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来自意大利罗马以南的一个农场。他怎么来到美国的,什么时候来的,我并不清楚。我只是在一天晚上看到他站在我车库后的车道上。他大概五英尺七八英寸高,很瘦。“我替你刈草坪。”他说。我问了问他的名字。“托尼·特里维森诺。”他回答道,“我替你刈草坪。”我告诉他,我雇不起园丁。“我替你刈草坪。”他重复道,然  相似文献   

2.
少奇很少谈他的光荣历史。1948年,他曾对我说:“要从我的今后了解我,不要从我的过去了解我。”他的谦虚,使我深受教育。但是,他在同老同志、亲戚、旧谊来往中,在谈论其他问题时,难免要涉及他的过去。因此,我还是零零星星地听他讲起过去的一些事。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父亲秦邦宪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遇难61周年。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我对父亲的不尽思念——尽管我从未见过父亲。父亲对我来说是这样的陌生,又是这样的亲近,他仿佛常在我身边。我对父亲的认识、了解是逐步积累,逐步加深的。从孩提到现在,我盼望他、想念他、埋怨他,到逐步理解他、敬爱他、崇敬他。  相似文献   

4.
援助热线     
可以在打工地办理离婚协议吗我和爱人是四川人,2002年,我们来到北京打工。因为他怀疑我对他的感情,经常对我打骂,最严重的一次他打伤我胳膊,在医院缝了六针,我提出离婚,他也同意。  相似文献   

5.
我和吕士才一起共事二十多年,去年又在他的带领下,到自卫反击战前线共同战斗了几个月。在火线上,又是他介绍我入了党。现在,他虽然去世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时在我眼前出现;他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我学习  相似文献   

6.
家有小帅     
姜玉南 《党课》2011,(10):85-87
离婚时,前夫说,房子是他奶奶的,不能给我。我说,行。他又说,家里的钱也就是他公司里的那些产品,我要它也没用。我说,好。他说,他家三代单传,小帅得跟他。我拍案:“不行!”晚上,我去接小帅放学,第一次在路上没对他指手画脚。“妈,你怎么不教训我?”我不语,那晚破例请他吃了肯德基,去“淘气宝宝”疯狂到打烊。  相似文献   

7.
李理 《实践》2005,(1):26-27
我是牛玉儒同志生前的秘书。我怎么也不能相信,一向令我钦佩,时时给我力量的牛书记,会突然离我而去。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永不衰退的激情依然深深地包围着我。很多人都问我:“牛书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刚到他身边工作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人。跟随他工作3年后, 我深深感到,他更是一个时刻不忘爱与责任的人。越是在困难面前,越是在矛盾之中,他  相似文献   

8.
善意     
正傍晚,路过街角,看到那个老人还在守着那一堆胡萝卜。我中午开车路过的时候他就在这里了,一个下午也没有卖完。寒风凛冽,我看出来他是想卖完再回家了。我在他面前停下车,下来问他:剩下的这些共计多少钱?他声音很微弱地说:还有五六斤,最后了,你给五块吧?我想也没想便都买了,告诉他:天这么冷,快回家吧。我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发动起车子。我在想,尽管他并不  相似文献   

9.
李蟠 《湘潮》2005,(1):44-47
羊春秋离开我们3年多了。他去世时我恰巧在外地休养,没能同他作最后一次告别,非常遗憾!羊春秋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享誉文坛的诗人,又是从教数十年的资深教授,桃李满天下。他长我9岁,我不是他的专业同行,认识的时间虽然很长,真正密切交往的时间却不长,对他的学术成就和教学业绩没有资格置喙。但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有许多话要说,有的在他病重住院时说了,有的还没来得及说他就走了……在我的印象中,羊春秋是一条硬汉子。我第一次见到羊春秋是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1958年的秋天。当时我在武汉华中师范学院进修俄语,他在那里…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十七岁,是一个贫农家庭出身的女孩子。我哥哥原来是我们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可是他吃了资产阶级的迷魂药,忘了本,贪污盗窃了队里的粮食。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我坚决站在党的立场上,撕破情面,同他进行了斗争。他骂我,威胁我,我也不怕。最后,经过大伙帮助,倒底把他挽救回来了。这次我参加了北京市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在会上又见到了彭真伯伯,和他一起照了相。我在见到彭伯伯时,感到万  相似文献   

11.
曾生同志是我的上级和亲密战友,也是与我同舟共济近60年的伴侣。他虽然离我而去,但他那崇高的光辉形象不时呈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看到他的遗像,不时引起了我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很多很多难忘的回忆,特别是他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和共同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经历,更使我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2.
尤佳 《当代工人》2011,(15):50-50
别扭父女 我和我爸接触得很少,只有这样的印象:我小时候,管他要5元钱他给10元;我长大了,他时常问我钱够不够花。我小时候,他说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我长大了,他告诉我儿子还是这句话;我小时候,他总是一身水泥灰进家;我长大了,他开始穿李宁耐克到处显摆。这就是我爸。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的青少年时代王光美少奇很少谈他的光荣历史。1948年,他曾对我说:"要从我的今后了解我,不要从我的过去了解我。"他的谦虚,使我深受教育。但是,他在同老同志、亲戚、旧谊来往中,在谈论其他问题时,难免要涉及他的过去,因此,我还是零零星星地听他讲起过...  相似文献   

