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7,(6)
正去年夏天,我飞到德国看望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儿一家住在法兰克福郊区的一个小镇上。我的外孙贝贝已经9岁了,从小在德国长大,他生活学习的环境怎样,这是我十分关心的。在法兰克福机场,一下飞机,我就见到了女儿一家。贝贝一见到我高兴地说:"外婆,您好!您一路辛苦了!"完全是一副大人说话的腔调。我想起两年前他和他妈妈一起回国来看我,一进屋,他就问:"外婆,您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吗?"这让我很欣慰。虽然外孙是个独生  相似文献   

2.
杨锡祥 《各界》2014,(4):2-2
曾国藩(1811-1872)素有知人之明,然而曾国藩亦有看走眼的地方,他共有五个女儿,前四个女婿都没选好,心有愧疚。他反省后认为:“这是因为过去选女婿,其实不是选女婿本人,而是选父亲。父亲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卖官”已经成为某些干部腐败的一只“毒瘤”,这不能不引起我打1的重视。上海(支部生活》不久前揭露了一个罕见的“卖官”市委书记,他就是原郑州市委常委、巩义市市委书记杨振海。一次,某铝厂厂长送给杨两万元,要求帮他女婿调到市委机关。杨收受了两万元,当即向市委办公室主任下达指示,把某厂长的女婿安排到了市委机关局工作。巩义市物资局下属的木材公司某经理,闻知布里各委办局负责人要全面调整,—心想过把领导想的某经理怀揣两万元来到杨振海家,迫不及待道出自己想当物资局领导的念头,同时把两万元塞给了杨振海。杨…  相似文献   

4.
《青箱杂记》载:宋仁宗时,陈执中作宰相。女婿求他给个官做,陈拒绝说:“官职是国家的,不是我卧房箱中之物,怎么能随便给你!” 与陈执中相同的,古时还有。 明景泰四年,王翱为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才治”。相当于今天的组织或干部部长,专  相似文献   

5.
敢遣真情上笔端——访电影导演谢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 人性。 ——沈丛文 “怎么,又是一个小女婿、大媳妇的故事” 刚看到影片《湘女萧萧》的开头,我不禁有些担心:“步《良家妇女》之后尘!”可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命运的层层展示,我却紧紧地被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6.
郑帅旗 《学理论》2013,(18):121-122
我国《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此规定直接导致了一些实践中继承结果的不公平现象,也与继承理论有所偏颇。可以考虑将第12条修改为":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没有代位继承人时,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参加继承;有代位继承人时,可以请求分得部分遗产。本法所称的对公、婆或者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者丧偶女婿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不论其是否再婚都享有权利。"  相似文献   

7.
我已经87岁。我一生经历了成千上万件事情,结识了成千上万位人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使我一生难忘的,教我一想起来便激动不已的,是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巨人。我握过他的手,和他谈过话,挨过他的训,得过他的鼓励,吃过他做的菜,受过他的保护。我是个平凡的小人物,回想起来,也许就是这么一点难忘的回忆,使人能安静地坐在窗前,望着自己一生的旅途,对自己悄悄地说:我不是个有福的人,但我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我见到过世上最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8.
林若望 《侨园》2006,(3):34-35
2006年1月30日,马来西亚警方扣留打麻将的华人,并将他们剃了光头,受到当地华人社会的关注如果不是因为辱华风波,可能很多中国人对马来西亚的概念仅停留在旅游目的地上。李先生来马来西亚已经9年了,他是名副其实的“大马女婿”“,嫁过来的比较多,娶当地人作新娘的还真不多”,他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生活就像在家一样。“正经人”在马生活很好“公平地讲,生活还是不错的”,李先生从事旅游接待的生意,像他这样在马来西亚经商的中国人据他说有很多,中资企业有100多家,大的像华为公司有百十人以上,而小的像李先生的公司只有两个人。李先生对这里的…  相似文献   

9.
赵杰 《党政论坛》2012,(2):12-12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雷默。他在首都赫尔辛基政府供职。一周前,他约我到他乡下的老家,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约定的这天,他抱歉地对我说:“今天是公务员考试的日子,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9”我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刘黎平 《各界》2014,(5):2-2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靠着女儿、女婿度日。女婿仅有几亩薄田,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女婿只会喝酒叹气,刘姥姥却认为:“如今咱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拿去罢了。”于是,刘姥姥就带着孙儿前往荣国府。出乎意料的是,刘姥姥不仅受到了周瑞家的礼貌招待,而且居然还得到了贾府的高层管理者王熙风的接济。  相似文献   

