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做好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新课题。如何恰当地看待商品经济对部队的消极影响,就是其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商品经济对部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哪一面影响更  相似文献   

2.
<正> 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条件下,绝大多数文艺作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整个文艺事业的发展要求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之间是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如果忽视一致性的一面,文艺的发展就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如果忽视不一致的一面,把文艺生产完全纳入商品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近十年中,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发展得不够,对人民的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了,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的问题更大。党中央最近再三强调各级党委要一手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手抓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加强思想教育,克服商品经济的消极一面?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  相似文献   

4.
<正> 应实事求是地承认,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但究竟是商品经济适应公有制,还是公有制适应商品经济?现在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传统的观点是只讲商品经济要适应公有制.认为所有制关系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前提,并概括了各种社会经济运行的特征,商品经济在一个既定的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上所规范的模式中运行,从而得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决定商品经济发展的结论.有的文章还明确地提出,要使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必须“把商品经济改造得适应全民  相似文献   

5.
<正>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之间既有可客性,又存在着矛盾。说它们是可以互相容纳的,首先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其次,公有制经济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领域通行着与商品经济相同的原则。再次,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在实现按比例组织社会生产方面有相  相似文献   

6.
赵丁琪 《前沿》2013,(15):92-94,105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物的关系表现出来,价值与价值规律是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异化、物化的表现.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灭,人类社会逐渐能够实现对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自觉掌控.孙冶方正确认识到即使在共产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仍然需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社会劳动的按比例分配,但是没有认识到此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对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已经脱去了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物”的外衣,因而也就不再表现为“价值”与“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 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同志撰文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其根本区别不在于它的运行机制,而在于它的运行载体。所谓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即由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市场机制,它有其自身的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等等。所谓商品经济的运行载体,即参与  相似文献   

8.
我国十年来的改革实践已经范分地表明:无论是从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现实还是从今后社会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来看,社会主义都不能排斥商品经济,也不能实行纯粹的计划经济,而只能是将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同时并存及其有机统一,构成了既不同于一般商品经济,又不同于单纯计划经济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形态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徘与价值规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生产成本、市场、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企业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标,社会主义竞争的作用,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按比例协调发展社会生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商品经济特殊,就是具有一些特殊规定和规律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三种商品经济特殊。(一)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有二:一是社会分工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二是生产资料为个体劳动者所有。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直接生产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  相似文献   

11.
所谓商品经济一般,就是一切形式的商品经济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规定和规律,反映着不同形式的商品经济的共同本质,它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过程。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等著作的有关论述,可以把商品经济一般的内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资本和剩余价值均属商品经济的范畴,它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商品经济统治地位的确立而确立。资本和剩余价值均具有两重属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深刻认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本质、属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过去在没有认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特性时,平均利润率规律被贴上“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这一拒斥性标记。实际上,只要我们对《资本论》细加咀嚼,就可发现平均利润率规律是与“商品经济一般”所息息相关的。从“一般”性出发,我们倒宁愿这样来描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实质和机制,这一规律是在商品经济下以利益为主导、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15日至20日,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和浙江省委组织部在浙江萧山市召开了“发展商品经济与加强党的建设”研讨会。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许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其它形态的商品经济都要遵循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等共同原则;并且由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脱胎于私有制商品经济,在它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还带有某些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痕迹。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与其它形态的商品经济不同的本质特征:①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相似文献   

15.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在道德方面,他们既有顺从封建道德要求的一面,同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又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在晚明的白话短篇小说中,有大量的作品表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市民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义”,它与封建道德的“义”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市民特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型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对立统一体。既然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那么,它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按照传统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被看成是商品生产发展的最高和最后的阶  相似文献   

17.
一、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交叉关系过去长时期里我们有个观念: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其实,这两者并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计划经济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是有计划进行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是相对于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商品经济则是指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生产形式,它是相对于直接调拨、分配的产品经济而言的。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属性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实证分析——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初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商品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把市场经济误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这种传统观念理论上的错误在于它混淆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经济理论界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商品经济仅仅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商品经济首先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同时又是指一定形式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统一。 商品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对商品,我们要全面把握它的特点,完整理解它的含义。商品首先是有用的劳动生产物。它是人类根据自然物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改造自然物,创造出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产品。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界能力的增强,将创造出更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理论文章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命题:社会主义经济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这个命题是否确切,很值得研究。它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认识,关系到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我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是计划性(调节方式)和商品性(经济形式)的辩证统一。离开计划性的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失去商品性的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而是共产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