想,以及一些不正确的社会舆论,也均有所扭转。各级政府在组织与指导学生的升学就业方面也妥善地进行了工作,使招生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未能升学的学生,大部分均得到了就业机会,为工农业生产输送了一批新生力量。这些成绩均是比较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主要的是:对劳动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把劳动教育与升学就业指导工作,当成了临时突击任务,暑期后普遍产生了松一口气的现象。在进  相似文献   

10.
台湾教育改革的“震情”不断,自取消高中升学联考改为凭“国中基本学历测验”成绩多元入学后,大学的联考也被多元入学方式所替代,这使得台湾在校中学生和家长一时无所适从,各种诉求之声不绝于耳。8月13日,由台北市10多所高中职学生会代表组成的“中学生教改联盟”宣告成立,并喊出了“让学生做教育的主人!”的口号。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趁暑假之便,台湾台北县立秀峰国中女子垒球队一行,来北京、东北等地比赛、观光,圆满完成了造访祖国大陆的全部活动安排。 棒垒球运动深为台湾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喜爱,群众基础极为深厚,因而该项运动长期以来风行全岛。台湾秀峰女垒在岛内中学垒球比赛中一向战绩彪炳,并曾荣获第一名,是一支学生女垒劲旅。  相似文献   

12.
台胞汤宗桦先生,祖籍广东中山,今年42岁,育有4个孩子,长子汤嘉翔、长女汤佩君、二女汤宛儒、小儿子汤轩宇,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家6口中有5个在大陆上大学。举家迁移汤先生在台湾时做过旅游、房地产生意,6口之家的生活还算殷实,1994年,汤先生感到子女在台湾逐渐开始面临升学的压力,学费也是他颇费心思的问题,考虑到台湾社会环境的问题,在1994年,汤  相似文献   

13.
台湾经济之所以能在近40多年取得明显进步,是与它长期重视教育分不开的。可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台湾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学历愈高,就业愈难。这一现象,现在已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高学历者增多 从1968年起,台湾开始普及9年义务教育,至1987年,已有99%的适龄青少年受到了初中教育;高中和高职的成长率也较快,15—17岁进入高中、高职的青年,从1950年的10%上升到1988年的80%。与中学发展的同时,大专院校发展得更快:专科学校由1950年的3所,增加到1988年的70所,39年增长了22倍;大学院校由1950年的4所,增加到1994年的58所,45年增长了13.5倍;除此,还有为数不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所。 大专院校的快速增长,使高中生的升学率从1979年的44%增长到1992年的60%;大专院校的在校学生数和毕业人数增长加快,也使就业劳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重,从1978年的8.6%上升到1994年的19.22%。 除此,近年来从海外回台的留学生也日渐增多。80年代末期,台湾在岛外的留学生共约  相似文献   

14.
不升学未就业现象,不仅是青年个人的问题,更是具有一定辐射面的社会问题。"尼特族"的生活状态所形成的舆论导向,不利于奋斗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养成,其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消解了社会的实干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广大青年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动力。为此,可从摸清底数、引领发展、环境帮扶三个方面入手,做到人员不失联、思想不失教、支持不失帮。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6)
<正>摘编自8月7日台湾《中国时报》蔡当局十分重视青年议题,除了力推的"18岁先就业方案"报名人数不如预期外,花费4亿元(新台币)的"名师高徒计划",也因成效不佳在本月底落幕。反观台湾虎尾科技大学的飞机系,不受少子化影响,招生抢破头、就业全垒打。俗称"18岁先就业"的"青年教育与就业储蓄账户方案",本是为了帮不知要升学还是就业的年轻人找定位,定位虽高但罔顾现实。君不见广设大学,不就  相似文献   

16.
享受基本生活补贴新出台的《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可享受到基本生活补贴。《办法》规定,根据军人驻地艰苦程度,军人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每月享受相应的基本生活补贴。同时,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实行领取基本生活补贴递减制度。驻国家确定的一、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军队确定的三类岛屿部队的军人,其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领取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额的期限最长为60个月;驻一般地区部队的军人,其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领取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额的期限最长为36个月。未就业随军配偶领取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额期满后,按本人基本生活补贴标准8% 的比例逐年递减。递减后的最低基本生活补贴标准,由总后勤部参照省会城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驻国家确定的三、四类艰苦边远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的军人,其配偶随军未就业期间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不实行递减。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青少年犯罪与防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是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世界性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这一问题同样困扰着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两岸社会。在大陆地区,青少年犯罪在七十年代末还是一个隐性的社会问题,但20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在快速上升,已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台湾地区,虽然目前现代化程度高于大陆,但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转型社会的特征还十分明显。现代化初始阶段的包括青少年犯罪等诸多问题也同样困扰着台湾社会。因此,对两岸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比较,探求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以期相互借鉴成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3月31日,酝酿已久的台湾“国民中学基本学力测验”正式登场,有超过30万的台湾初中毕业的学生进入考场,以取得他们通向高中的“通行证”,这是台湾进行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其实台湾每年也有被称做“联招”的升学考试,而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如果学生觉得成绩不理想,还可以在6月参加第二次考试。 台湾自1964年全面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取消初中的入学考试,学生在小学时沉重的升学压力顿时减轻,所谓“明星中学”也在教育当局的各种措施下逐渐地淡化。但高中的升学压力依旧存在。实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一、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以大力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基本任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展显著。全国已经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有554...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是近现代各国普遍实施的一项教育法律制度。我国近些年在义务教育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是义务教育制度在设置和实施上仍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青少年犯罪。要从构建良好的工作机制,建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防体制,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义务教育对象学会自制,恢复和完善工读教育制度等五个方面完善改革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以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