11.
读了《瞭望》第37期《官员,请警惕月饼礼盒》一文,我猛然想起我们江浙沪一带有个规矩,每逢中秋节,做女婿的都要“张丈母”,俗话叫“张八月半”。近年来,这个“老规矩”的“规格”越来越高,礼品由原来单一的月饼演变到现在的水果、名烟、高级补酒、鸡鸭鱼肉、保健药品等,价格也愈来愈高,光月饼就从原来的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做上门女婿的男人过去被认为是没出息的。可法国孪生兄弟文森特和文双福却不远万里来到山水如画的阳朔做了中国人的上门女婿。如果说弟弟文双福是受到东方文化的吸引,有准备地落入了中国姑娘的“情网”的话,而哥哥文森特则是在来阳朔探亲时,无意中坠入“爱河”的。  相似文献   

13.
全国劳动模范、福建省南平市西芹乡西芹村的党支部书记韩火旺,被村里的群众称作信得过的当家人。村里的群众有事,都爱找他商量:村办猪场的承包户养猪亏了木,登门请教,让他出主意;洪家两兄弟的后代,因房产纠纷,闹到了法庭,吃亏的一方找老韩主持公道;连年迈八旬的林老头受了上门女婿的气,也要到老韩家去倾诉。大家都觉得韩火旺正派、公道、私心少。  相似文献   

14.
好几个月前,有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来看我。他是通过颜文梁先生哲嗣振康君,探听到我的住址的。他正在写关于颜文梁的毕业论文,特来收集有关的资料。他说我写的发表在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颜文梁》一书内的《颜文梁先生年普》,是目前唯一的记载颜文梁生平事迹的完整传记,他希望我提供更多的有关材料。他还问我对颜老的评价如何,特别提到了同刘海粟、林风眠的比较。我很惭愧,自从写了那份年谱,  相似文献   

15.
黑人学者赫伯特约我去谈谈。这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他在爱荷华大学读了10年,得过四个学位。学过哲学,现在在教历史,但是他的兴趣在研究戏剧,——美国戏剧和别的国家的戏剧。我在一个酒会上遇见他。他说他对许多国家的戏剧都有所了解,唯独对中国戏剧不了解。他问我中国的丧服是不是白色的,我说:是的。他说欧洲的丧服是黑的,只有中国和黑人的丧服是白的。他觉得这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6.
初出国门,单身去泰国曼谷,由于不懂英语、泰语,更不熟悉当地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到达曼谷后,遇到不少麻烦,也闹出了一些洋相。抵达曼谷国际机场后,出了机舱见到的全是英文和泰文标志,中文在此几乎失去了市场。来到入境口后,我将事先托人填好的入境卡递给海关人员,由于有一个栏目还没有填,海关人员将入境卡又退回给了我。这下可使我为难了,我拿着卡片左看右看就是不知如何下笔。这时,对方似乎意识到我是个英语盲,马上用哑语与我沟通。从他的手势来猜测,大概是要我签个自己的名字,于是我拿起笔管他三七二十一,在卡片栏内写了个中文名字对他一交。我的这一招,估计也给他出了个难题,因为中文对他来说也是一窍不通的。然而,没想到对方却也无所谓,随即在我的护照上盖了入境章便放我过了关。这次由于是自费出境,自然处处都要考虑节省开支。为了使早餐经济而方便,我在一家商店匆匆买了几盒方便面带回住地。谁知当地人很少有喝热开水的习惯,所以,电热壶与热水瓶在宾馆和旅馆一般都难以见到,这几盒方便面结果成了“麻  相似文献   

17.
薛明 《民主》2007,(1):38-39
2006年3月4日,敬爱的叶至善伯伯去世了,我怀着悲痛的心情翻看他生前和我的合影及他赠给我的书籍。我与他交往二十八年,往事如画,一幅幅展现在我的眼前。大约1977年秋,我受叶圣陶公公的邀请,跟随我的老师叶至诚到北京玩,住在叶宅的客房里。中午,大门一响,一个高大的中年人推着自行车进门。老师喊了一声:“阿哥转来了!”我才知道他是师伯叶至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头,给我寄过《李自成》;叶老寄给我的黑白照片,也是他与儿子三午一起冲洗放印的。进门他对我点点头,我朝他笑了一笑。饭桌上的交流涉及面很广,叶三午尤其健谈。叶老、至善伯、至诚…  相似文献   

18.
于小东 《各界》2014,(5):11-12
经济学研究的几个特点 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亲身边,到现在快五十年了,相对来讲对他有更多了解与观察的机会。我知道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心中我很少把他当做一位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他所给予我的,更多的也不在专业方面,而是在他的道德文章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段六王爷教女婿刘墉走“官步”的情节,煞是有趣。 刘墉在朝上出班奏本时,步子迈得不成体统。为此,六王爷大为光火,乃亲自教刘墉学步。你看他,不紧不慢地迈起了四方步:挺直腰板,目光前视,抬腿,迈步……刘墉不以为然:“您这是教  相似文献   

20.
向往神树     
那时,我是个十二岁的学徒。我的师傅,是一位闻名湘中的篾匠。凡是他亲手制作出的篾货,入丝入扣,一副天成的样子。跟了如此一位艺高的师傅,是我的福气,但也注定了会带给我苦难,因为他对我要求得近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