14.
三晤刘伯承     
在40年代,我有幸三次见到刘伯承元帅。 1939年冬,我们奉党组织之命从成都向西北转移。行前,我父亲汤仲言告诉我,他年轻时和刘帅同在川军熊克武部队,在护法反袁的战斗中曾有过生死之交,并给了我一封信,要我有机会见到刘帅时交给他,可以得到他的“照应”。革命要什么照应?离开成都的当天晚上,我便将那封信毁了。到延安后,听说刘帅在太行前线,此事也就撂下了。 1945年初夏,我在西北联防军政治部工作。党中央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时,我听说刘帅从前方回来了。出于对他的仰墓和父亲与他的旧交这层关系,我到杨家岭去看他。那是盛夏的一天,刘帅在他住  相似文献   

15.
周富兰 :我的丈夫我和万立春结婚时 ,他家里贫寒 ,当时是石板房 ,屋里没有粮食 ,捞一把吃一把 ,结婚也就很简单。他在小双、朱良、西营、仓上工作 ,每回都是他过生日我才去 ,给他做几个菜。其他干部不知道 ,他也不告诉人家 ,怕人家花钱送礼。我跟他结婚半辈子 ,他把屋里的活都甩给我了。他说 :“家里的事 ,你担八十斤 ,我担二十斤。”他工作好 ,晚上回家也写文章 ,一写就是半夜 ,白天又下村跑。他在西营区林特站当站长时 ,到朱良乡搞技术培训 ,讲了满满一个星期 ,每天都讲到晚上。人家奖励他1000元 ,他不要 ,给了乡上。他在朱良乡当党…  相似文献   

16.
采访他之前,我查阅了他的档案,那里面的记载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参加工作40多年,几十次受到表彰奖励。挑主要的说吧,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席过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三次当选为省劳动模范,不久前又荣获“吉林英才奖章”。他是省委命名的优秀共产党员,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他作为一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着政府津贴……他可谓荣誉等身。 可当他坐在我的对面与我交谈的时候,我觉得他是那样让人敬佩又是那样普通。他的眼睛大而且明亮,我想那是因为他能明察秋毫所致;他的背略有些弯,我想那是他常年站在手术台前的纪念;他说起话来平缓温和,如春风徐徐,我想那是他的职业道德使然。  相似文献   

17.
我有弟弟     
我从没有想过如此不起眼的一件小事情,竟会让弟弟对我感激至今,甚至牺牲自己上学的机会打工挣钱供我读书。弟弟虽不善言辞,却始终用行动证明了他对我的关爱。今天,在弟弟婚礼的宴席上,我听完弟弟讲述的那个冬天里的故事,回想起这十几年里,弟弟为我所做的一切,忍不住泪流满面……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我3岁的时候,妈妈生下了我的弟弟。打他出生那一天起,我一直很讨厌他,因为在农村,儿子是用来养老的,而女儿却是替人家养的,因此,父母总是特别宠他,给他买这个买那个,这让我心里特别嫉妒。虽然我很讨厌他,但…  相似文献   

18.
正管理者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对事不对人"的管理环境,让事情和人情分开:人是人,事是事。一次"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错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一个企业的高层会议上,一个管理者问我:我交给一个骨干员工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按时完成。但我知道他很辛苦,在做这件事的同时还做很多其他事情,而且别人配合得也不好,这事不能全怪他。如果我不说,他自己心里也难受,毕竟交给他的事情没有做好。我应该如何办?是批评他还是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19.
去年3月30日,一个令人窒息、悲壮的一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我至亲至爱的人,我的新松,匆匆地走了,永远离开了美好的一切,永远离开了我。他终于以满腔的爱,在报效祖国母亲的征途上,献上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这突然的离去,使我悲痛欲绝,无情的现实,是这样的残酷,让人无法承受,却又必须承受,可悲可叹,呜呼哀哉! 作为蒋新松的妻子,我深切地想念着他。一年来,我每天班前班后,都要在他的灵前,望着他的遗像和他对话,回忆着他的音容笑貌,仿佛他就在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古大存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他,广东的同志出版纪念他的文集,并请我写文章。我欣然命笔。 我与大存同志相识在革命圣地延安。那是1943年,古大存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任一部主任。我在一部学习,对他传奇般的革命经历早有所闻。他深入细致、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和胸怀坦荡、正直豪爽的品格,给我留下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