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河湖清淤工作,通过对河湖进行清淤,恢复和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治理水域环境、维护水资源安全。但是,多年来北京市的河湖清淤工作尚不到位,成为改善城市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建设水生态文明,既要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实施常态化的城市河湖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1,(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江河,足迹行至长江南北、黄河两岸,对河湖治理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全面实施河长制",号召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是对江苏河湖治理成效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水利部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省先后共两批九个省辖市列为试点,总结好宣传好江苏水治理的试点经验:三大工作亮点和三大示范效应,对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江苏水治理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以生态河湖行动统领江苏水治理,201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  相似文献   

4.
杨峰 《群众》2020,(5):66-6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强调,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加快形成由环保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嘱托以来,江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形成由环保倒逼发展转向激励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完善江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淮河流域的生态心脏,洪泽湖的水生态安全成为保障淮河沿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生态屏障。大力开展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禀赋挖掘,将有助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换档升级与提质增效。为此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树立系统思维,提高治理协同化水平。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联席会议、第2次市长会商会要以"淮河生态经济带河湖保护"为主题,共建区域河湖合作保护机制,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生态治理格局,形成步调一致的强大合力。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  相似文献   

6.
李载林 《群众》2022,(7):58-59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生态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江苏财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7.
袁帅 《小康》2024,(10):48-50
<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起生态文明时代新的水观念,采用更自然、更可持续的方法来管理和利用水资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正>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先行,先后制定实施8部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推动河湖长制和河湖保护工作规范化、体系化、精细化,织牢生态保护法治网——河湖记忆是伴随百姓成长的记忆符号,一条“水清、河畅、景美”的河道,就是一方水土的“金名片”,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美底色。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莆田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木兰溪治理理念,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立法实践为莆田河湖保护立规矩划底线,为建设山水诗画生态韵城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  相似文献   

9.
郑恒萍王科 《群众》2022,(17):67-68
南京市浦口区位于长江北岸,滨水而立、因水而兴,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坐拥良好的河湖资源禀赋。近年来,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高点谋划、高标建设、高效管理、高位提升,扎实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省前列。2021年,全区成功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等5项生态文明领域“国家级”招牌,河湖长制工作和幸福河湖建设获省政府激励奖励。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愿景,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实践路径。江苏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正以其优良的水文明基因为生态文明发展探新路,以生态河湖建设的新成果为美丽中国打造江苏样板。徐州贾汪区生态转型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河长制"走向全国,苏州等4市通过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等,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都是江苏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为全国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0,(14)
正水是江苏人的天然福利,也是江苏文化的本底。水环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与水环境也密切相关。省委书记娄勤俭近期在省水利厅调研时指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写好美丽江苏的水韵文章,让江苏大地全面展现‘水碧于天、河湖绕城、清波映村’的美丽景象"。近年来,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河湖长制  相似文献   

12.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必须把握边疆生态治理这个薄弱环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边疆生态治理理论,涉及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目标和举措:边疆生态治理的定位就是不断巩固和发展边疆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目标就是不断满足边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具体举措包括探索边疆绿色发展道路、强化边疆生态综合治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创新边疆生态保护制度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边疆关切,彰显了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创造性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推进边疆生态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河湖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江河水系、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供水、生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河湖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频发,致使河湖功能严重退化,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河湖治理,症在水中,根在岸上。  相似文献   

14.
张先彦 《群众》2022,(21):57-5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宿迁市湖滨新区作为骆马湖管辖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目标定位,以“幸福河湖”建设为主线,紧扣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湖滨特色的生态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系统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型的"临界点"。生态文明和社会治理同属于这一系统下的子系统,它们之间应该存在协同的基础。从以协同论为视角进行的研究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治理必然发生转型,生态文明所倡导的多元共存、合作共赢和和谐共进是治理转型的基本价值导向;社会治理转型将较大程度上落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步伐;社会治理将表现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理念的和谐性,治理方式的合作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周恒新 《群众》2023,(16):6-7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江苏基层治理新实践,坚决扛起“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重大使命,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对照“走在前、做示范”的要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建强基层组织功能为基础,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牵引,以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深度参与为抓手,以夯实基层智慧平台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实现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论断。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实施生态文明新策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新方式,提出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这些新思想、新策略是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8.
易水 《创造》2019,(4):41-46
良好生态是云南最为宝贵的财富、最具竞争力的品牌,九大高原湖泊是云南省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治理好九大高原湖泊,对当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意义重大。2019年云南省两会期间,省长阮成发表示,必须以革命性措施抓好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把好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9.
沈建辉 《群众》2020,(15):67-6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江苏把补齐生态短板摆在突出重要的战略位置,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江苏虽然是林业资源小省,但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同样任重而道远,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大力推进绿美江苏建设,把美丽江苏建设的林业任务落到实处,用绿色铺就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相似文献   

20.
张亚东 《群众》2023,(23):65-66
<正>善治国者,必先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如皋市下原镇坚持以利益共享推动河道自治共管为工作理念,以沿线群众全员参与以鱼养河、沿线群众全员包干河道管护为工作目标,以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为工作抓手,建立健全河道管护长效机制。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清淤疏浚以及岸坡整治等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