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辉 《理论导报》2023,(12):4-7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也具有深远意义。这一重要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论断、新观点、新战略,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理论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些理论创新与历史贡献突出表现在:标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揭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观点,绘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奋斗目标,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总要求。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宇文利 《新视野》2023,(3):5-12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文化自信自强是基于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进程而提出的重大思想命题、时代命题和实践命题,包含着文化发展建设上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既需要明确其主体、类型和价值,又要实现从思想理念到实践过程的转化。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文化发展政策制度和体系规划,抓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要在长期执政中,迎接挑战、战胜风险,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社会变革,这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发挥党的本质优势和优秀传统,大胆探索进取,创造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新实践新思想,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在新的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基本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掀开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多年来探索新文化新文明的经验总结,是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的科学回答。从生成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要求。从内在特征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四个方面有机统一的内在特征。从价值意蕴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明确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方向,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正确指引;确立了中华文明复兴新指南,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科学指导;彰显了人类文明进步新气象,为世界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7,(21)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重大创新,对于推进新时代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和解决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才能建成这样一个党这一关键性的课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主线、科学布局和八项具体的党建工作部署,实现了执政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全新的视野和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时代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锚定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同时,这四大着力点中蕴涵的文化建设理念、维度、视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我们要在新征程中,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创造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许正中 《党建》2021,(1):23-2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对新征程新使命,2021年湖北宣传思想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任务,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工作主线,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铸就软实力,守正创新、固本开新,奋力书写湖北文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的最大亮点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围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头脑、统揽全局、统领实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濮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实践新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阶段,取得了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如何看待党的二十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这些重大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揭示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内在逻辑,阐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什么是党的文化领导权、怎样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逻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鲜明特征、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赵嘉鸣 《党建》2022,(12):12-14
<正>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信自强”鲜明写入大会主题,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突出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着眼长远的重要战略部署。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而言,率先做到自信自强责无旁贷,努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长军 《前线》2023,(11):9-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成逻辑包含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进历史主动的历史逻辑,在“两个结合”中传承创新、融会贯通、互相成就的理论逻辑,在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中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的实践逻辑。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成逻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7.
颜晓峰 《前线》2020,(3):7-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形势、任务、要求、规律,强调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创造新时代,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社会变革中推进思想理论创新所遵循的基本逻辑。新时代的主题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正是在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中,深刻彰显了新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伟大真理力量。新时代的主线是开辟中国现代化新征程,正是在系统回答如何通过全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中,深刻彰显了新思想引领中国现代化新境界的伟大真理力量。新时代的真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新进步,正是在系统回答如何把握历史机遇、解决重大问题、全面造福人民的时代课题中,深刻彰显了新思想践履新时代新使命的伟大真理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文化及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对待文化应该坚持的立场和态度、发展文化的思路和举措、推进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方向和目标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李琦 《党的文献》2018,(6):22-32
在指导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习近平十分重视改革方法论问题,强调要把握和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这几个重大关系。习近平关于把握和处理这几个重大关系的精辟阐述,展示了党的领导人代代接力、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路径、方法的新探索、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鲜明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也是对我们党长期执政探索出来的宝贵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深刻领会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更好地把准改革脉搏,把握改革内在规律,掌握正确有效的改革方法,推进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