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远  张齐 《当代贵州》2024,(20):8-9
<正>贵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充分激发人才活力,着力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扎实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安通 《当代贵州》2024,(17):20-21
<正>贵州正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灵活的政策、更加贴心的服务,奋力打造聚才洼地、用才高地、留才福地,推动人才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2023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设置人才项目,创新“平台引才”“以才引才”“行政指导下的柔性引才”等引才工作机制,建立引进重点人才编制“蓄水池”,设立贵州创业人才奖、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奖,以超常规举措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3.
<正>人才资源是贵州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省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就是解放人才,释放人才活力;就是爱才、识才、用才、聚才——让有志成  相似文献   

4.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近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喻丹 《当代贵州》2010,(14):10-13
人才资源是贵州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才强省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人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就是解放人才。释放人才活力;就是爱才、识才、用才、聚才——让有志成才的人健康成长,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各类人才放开手脚施展才华。  相似文献   

6.
<正>潍坊市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人才工作重大部署,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优化引才、聚才、用才环境,积极推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资源调配和组织保障,做到人才工作超前规划、高端人才即时约谈、人才项目专题调度、人才问题包靠督办,引导形成人才为重、人才优先的良好导向。二是形成工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石家庄市藁城区着力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营造尊才爱才、留才用才的环境,打造了一支扎根藁城的优秀人才队伍,以人才促进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态势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临西县以"共享"理念引才育才、服务人才,积极探索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新模式。以共同用人需求为出发点,各用人单位自主结成"联盟",实现"共享式"引才、育才、用才,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组团"引才,构筑人才集聚"强磁场"。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事业成功之本。古人云,"为 政之要,在于得人","得人才者得天下"。 组织部门是选人用人、选才用才的部门,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想揽得进、留得 住更多的人才,就应当按照"三个代表" 的要求,以识才、用才、爱才、聚才、育才 的实际行动,努力营造一个鼓励人才干 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和帮助人才干 好事业的氛围与环境,这就要求在抓人 才工作时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4月27日至28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聚才引才的"虹吸效应"引人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创造性、不间断地在每年春季组织召开大型人才博览会,到今年已是第七年。时序更替,不变的是贵州求贤若渴、重才惜才的"硬核"。人才博览会以超常规手段推进规模引才、高端聚才,展  相似文献   

11.
正设立"人才日"、举办人博会透露出一个强烈信号:贵州"敬才""赞才""引才",并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浓厚氛围。4月23日,首个贵州"人才日"。4月24日,第九届线上线下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幕,全省2300余家单位携3.4万个人才需求到会引才,覆盖全省各类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此前,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就提出要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相似文献   

12.
安通 《当代贵州》2023,(28):18-19
<正>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改革开放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贵州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与高质量教育、高水平科研、产业发展和区域重点建设相结合,坚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宜都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招商引资与聚才引智并重,大力实施项目强市、人才兴市战略,用开放的观念、开阔的思路、开明的政策成功引进了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宜都,形成了项目建设与人才双赢的良好局面。树立开放、开明的人才观念是推动招商引资、实现项目强市的根本前提,只有实现招商引资与聚才引智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地促进项目建设协调发展。一方面我们牢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新观念。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干事业就要抓人才,要发展必须抓人才”,“依靠经济发展引才,通过重大项目聚才”,形成了“没有人才的发展是没有后…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全国各地多个大城市纷纷发布引才"攻略",推出各类引才举措,比如南京的开放户籍准入等政策,让在宁大学生留得住;宁波、佛山等城市也集中公开引才政策,分别从引才、留才,服务人才等方面着手,提升城市人才底蕴。不可否认,对于区域发展而言,人才太重要了。但从激烈的人才竞争背后,人们不难"嗅出"一丝丝粗放的味道。就各城市而言,"宁引错,不放过",确实能  相似文献   

15.
黄琦 《当代贵州》2024,(12):50-51
<正>要坚决扛起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打造“桥头堡”核心区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人才是强国之本、圆梦之基,要聚焦有效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组织部门要坚决扛起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打造桥头堡核心区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创新政策措施,努力形成引才、聚才、用才的正确导向完善体制、创新机制,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和舞台培育市场,建设宽畅、高效的人才交流通道和人才服务平台加大宣传,使科学的人才观深入人心,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健全法制,切实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6):41-41
人才成长依赖环境,人才竞争取决环境。要营造重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引导社会正确看待人才、尊重各类人才,既关注高端人才、又重视实用人才,既重视已有成就的人才、又关注具有潜能的人才;营造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识人之智、容人之量、成人之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营造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坚持以用为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重视开发本地人才,又加大引智引才力度,让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人才工程见到实效;营造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住房、就医、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问题,使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用得好,让各类人才更加体面、更加舒心。  相似文献   

18.
顾国标 《党课》2007,(5):55-57
构筑党管人才的新体制,就要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健全在人才选拔、培养、流动、引进方面的新机制。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重点构建了人才选任机制、柔性引才杌制和发挥作用机制,以优化聚才用才环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法律职业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学教育的属性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法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法学人才作为治国之才、管理之才和服务之才,应是精英型人才。本文拟就法律职业精英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进一步思考,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从企业的发展实际来看,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财富”、“人才是效益”、“有人才才能发展”的观念,才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不同的阶段和角度的分析和讨论,以望从中能够对我国企业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